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只因此战清朝对明朝从战略被动转入主动,最大责任人却是袁崇焕?

原創不易, 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風沙碗里熊), 無授權禁轉!

薊鎮在明朝時期被視為九邊重鎮, 東起山海關, 西及居庸關, 綿延兩千華里。 特別是到了萬歷年, 薊鎮轄區的長城經過戚繼光整修, 已經形成一個非常堅固的防御體系, 看上去似乎是萬世無憂了。 但是就在不久后的崇禎二年, 發生了震驚明朝上下的己巳之變, 滿清從喜峰口等關隘破口而入, 一路上接連攻陷三屯營、遵化, 大搖大擺穿過石門天險, 潛越由薊遼督師袁崇煥重兵把守的薊州, 然后占領順義、繞過通州, 最后圍攻京師不下,

大肆劫掠而還。

(各方行軍路線圖)

己巳之變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方面、滿清扭轉了雙方的戰略態勢, 由戰略被動轉入戰略主動, 從此明朝疲于應付滿清頻繁的破關入侵, 無法做到拒敵于外。 另一方面:明朝內部的政治勢力遭到了大洗牌, 趙率教、滿桂、孫祖壽、麻登云、黑云龍、朱國彥六名總兵或戰死或被俘;薊遼督師袁崇煥、兵部尚書王洽、工部尚書張鳳翔、遵化巡撫王元雅、總理薊遼保軍務劉策等或死或下獄, 元氣大傷。 尤其是薊遼督師袁崇煥被下獄, 不久就論罪被殺, 造就了紛擾史學界的袁崇煥冤案一說, 至今還爭吵不休。

滿清軍隊在整個己巳之變中的行動路線, 基本都史料清楚, 唯獨在潛越薊州一事上, 眾說紛紜, 自相矛盾,

迷霧重重, 而因此而來的罪名“縱敵長驅”, 也是袁崇煥被殺的原因之一。 我們試著從薊州地形和明清雙方記錄上, 來分析一下滿清是否有潛越的可能。

首先看一下滿清潛越在地形上的可能性, 根據現存的史料, 基本可以確定滿清軍隊十一月十三日過石門后潛越薊州, 于十一月十四日到達三河, 那么根據地形有三條可能的路線。

(薊門地區滿清可選擇行軍路線圖)

如果是走路線1:馬升橋——薊縣——三河這條路, 整個路面最寬不超過1公里, 北面是現今的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里面峽谷深山, 幾乎是天然屏障, 南面是建國后蓄水的于橋水庫, 這個水庫原來是個洲河盆地, 三水匯聚, 降雨量偏高, 里面三條河道聚集, 很不好走,

水庫南面是翠屏山, 翠屏山雖然不高, 但是海拔也有181米, 這就形成了一個喇叭形狀的口袋, 薊縣古城就在口袋底端, 一旦過馬升橋, 走大路就不可能繞開薊縣古城, 潛越就無從說起。

(于橋水庫未修建時的地形圖, 可以看到庫區有大河, 兩邊有高山)

如果是走路線2:石門——翠屏山——三河這條路, 則需要下盆地翻越翠屏山, 走山邊九百戶周圍的山口出去, 這個盆地在建成水庫后蓄水深度是21米, 相對地勢很低, 從薊縣古城位置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而且從地圖上可以看到, 盆地內有村莊, 有大河, 想下盆地翻過翠屏山, 這是可能的, 但是要是在大白天無聲無息的潛越過去, 那就是不可能了。

如果是走路線3:石門/馬升橋——玉田——三河這條路線, ,

用地圖測距, 會發現這個路線各段純直線距離累加都要80多公里, 如果考慮真實路線, 需要一晝夜飛躍100公里的路途, 而古代正常的行軍速度要遠低于此。

其次我們看一下各方記錄。

程本直《白冤疏》:“于十一月初十日馳至薊州, 計圖背捍神京, 面拒敵眾。 十二日即發前撥堵截于馬升橋, 十三日敵乃盡撤遵營, 橫扎于薊之東南角, 林木茂密, 山谷崎嶇, 兩兵對壘, 相持半日。 不意宵遁而西…… ”

周文郁《遼西入衛紀事》:“十二日, 遼卒哨至馬伸橋, 與奴遇, 大敗之, 斬敵酋, 軍聲大震。 十三日, 侵晨, 報奴全軍過石門驛, 公令馬步兵盡出城外列營。 營甫定, 有奴騎二百余, 分四隊扎我軍之東南, 相持兩時, 并不件賊大兵。 公令我發炮, 賊聞炮即四隊排為一字,

忽退去。 竟日無一騎復至, 使我欲戰而無可戰。 十四日, 乃探奴大隊, 潛越薊西矣!公即督遼將士西追…… ”

《國槯》:“癸巳, 建虜晨陷石門驛, 殺驛丞。 袁崇煥移營城外。 建虜以二百騎嘗我, 聞炮而退, 竟日不見一騎。 甲午, 袁崇煥偵敵將潛越薊州而西, 即西追之。 犯薊州, 經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皆陷。 ”(崇禎實錄和這個記載一樣)《崇禎實錄》:“(十二月)丁丑, 清兵入香河, 殺知縣任光裕;攻三河, 不克。 戊寅, 攻寶坻, 知縣史應聘拒之。 ...........清兵入玉田, 知縣楊初芳降。 ”(《國槯》和這個記載一樣)

黃宗羲《弘光實錄抄》:“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也, 甚至殺東江毛文龍以示信。 嗣先帝之不許, 遂嗾奴闌入脅款, 仍戒以弗得過薊門一步, 崇煥先頓甲以待。 是夕敵至, 牛酒犒勞。 夜未央, 敵忽渝盟,騎突薄城下,崇煥師反殿其后。”

《滿文老檔》:“十三日,大軍至薊州,獲一生員,令持書往諭駐城道員、軍官及庶民降。又獲明兵之一人,遂令持書往諭愛塔,桑阿爾寨來降,將行,諭之曰:‘將書與彼,事若成,則授以職。’是夜,乃過薊州五里外駐營。十四日,大軍至三河縣……”

《清太宗實錄》:“上統率大軍,自遵化起行,向燕京進發,離城二十五里駐營。……甲午(十一月十三),大軍至薊州,前行哨卒,遇明塘兵五百,遂與戰,生擒十五人,獲馬二十匹。是日,以書諭薊州城內官民等,令之降。乙未(十一月十四),大軍至三河縣,……”

程本直說在馬升橋堵截了,周文郁說是在薊縣古城外守,這是矛盾一。

程本直說相持半日。不意宵遁而西,按地圖看,最多只能往南往東,往西則直接沖破防守了,談什么堵截,這是矛盾二。

《國槯》《崇禎實錄》最后一句很有意思:犯薊州,經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皆陷。如果這里按這里記載理解的話,那滿清應該是從石門——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的路線,那為何要加一句犯薊州,難道打了回馬槍?這里一般是認為《國槯》與《崇禎實錄》的抄錄錯誤。因為之后在十二月,這兩本書又記錄了香河三河玉田的陷落。

(電視劇中的皇太極)

而玉田知縣楊初芳這個人,是在己巳之變前上任,直到己巳之變后半段的十二月才投降的。佐證就是朝鮮人李雪汀的《朝天日記》:十六日丁酉,晴。朝報中有袁爺初九到玉田,見人民等十逃八九。謂知縣楊初芳、縣丞典吏等曰:“知縣乃守土之官,土守則生,土失則死。今虜未抵城下,知縣等官競先逃走,以致百姓驚慌,民廬燒毀,那有此理。爾既做了朝廷大官,就是虜至,消不得以死守之。豐潤知縣盡力死守,百姓安堵,方是盡守土職分。如爾等官都該梟首了,但非本部院督屬,且會同軍門另議。按這個記載,那玉田不可能在十一月十三日就失守,走玉田的路線是存疑的。

黃宗羲的《弘光實錄抄》則直指袁崇煥私下議和,以致大意縱敵,這是矛盾三。

而明朝記錄與滿清記錄的矛盾則是矛盾四:

周文郁關于十二日的馬升橋之戰,滿清方面壓根沒有,但是滿清記錄的十三日遇明塘兵五百,明朝方面也沒有記錄。滿清記錄的于行軍路線,完全沒有提繞道的事情,給人感覺就是很正常過了薊縣,在薊縣古城五里外駐營這也是疑點,大軍駐扎五里外,無論如何都不該看不到。

綜上,袁崇煥在己巳之變薊縣這一段的所作所為,有疑點是肯定的,但是是否能確定其罪名,則依賴更多的史料挖掘,極有可能會永遠變成一個懸案,但是這不妨礙我們把現有資料組織起來,客觀認識這一段歷史,并通過推理找出各類可能性。

參考資料:《白冤疏》《遼西入衛紀事》《崇禎實錄》《國槯》《弘光實錄抄》《滿文老檔》《清太宗實錄》《朝天日記》

敵忽渝盟,騎突薄城下,崇煥師反殿其后。”

《滿文老檔》:“十三日,大軍至薊州,獲一生員,令持書往諭駐城道員、軍官及庶民降。又獲明兵之一人,遂令持書往諭愛塔,桑阿爾寨來降,將行,諭之曰:‘將書與彼,事若成,則授以職。’是夜,乃過薊州五里外駐營。十四日,大軍至三河縣……”

《清太宗實錄》:“上統率大軍,自遵化起行,向燕京進發,離城二十五里駐營。……甲午(十一月十三),大軍至薊州,前行哨卒,遇明塘兵五百,遂與戰,生擒十五人,獲馬二十匹。是日,以書諭薊州城內官民等,令之降。乙未(十一月十四),大軍至三河縣,……”

程本直說在馬升橋堵截了,周文郁說是在薊縣古城外守,這是矛盾一。

程本直說相持半日。不意宵遁而西,按地圖看,最多只能往南往東,往西則直接沖破防守了,談什么堵截,這是矛盾二。

《國槯》《崇禎實錄》最后一句很有意思:犯薊州,經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等縣皆陷。如果這里按這里記載理解的話,那滿清應該是從石門——玉田——三河——香河——順義的路線,那為何要加一句犯薊州,難道打了回馬槍?這里一般是認為《國槯》與《崇禎實錄》的抄錄錯誤。因為之后在十二月,這兩本書又記錄了香河三河玉田的陷落。

(電視劇中的皇太極)

而玉田知縣楊初芳這個人,是在己巳之變前上任,直到己巳之變后半段的十二月才投降的。佐證就是朝鮮人李雪汀的《朝天日記》:十六日丁酉,晴。朝報中有袁爺初九到玉田,見人民等十逃八九。謂知縣楊初芳、縣丞典吏等曰:“知縣乃守土之官,土守則生,土失則死。今虜未抵城下,知縣等官競先逃走,以致百姓驚慌,民廬燒毀,那有此理。爾既做了朝廷大官,就是虜至,消不得以死守之。豐潤知縣盡力死守,百姓安堵,方是盡守土職分。如爾等官都該梟首了,但非本部院督屬,且會同軍門另議。按這個記載,那玉田不可能在十一月十三日就失守,走玉田的路線是存疑的。

黃宗羲的《弘光實錄抄》則直指袁崇煥私下議和,以致大意縱敵,這是矛盾三。

而明朝記錄與滿清記錄的矛盾則是矛盾四:

周文郁關于十二日的馬升橋之戰,滿清方面壓根沒有,但是滿清記錄的十三日遇明塘兵五百,明朝方面也沒有記錄。滿清記錄的于行軍路線,完全沒有提繞道的事情,給人感覺就是很正常過了薊縣,在薊縣古城五里外駐營這也是疑點,大軍駐扎五里外,無論如何都不該看不到。

綜上,袁崇煥在己巳之變薊縣這一段的所作所為,有疑點是肯定的,但是是否能確定其罪名,則依賴更多的史料挖掘,極有可能會永遠變成一個懸案,但是這不妨礙我們把現有資料組織起來,客觀認識這一段歷史,并通過推理找出各類可能性。

參考資料:《白冤疏》《遼西入衛紀事》《崇禎實錄》《國槯》《弘光實錄抄》《滿文老檔》《清太宗實錄》《朝天日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