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明代北京紫禁城修好后,为什么接二连三发生火灾?

趙翼《廿二史札記校證》有《明宮殿凡數次被災》一則。 據他統計。 北京紫禁城于永樂十八年全部建成后, 共分別在一些宮殿發生火災六次。 其中奉天、華蓋、謹身三殿燒了兩次, 乾清宮燒了三次。 為什么接二連三、有時竟是接連兩年都發生火災呢?從別的一些史書看, 這當中肯定有太監們搞鬼的成分。


紫禁城內的消防設施——大水缸

首先是盜。 把宮中一些值錢的東西偷出宮外, 據為己有。 《明史》說, 魏忠賢曾假冒圣旨, 把藏金銀珠寶的南京內庫“盜竊一空”。 南京可以大批地盜, 北京當然也可以小件悄悄地盜。 你今天偷一件,

他明天偷一件, 偷得多了, 總擔心有被發現的可能, 于是制造“失火”, 干脆把整座宮都燒掉, 讓你無賬可查。

這還是小頭, 大頭是重蓋。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京師營造》說:“天家營造, 比民間加數百倍。 曾聞乾清宮窗一扇, 稍損欲修, 估價至五千金, 而內王當猶未滿志也。 蓋內府之侵削, 部 吏之扣除, 與夫匠頭之破冒, 及至實充經費, 所余亦無多矣。 ”(卷十九, 第487頁)工部尚書楊一魁舉了一個實例:景陵插補桃梅, 所需不過千余兩, 而內官監卻開了二萬多兩的大數, 夫匠工食之費還沒計算在內。 萬歷時的工科右給事中王元翰在奏疏中說, 每一興作, 庫藏發百萬, 朝廷只得十余萬多之用;庫藏發十萬朝廷只得萬余金之用。 工程大都由宦官管,

就如沈德符所說的, 工部官吏“扣除”一點, 施工的包工頭偷工減料“破冒”一點, 大頭則是首先任由內府太監們“侵削”。 修乾清宮的一扇窗相鬲相鬲 就花掉五千兩銀子, 三次重建乾清宮, 你算算看, 太監們能撈多少錢?

讀史發現, 大興土木常常是歷代皇朝一個頻繁的議題。 新皇朝建立了, 新皇帝和他的大臣們總喜歡批評前一個朝代(或更古老的朝代)大興土木給百姓帶來的災難和給皇朝帶來覆滅的嚴重后果, 提倡“焚鹿臺之寶衣, 毀阿房之廣殿, 懼危亡于峻宇, 思安處于卑宮”(燒掉鹿臺的寶衣, 毀掉阿房宮的寬廣宮殿, 從那峻偉的宮殿上看到危亡的因素, 想到居住低矮宮室的安全)。

但是, 只要龍椅坐穩, 總會有人鼓動皇帝修建比他們燒毀的建筑更加華麗的這宮那榭。

皇帝也漸漸由歡迎而變得討厭反對大興土木的進諫。 即使像李世民這樣的皇帝也不能例外。 不信, 只要翻一翻《貞觀政要》。 就可以找到不少這樣的例證。 之所以如此。 皇帝們的享樂思想固然是內因, 搞工程撈好處又何嘗不是一種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