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有多少不作为的爸爸,正在悄悄毁掉孩子的原生家庭

1

自從我辭職以來, 孩子就像長在我身上一樣, 特別是最近他放暑假后, 我連白天看書寫文章的時間都沒有了。

那孩子爸爸呢?

我只能說, 在我們家, 爸爸不在家時, 心里或許會多一份牽掛。

在家, 他也只是個擺設而已。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要不要做單身媽媽”, 其中張泉靈說的很對, “你們以為有了一個婚姻, 女性在里面就不是單身媽媽了嗎?!”

有多少中國家庭, 孩子明明有爸爸, 卻活得像個單親。

這些對于家庭不作為的爸爸, 他們并不是什么壞人。

相反, 他們可能不抽煙喝酒, 也沒什么不良嗜好, 唯獨家里的一切與他們無關。

大到孩子升學, 家里買房, 小到一日三餐吃什么主食, 這些所有的問題都留給了那個, 為了家庭日復一日辛苦操勞, 卻看不到一點希望的媽媽。


(媽媽群中關于老公的吐槽)

離婚嗎?

犯不上。

不離嗎?

真的能憋出癌。

不過, 今天我并不是想吐槽老公。

我只是想說, 像“不高興先生”這樣的爸爸其實潛伏在我們的每個家庭中。

他們可能賺錢的多少不一樣, 身材的高矮胖瘦不一樣, 性格脾氣不一樣, 但是他們對于家庭消極、懈怠、得過且過的狀態, 就像是一個流水線上下來的。

2

現在在很多文章和書籍是, 有一個被反復提及的詞叫“原生家庭”。

所謂原生家庭, 簡單來說, 就是父母為孩子提供的那個家庭, 包括家庭的結構,

家庭的相處模式, 以及家庭中每個人之間的關系。

所以光有媽媽是構不成原生家庭的, 原生家庭一定要有爸爸的參與, 而“爸爸”卻一直是中國家庭中的稀缺品, 他們以下面這五種最常見的類型, 存在于孩子們的原生家庭中。

第一種:生而不養型爸爸

最近, 疑似女明星毛曉彤的生父, 在天津臺的一檔法律援助節目中, 向女兒討要5000萬, 為的是一次買斷父女之情, 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如果不答應, 就要拖著女兒一起下地獄。

而這位爸爸自己, 不但在女兒2歲時跟妻子離婚, 還曾因為吸毒被抓, 他跟張韶涵的父母一樣, 是生而不養的典型代表。

第二種:不管不顧型爸爸

這種爸爸通常打著工作忙的旗號, 只擔了一個爸爸的頭銜,

卻從沒有盡過當爸爸的義務。

他們負責用金錢來買斷孩子缺席的童年和陪伴的時間,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成龍。

“小龍女”吳卓林雖然是私生女, 但她之所以幾次三番地報警、離家出走, 其根本還是因為她內心里想要得到爸爸的認可, 想去見爸爸, 而她媽媽吳綺莉不同意。

甚至是吳卓林流浪在加拿大街頭, 說想見爸爸的時候, 成龍也沒有回應。

對私生的女兒不盡人情, 對親生的兒子成龍也并沒有好到哪里去。

房祖名從小生活在國外, 陪伴在身邊的只有媽媽林鳳嬌, 而成龍作為爸爸, 連接兒子放學也會跑錯學校。

第三種:粗暴專制型爸爸

這種爸爸迷信一句中國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 他們對孩子也許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但最后都體現在了拳腳和暴力的言語上。

典型的代表是郎朗的爸爸。

我開始往后退, 遠離父親。 他的吼叫卻越來越響, 越來越歇斯底里:“我為了你放棄我的工作, 放棄了我的生活!你媽為了你拼命干活,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每個人都指望著你, 你倒好, 回來這么晚。 老師不要你了, 你還不練琴, 你還不照我說的去做!你真是沒理由再活下去了。 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 即便現在就死, 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這樣對我們倆都更好。 首先你死, 然后我死。 ”

在我生命中頭一次, 我感到了對父親的深深的仇恨。 我開始詛咒他。

“吃了這些藥片!”他邊說, 邊遞給我一個藥瓶——我后來才知道瓶里裝的是藥性很強的抗生素。 “現在就把里面三十片藥片全都吞下。

吞下去, 你就會死, 一切都會結束。 ”

我跑到陽臺上, 想要躲開他。

他尖叫道:“如果你不吞藥片, 那就跳樓!現在就跳下去!跳下去死!”

這些話來自郎朗的自傳。

即便是十幾二十年后, 已經功成名就的郎朗, 依然用“仇恨”兩個字, 來回應爸爸在教育上的蠻橫和粗暴。

郎朗的成功只是小概率的個例, 更多的孩子不會因為爸爸的打罵而奮發圖強, 只會因為從小被父親打罵、被踐踏自尊而走向另外一條路。

第四種:巨嬰型爸爸

這種爸爸, 孩子出生前他就是全家的中心,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對家庭缺少責任感, 只會一味索取, 不懂付出。

對父母是這樣, 對妻子也是這樣。

孩子出生后, 他這種絕對中心的位置被孩子代替, 會莫名地感到失落, 動不動就找機會跟家人吵架,抱怨飯不好吃,家人不關心他。

他們也不愿承擔父親的責任,而是頻繁流連外面的世界,重新尋找自我歸屬,輕則為家庭增加額外壓力,重則加速自己家庭的解體。

第五種:不善表達型爸爸

相比于前四種爸爸,這種爸爸的數量更加龐大。

他們在家大多沉默寡言,跟孩子之間就像保持著無形的邊境線,沒有辦法真正融進孩子的世界。

即便心中對家庭對孩子有愛,也不會不敢表達。有點像《爸爸去哪兒3》里的陳小春。

我的爸爸也是這種類型的代表。

我最近一次感覺到爸爸愛我,還是在生孩子的時候。

聽不高興先生說,當時所有人都圍在孩子身邊,只有他和我爸關心我什么時候出來,守在手術室的電梯口不敢離開,一看到我從里面推出來,就趕快上來幫忙。

這種父愛說的好聽,是深沉得像高山大海,但對于孩子,年幼時他們無法理解 ,等到能夠理解的時候,心里即便再感動,也無法跟爸爸親密無間地相處。

3

投胎是門技術活兒,保證每個孩子都攤上一個溫柔有愛、耐心細致的好爸爸,實在太難。

孩子是沒有辦法挑選爸爸,但媽媽可以啊。

因為有時爸爸們不是不關心孩子,也不是不作為,只是他們缺少科學的方法和帶孩子的實戰經驗。

而作為孩子和爸爸之間的紐帶,媽媽可以有很多發揮的空間,為孩子和爸爸搭建起良好互動的橋梁,增進他們之間親子關系。

1、讓爸爸掌握育兒方法

就像沒有人天生會當媽,自然也沒有人天生會當爸,不會可以學。

可以帶他們去看那些“別人家”的優秀孩子是怎么培養的,也可以推薦他們讀一些科學育兒的書籍。

這就像玩游戲接到一個新任務,都要Get一下新技能,何況是養一個孩子。

2、舍得放手

有了方法,就得理論聯系實際,在一次次實戰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

如果媽媽總是霸著孩子不放手,爸爸理論再多,沒有實際的帶娃經驗也只能紙上談兵。

前兩天我約了一個很久沒見的朋友出去透透氣,硬著頭皮把孩子交給了他爸。

果然開始的時候,孩子五分鐘就給我打個電話,跟我說爸爸怎樣怎樣……

我當時在看電影,他每打一個電話,我就得從座位上起來出去接聽,一場電影看得七零八落不說,進進出出還影響旁邊的人。

實在沒辦法只好告訴他,我電話沒電關機了,這才把剩下的電影看完。

等回到家一看,兩個人又像沒事人一樣笑嘻嘻。

當媽太心軟,不僅苦了自己,也會傷害孩子和爸爸的感情。

舍得放手把孩子推給爸爸,只要能扛住最開始的雞飛狗跑,慢慢就能收獲你想要的“父慈子笑”。

3、多給爸爸鼓勵

我們家洗衣服的工作,一直是由爸爸承擔。

他洗的干凈,我就夸夸他,洗的不干凈,我也不抱怨,大不了自己背后再重新洗一遍。

因為一開始他就極不情愿,都是我硬塞給他。

如果打擊,他肯定不干,只有表揚他,反復肯定他在家里的作用和地位,才能樹立他的價值感。

最近我又把督促孩子洗澡的工作交給了他,因為男孩長大了,這個工作媽媽也真的不能干了。

4、設一個底線

不要打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打孩子!重要的事說三遍。

爸爸和媽媽單獨帶孩子的標準可以不同,但還是要在商量之后,設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底線,我們家的底線就是“不要打孩子”。

因為第一個巴掌落下去,肯定就會有第二巴掌,漸漸就會變得愈發不可收拾。

這個不高興先生是過來人,感觸比我更深,所以不打孩子,他也同意。

有了這個共同的底線,媽媽也能更放心地把孩子交給爸爸。

4

養孩子不應該是媽媽們一個人的戰斗,一味地要求媽媽們看再多的育兒書,陪孩子做再多的作業,做營養再豐富的三餐,但只要還帶著豬隊友爸爸,孩子的教育一樣還是會輸得很慘。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媽媽一定要跟爸爸一起組隊打怪,進攻防守講究配合,才能讓孩子均衡健康地發展。

因為,媽媽也許能夠決定原生家庭的溫度,但原生家庭幸不幸福,關鍵還是得看爸爸。

就算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但至少在自己能及的地方,今天你多付出一點,明天就會給孩子多一點正向的引導。

很想知道,

別人家爸爸和孩子是怎么相處的?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或方法

或是爸爸和孩子相處的故事

無論什么

都歡迎你留言分享給大家

動不動就找機會跟家人吵架,抱怨飯不好吃,家人不關心他。

他們也不愿承擔父親的責任,而是頻繁流連外面的世界,重新尋找自我歸屬,輕則為家庭增加額外壓力,重則加速自己家庭的解體。

第五種:不善表達型爸爸

相比于前四種爸爸,這種爸爸的數量更加龐大。

他們在家大多沉默寡言,跟孩子之間就像保持著無形的邊境線,沒有辦法真正融進孩子的世界。

即便心中對家庭對孩子有愛,也不會不敢表達。有點像《爸爸去哪兒3》里的陳小春。

我的爸爸也是這種類型的代表。

我最近一次感覺到爸爸愛我,還是在生孩子的時候。

聽不高興先生說,當時所有人都圍在孩子身邊,只有他和我爸關心我什么時候出來,守在手術室的電梯口不敢離開,一看到我從里面推出來,就趕快上來幫忙。

這種父愛說的好聽,是深沉得像高山大海,但對于孩子,年幼時他們無法理解 ,等到能夠理解的時候,心里即便再感動,也無法跟爸爸親密無間地相處。

3

投胎是門技術活兒,保證每個孩子都攤上一個溫柔有愛、耐心細致的好爸爸,實在太難。

孩子是沒有辦法挑選爸爸,但媽媽可以啊。

因為有時爸爸們不是不關心孩子,也不是不作為,只是他們缺少科學的方法和帶孩子的實戰經驗。

而作為孩子和爸爸之間的紐帶,媽媽可以有很多發揮的空間,為孩子和爸爸搭建起良好互動的橋梁,增進他們之間親子關系。

1、讓爸爸掌握育兒方法

就像沒有人天生會當媽,自然也沒有人天生會當爸,不會可以學。

可以帶他們去看那些“別人家”的優秀孩子是怎么培養的,也可以推薦他們讀一些科學育兒的書籍。

這就像玩游戲接到一個新任務,都要Get一下新技能,何況是養一個孩子。

2、舍得放手

有了方法,就得理論聯系實際,在一次次實戰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

如果媽媽總是霸著孩子不放手,爸爸理論再多,沒有實際的帶娃經驗也只能紙上談兵。

前兩天我約了一個很久沒見的朋友出去透透氣,硬著頭皮把孩子交給了他爸。

果然開始的時候,孩子五分鐘就給我打個電話,跟我說爸爸怎樣怎樣……

我當時在看電影,他每打一個電話,我就得從座位上起來出去接聽,一場電影看得七零八落不說,進進出出還影響旁邊的人。

實在沒辦法只好告訴他,我電話沒電關機了,這才把剩下的電影看完。

等回到家一看,兩個人又像沒事人一樣笑嘻嘻。

當媽太心軟,不僅苦了自己,也會傷害孩子和爸爸的感情。

舍得放手把孩子推給爸爸,只要能扛住最開始的雞飛狗跑,慢慢就能收獲你想要的“父慈子笑”。

3、多給爸爸鼓勵

我們家洗衣服的工作,一直是由爸爸承擔。

他洗的干凈,我就夸夸他,洗的不干凈,我也不抱怨,大不了自己背后再重新洗一遍。

因為一開始他就極不情愿,都是我硬塞給他。

如果打擊,他肯定不干,只有表揚他,反復肯定他在家里的作用和地位,才能樹立他的價值感。

最近我又把督促孩子洗澡的工作交給了他,因為男孩長大了,這個工作媽媽也真的不能干了。

4、設一個底線

不要打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打孩子!重要的事說三遍。

爸爸和媽媽單獨帶孩子的標準可以不同,但還是要在商量之后,設定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底線,我們家的底線就是“不要打孩子”。

因為第一個巴掌落下去,肯定就會有第二巴掌,漸漸就會變得愈發不可收拾。

這個不高興先生是過來人,感觸比我更深,所以不打孩子,他也同意。

有了這個共同的底線,媽媽也能更放心地把孩子交給爸爸。

4

養孩子不應該是媽媽們一個人的戰斗,一味地要求媽媽們看再多的育兒書,陪孩子做再多的作業,做營養再豐富的三餐,但只要還帶著豬隊友爸爸,孩子的教育一樣還是會輸得很慘。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媽媽一定要跟爸爸一起組隊打怪,進攻防守講究配合,才能讓孩子均衡健康地發展。

因為,媽媽也許能夠決定原生家庭的溫度,但原生家庭幸不幸福,關鍵還是得看爸爸。

就算沒有人的原生家庭是完美的,但至少在自己能及的地方,今天你多付出一點,明天就會給孩子多一點正向的引導。

很想知道,

別人家爸爸和孩子是怎么相處的?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或方法

或是爸爸和孩子相處的故事

無論什么

都歡迎你留言分享給大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