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半生轻狂龚半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真是龚自珍的儿子带的路?

作者:金滿樓

近代史上, 龔自珍是個名人, 他的兒子龔半倫也算半個名人。

龔自珍的出名, 當然是他的《已亥雜詩》中有幾首名詩, 譬如“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之類。

不過他的兒子出名, 可就不是這個味。 據目下網上流行的段子:

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 帶領英法聯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 然后又做英國公使的翻譯, 代表英國和恭親王談判, 百般刁難。 恭王怒道:“你等世受國恩, 卻為虎作倀甘做漢奸!”

龔半倫卻回罵道:“我們本是良民, 上進之路被爾等堵死, 還被貪官盤剝衣食不全,

只得乞食外邦, 今你罵我是漢奸, 我卻看你是國賊。 ”

這個段子, 出自冒鶴亭《孽海花閑話》, 不過原文卻是:

“英使(威妥瑪)在禮部大堂議和時, 龔橙(半倫)亦列席, 百般刁難。

恭親王奕?大不堪, 曰:龔橙世受國恩, 奈何為虎像翼耶?

龔厲聲說:吾父不得官翰林, 吾貧至糊口于外人, 吾家何受恩之有?

恭親王瞠目看天, 不能語。 ”

由此可知, 所謂“漢奸、國賊”之類, 不過是網上民科自說自話的自編段子。

關于龔半倫效力于英法聯軍之事, 這個倒是事實, 其好友王韜在《淞濱瑣話》及另一個好友趙烈文在書信中均已言及, 毋庸諱言。

然而, 為洋人所用與帶路去燒圓明園畢竟不是一回事。 這個說法又是從何而起的?

認真說, 現代人會編段子, 百年前的人也擅長此道。

最典型的, 莫過于易宗夔在《新世說》的記載:

“(龔半倫)旅居滬上, 與粵人曾寄圃稔。 是時英使威妥瑪方立招賢館于滬上, 延四方知名之士佐幕府。 曾以半倫薦, 威與語, 大悅之。

……庚甲之役, 英以師船入都, 焚圓明園, 半倫實同往, 單騎先入, 取金玉重器以歸, 坐是益為人詬病。 ”

《官場現形記》的作者李伯元在《南亭筆記》卷六中亦有記載:“或曰圓明園之役, 即龔發縱指示也, 以是不齒于人, 晚年卒以狂死。 ”

此外, 曾樸在《孽海花》第4回中也說, 龔自珍的兒子龔半倫主張燒圓明園。

當然, 清末民初的筆記大多是你抄抄我、我抄抄你, 抄的過程中又各種補充添加, 片言只語也可以任意發揮, 最終形成一個完備的聳人聽聞的故事。

以事實論,

龔半倫效力洋人則有之, 說他主張燒圓明園, 恐怕他還沒這本事。 畢竟, 英法聯軍的行動自有其內在邏輯;圓明園之燒與不燒, 俱非龔橙的言辭所能左右。

事實上, 對于為何非要焚燒圓明園之事, 英國公使額爾金在日記中寫得十分明白:

“我有理由認為, (焚燒圓明園)這個行動能在中國產生更大的影響, 給清帝更大的傷害, 在遠處旁觀的人對此是很難估量的。

這是清帝最喜愛的住處, 將之毀去, 不僅僅動搖他的威嚴, 也會刺痛他的感情。

正是在這附近, 他將我們不幸的同胞擒拿, 讓他們遭受了最嚴酷的虐待。 ……懲戒完全是針對清朝皇帝的, 他不可逃脫對罪行的直接責任。 ”

為強調這種“懲戒”, 額爾金還讓人用中文寫了一個聲明,

貼在附近建筑的墻壁之上, 大意是:

“任何一個人, 不論地位如何崇高, 背信棄義之后都不能逃脫懲罰。 焚燒圓明園, 只是要懲罰清朝皇帝違背自己的承諾, 以及褻瀆停戰白旗的卑鄙行為。 ”

再者, 在焚燒圓明園之前, 英法聯軍因追擊清軍并尋找水源等已經進抵圓明園, 并作了小規模劫掠。 如此可知, 聯軍十分清楚圓明園的所在位置, 如欲焚掠圓明園, 又何須龔半倫帶路乎?

那么, 如果龔半倫并沒有做“帶路黨”, 那為什么會被扣上這頂屎盆子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其一, 龔半倫給英國人做過秘書, 聯軍進軍京津時亦一同前往, 事實俱在, 不容抵賴。 據說, 龔半倫還公然揚言:“中國天下與其送與滿清, 不如送與西人。 ”

其二, 龔半倫為人放蕩,

不檢細行, 常出驚世駭俗之語、之舉, 既令人不齒, 又得罪了很多人。 如王韜在《淞濱瑣話·龔蔣兩君軼事》中的記載 :

“居恒好漫(謾)罵人, 輕世肆志, 白眼視時流, 少所許可。 世人亦畏而惡之, 目為怪物, 不喜與之見, 往往避道行。 ”

換言之, 龔半倫恃才傲物而又科舉不得志, 其結果就是對一切都看不慣, 別人眼里的社會名流和賢達, 在他嘴里全是男盜女娼。 如此一來, 大家既怕他這張臭嘴, 又惡其為人。

如此, 他被人誤解、忌恨與誣陷, 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資料出處:冒鶴亭:《孽海花閑話》、王韜:《淞濱瑣話》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