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闪击波兰,二战德军闪电战战术粉墨登场

原著 :J.F.C.富勒

譯者 :胡毅秉

“‘誰說我會像1914 年的那些蠢貨一樣發動戰爭?’希特勒咆哮道, ‘我們的一切努力不都是以避免這種情況為目的的嗎?大多數人是沒有遠見的…… 他們對新穎的、出人意料的事物視而不見, 就連那些將軍們也是死腦筋。 他們被自己的技術知識束縛住了, 而善于創新的天才往往總是置身于專家組成的小圈子之外。 ’”(《希特勒談話錄》赫爾曼·勞施寧著, 1939 年)

1939年9月1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解除對敵國貿易禁運的整整20年后, 德國解除了對戰爭的禁令。 雖然在西線, 這年夏天大炮產生的雷霆又一次在道道戰壕上肆虐,

但是在東線這一次, 德軍運用了全新的戰術——閃電戰:在一場僅僅持續了18天的沖突中, 波蘭, 這個面積3倍于英格蘭、居住著3000多萬勇敢的人民的國家, 像一座紙牌搭成的房子一樣崩塌了。

各種數據表明, 與人多勢眾的步兵相比, 德軍投入的航空兵和坦克兵數量很少, 但是卻在作戰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只要研究一下他們的戰術就不難發現為何波蘭軍隊的崩潰會如此迅速。

閃電戰戰術

9 月1 日凌晨4:40, 德軍的進攻以全面空襲的形式展開。 這一行動完全出乎波軍的預料;因為相對而言, 他們的思路還停留在1914 年的慢節奏戰爭上:騎兵展開以掩護主力, 偵察隊發生接觸, 雙方在謹慎試探中前進,

并為國內的總動員爭取時間。 簡而言之, 他們以為只會發生輕騎兵先頭部隊的交戰, 在敵軍重騎兵發起沖鋒時才如夢方醒。 因此, 波蘭軍隊作戰的大腦在開戰后48 小時內就癱瘓了。

德軍這次空中突擊的首要目的就是奪取制空權。 只要將波蘭空軍同時殲滅在空中和地面, 就能夠達成這個目的。 因此, 他們集中攻擊波蘭機場, 逼迫波蘭飛行員要么升空接受以寡敵眾的戰斗, 要么眼睜睜看著自己的飛機被摧毀。 此外德軍還攻擊了防空陣地、修理廠和廣播電臺。

德軍采用的戰術如下:以一架或多架偵察機引導, 每9 架轟炸機組成一隊, 以戰斗機為掩護, 在大約1 萬英尺的高度飛向目標。 在接近目標時, 它們的高度會降低到約3000 英尺,

以3 架為一組, 在目標上空投下炸彈。 完成轟炸后, 這些飛機再俯沖到離地面只有幾英尺的高度, 用機槍掃射可視范圍內的任何飛機或人員。 有時, 在實施轟炸前, 會有一架偵察機低空飛行, 用一道白煙把目標圍起來。

在掌握制空權之后(實際上此時戰斗打響才不到24 小時), 航空兵的任務立刻轉變為阻止敵軍在地面的一切活動。 在空中突擊的這個階段, 主要目標是位于維斯瓦河彎曲部的鐵路和鐵路樞紐, 同時還要注意避免破壞德軍自己會用到的橋梁。 公路上的行軍縱隊和車隊也遭到了攻擊, 而為了鼓勵波軍后方的怠工和變節行為, 德軍還實施了幾次空降, 投放了一些傘兵。 據說“在一些戰例中, 從天而降的特遣隊攻擊了敵后的軍隊指揮部或保安部隊”。

結果, 波蘭軍隊的整個指揮系統陷入一片混亂, 動員工作被攪成了一鍋粥。 大部分波蘭軍隊甚至還未來得及抵達其集結地域, 而且有好幾支部隊的集結地在開戰后幾個小時內就被德軍占領了。

德軍航空兵的第三個目的是協助和推進地面部隊的前進, 尤其是在德軍所有主攻方向上擔任先鋒的裝甲師和摩托化師。 正是這些部隊完成了由空中突擊開始的打亂敵軍組織和打擊敵軍士氣的任務。 他們在此時失去指揮的波軍戰斗部隊中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在大多數時候, 德軍步兵只要稍作戰斗就能占領前鋒已經通過的地區。

德軍的裝甲戰術主要立足于速度而非火力,

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加速制造混亂。 所以, 他們通常把目標定為縱深突破。 因而他們通常會避開敵軍抵抗據點、筑壘地區、反坦克陣地、叢林和村莊, 專找抵抗最弱的路線, 插向敵軍后方。 在突破之后的發展方向是敵軍縱深, 而不是法軍條令規定的較為穩妥的側方。 不過, 向縱深發展風險很大, 因為面對斗志旺盛的敵人, 向縱深發展的部隊很可能會被切斷。 德軍清晰地意識到, 在投入裝甲師之前可以通過空中突擊摧毀波軍的斗志。 每個師都要在不考慮友鄰部隊位置的情況下勇往直前, 各部之間的缺口都要交給后方的部隊來保護。 在遇到抵抗時, 要盡可能繞道, 把敵人留給尾隨的步兵來解決。 德軍認為空軍和裝甲師之間的協同是根本, 而轟炸機、強擊機和坦克編隊之間的協同是補充。此外,他們也非常倚重火炮,包括自行火炮和牽引式火炮。

在戰斗的初始階段,如果無法繞開敵軍的抵抗,那么坦克部隊的戰術通常如下:第一步,排成楔式隊形在寬度為3 ~ 4 千米的狹窄正面推進,對敵軍的防御體系實施突破;第二步,由跟隨坦克前進的步兵突擊隊守住突破口;第三步,坦克部隊中的一些生力軍通過突破口,向兩側呈扇形展開,另一些部隊則徑直前進,向縱深發展。

但是波軍的抵抗實在太微弱,以至于這些戰術一般可以簡化為這樣的程序:坦克部隊只管向前推進,而步兵組成的主力在后方10 ~ 20 英里外尾隨。德國第4 集團軍就是這樣從波美拉尼亞一直推進到華沙郊外的,“純粹依靠第1 機械化梯隊的突擊,該部在8 天內前進了240 千米”。

華沙守軍堅持到了27 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指揮官請求停火,30 日,包括12 萬軍官和士兵在內的守軍列隊出城,交出了武器。


德國機械化大軍閃擊波蘭

德軍在這場驚人的會戰中損失異常輕微,而且考慮到他們取勝速度之快,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希特勒宣揚的數字的準確性—只有10572 人死亡,30322 人負傷和3400 人失蹤。對波軍的損失我們只能推測,但德軍宣稱他們抓獲了694000 名俘虜。而這場會戰最大的戰利品是波蘭本身,德軍占領了這個國家在皮薩河(Pissa)、布格河和桑河以西的國土,共計129400 平方千米,而蘇聯吞并了其余部分—200280 平方千米。

在戰術方面,這場短暫的會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其短暫的持續時間本身就是對它的禮贊。它不僅檢驗了癱瘓式攻擊戰法,而且從極為清晰的戰術視角揭示了一個道理:在機械化戰爭中,首要的作戰手段是速度,而不是火力。因此,攻擊的目的主要是制造混亂,而不是破壞。速度讓德軍按計劃完成了作戰,而缺乏速度正是波軍無法調整自身計劃的原因。決定這場會戰勝負的不是數量優勢,而是航空和裝甲部隊作為一支整合的力量進行作戰的速度。

這場會戰還表明,在機械化進攻面前,線式防御已經過時了。事實上,任何形式的線式防御,無論是由永備工事還是匆忙挖成的戰壕組成(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進攻者的工事為代表),都是可資利用的防御體系中最差的一種,因為一旦防線被裝甲部隊突破,守軍是不可能集中己方部隊實施反擊的。他們就像一個人伸展雙臂來面對一個擺出戰斗姿勢的拳擊手,只有先把手臂收回來,才能格擋或反擊。不僅如此,此役也表明掩護部隊—旨在監視和遲滯敵軍,而不是與其進行陣地戰的部隊—必須具備盡可能高的機動性,這樣他們才能快速地前進和后撤。此外,他們還應該配備強有力的反坦克武器。

最后,這場會戰清晰地證明了,在機械化部隊建立的戰術態勢下,由于部隊是高速機動的,戰機稍縱即逝,指揮權與以往相比必須大幅度下放,以使下級指揮官能夠因時制宜即刻實施行動。因此,協同應該通過大概的構想來實現,而不能依靠死板地遵循計劃,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條令;但無論如何,速度必須以共同的目標為指導,而所有相關人員都必須對這個目標有明確的理解。

本文摘自戰爭藝術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略與戰術》

而轟炸機、強擊機和坦克編隊之間的協同是補充。此外,他們也非常倚重火炮,包括自行火炮和牽引式火炮。

在戰斗的初始階段,如果無法繞開敵軍的抵抗,那么坦克部隊的戰術通常如下:第一步,排成楔式隊形在寬度為3 ~ 4 千米的狹窄正面推進,對敵軍的防御體系實施突破;第二步,由跟隨坦克前進的步兵突擊隊守住突破口;第三步,坦克部隊中的一些生力軍通過突破口,向兩側呈扇形展開,另一些部隊則徑直前進,向縱深發展。

但是波軍的抵抗實在太微弱,以至于這些戰術一般可以簡化為這樣的程序:坦克部隊只管向前推進,而步兵組成的主力在后方10 ~ 20 英里外尾隨。德國第4 集團軍就是這樣從波美拉尼亞一直推進到華沙郊外的,“純粹依靠第1 機械化梯隊的突擊,該部在8 天內前進了240 千米”。

華沙守軍堅持到了27 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指揮官請求停火,30 日,包括12 萬軍官和士兵在內的守軍列隊出城,交出了武器。


德國機械化大軍閃擊波蘭

德軍在這場驚人的會戰中損失異常輕微,而且考慮到他們取勝速度之快,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希特勒宣揚的數字的準確性—只有10572 人死亡,30322 人負傷和3400 人失蹤。對波軍的損失我們只能推測,但德軍宣稱他們抓獲了694000 名俘虜。而這場會戰最大的戰利品是波蘭本身,德軍占領了這個國家在皮薩河(Pissa)、布格河和桑河以西的國土,共計129400 平方千米,而蘇聯吞并了其余部分—200280 平方千米。

在戰術方面,這場短暫的會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其短暫的持續時間本身就是對它的禮贊。它不僅檢驗了癱瘓式攻擊戰法,而且從極為清晰的戰術視角揭示了一個道理:在機械化戰爭中,首要的作戰手段是速度,而不是火力。因此,攻擊的目的主要是制造混亂,而不是破壞。速度讓德軍按計劃完成了作戰,而缺乏速度正是波軍無法調整自身計劃的原因。決定這場會戰勝負的不是數量優勢,而是航空和裝甲部隊作為一支整合的力量進行作戰的速度。

這場會戰還表明,在機械化進攻面前,線式防御已經過時了。事實上,任何形式的線式防御,無論是由永備工事還是匆忙挖成的戰壕組成(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次又一次地阻止了進攻者的工事為代表),都是可資利用的防御體系中最差的一種,因為一旦防線被裝甲部隊突破,守軍是不可能集中己方部隊實施反擊的。他們就像一個人伸展雙臂來面對一個擺出戰斗姿勢的拳擊手,只有先把手臂收回來,才能格擋或反擊。不僅如此,此役也表明掩護部隊—旨在監視和遲滯敵軍,而不是與其進行陣地戰的部隊—必須具備盡可能高的機動性,這樣他們才能快速地前進和后撤。此外,他們還應該配備強有力的反坦克武器。

最后,這場會戰清晰地證明了,在機械化部隊建立的戰術態勢下,由于部隊是高速機動的,戰機稍縱即逝,指揮權與以往相比必須大幅度下放,以使下級指揮官能夠因時制宜即刻實施行動。因此,協同應該通過大概的構想來實現,而不能依靠死板地遵循計劃,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條令;但無論如何,速度必須以共同的目標為指導,而所有相關人員都必須對這個目標有明確的理解。

本文摘自戰爭藝術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略與戰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