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战日本共有几款驱逐舰,规模怎么样?总计185艘14款驱逐舰

自1920年代起, 驅逐艦在日本海軍中一直是一種重要的作戰艦艇, 也就水雷戰隊(日文中將魚雷一類的水中兵器寫做“水雷”, 而水雷戰隊就是由雷擊艦艇組織而成的編隊)中的核心力量, 用于對敵方主力艦隊進行雷擊戰。 這一做法起源于日俄戰爭, 日本海軍派魚雷艇掃蕩在對馬海戰中遭遇重創的俄國主力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 日本之后的建造驅逐艦都十分重視航速和雷擊能力。

特別是在1928年日本開始建造高速、配有強大武備的特型驅逐艦(吹雪級), 不過, 其在過小的艦體上安裝了大量武備,

在適航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隱患。 到了1937年, 日本海軍開始新建由特型改進而來的甲型驅逐艦(陽炎級和夕云級), 它們擁有優良的遠洋性能, 是水雷戰隊的新一代核心力量.再后來, 日本海軍發展出了航速更快, 雷擊能力更強丙型驅逐艦(島風級)。

在二戰時期, 日本海軍保有驅逐艦共計14級(包括改型則為20級)、185艘(其中8艘未完工), 其中甲型38 艘, 外加28 艘特型和各種舊式驅逐艦。 可是, 日本的驅逐艦注重雷擊戰, 在護航、反潛、防空方面的性能明顯不足。 在戰爭期間, 由于預想的艦隊決戰并未爆發, 這些日本驅逐艦不得不承擔并不適合它們的輔助任務, 因此損失十分慘重。

到戰爭后期, 日本開始建造用于防空的乙型驅逐艦(秋月級),

以及用于護航的丁型驅逐艦(松級), 但建造數量不多, 難以挽回大局。 全部的185艘驅逐艦中, 在戰爭期間因戰沉、觸雷、碰撞、觸礁等原因一共損失140艘, 其余的37艘幸存艦和8艘未成艦中, 有25艘作為戰利品移交給美、中、英、蘇四國, 1 0艘用作防波堤被鑿沉, 其余的在1946——1947年解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