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具»正文

古人为何会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少女?真相原来是这样!

古人為何會用“豆蔻年華”來形容少女?真相原來是這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在古代女人每個年齡階段的叫法都不一樣, 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約, 稱為“待字”。 女子十六歲稱為“二八年華”、“破瓜”, 而女子十三、四歲稱為“豆蔻年華”。 花花草草那么多, 古人為何會用豆蔻來比喻少女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對于未出嫁的女子:我們習慣會稱為:云英未嫁, 黃花閨女, 小姑獨處, 待字閨中, 等等。 其中像云英未嫁就是用唐代鐘陵歌女云英泛指未嫁的成年女子。

豆蔻一詞, 典出唐朝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一》:“娉娉裊裊十三余,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意思是說, 姿態輕盈舉止優雅正是十三年華, 就像二月初枝頭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看盡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人, 卷起珠簾故作嬌俏的美女沒有人比得上她。 這是杜牧在離開揚州的時候, 寫給一位只有十三歲左右名叫張好好的風塵女子的詩。

之后, 就出現了對杜牧的抄襲, 秦觀有“蔻梢頭, 舊恨十年夢, 屈指堪驚”, 陸游有“春從豆蔲梢頭老, 日向樗蒱齒上消”, 蘇軾有“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須臾”。 到近代, 魯迅也曾在《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 可就要發揮才藻了, 不是‘徐娘半老, 風韻猶存’, 就是‘豆蔻年華, 玲瓏可愛’。 ”

那么問題來了, 豆蔻是何東西?豆蔻《中國藥典》收載的草藥,

草藥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實。 按產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豆蔻花未大開時就顯的非常豐滿, 故俗稱為“含胎花”, 因此也就成為少女的象征。

還有說法是中國古代還沒有引進肉豆蔻這種植物, 古代文化人所說的豆蔻應該是一種叫做艷山姜的花, 好吧, 那就發兩張艷山姜的照片, 然后你就該了解古人的心態了。 是不是很污?不過這其實并不是古人所說的豆蔻, 而是舶來的“肉豆蔻”

不過這其實并不是古人所說的豆蔻, 而是舶來的“肉豆蔻”

各位網友, 看完以后有什么想法呢?

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