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抗战爆发对中国帮助最大的国家,意想不到竟是该国!令日本无可奈何

圖為希特勒

自1928年以來, 德國軍官一直擔任蔣介石的總軍事顧問, 包括被稱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漢斯·馮·塞克特中將, 德國的裝備和德國式的訓練緊隨其后。 德國有關武器、重工業和制造設備制造商也與中國建立了密切聯系。 自1930年以來, 135名德國顧問在中國工作了十年。

希特勒上臺以來, 兩國武器貿易逐年增加, 更是向中國派出了大批軍事顧問。 1934年, 退役的德國陸軍上將亞歷山大·馮·法肯海森被任命為國民政府總軍事顧問。 德國很快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實際上支援中國的國家。 中國也成為德國武器的大買家。

中國軍隊在1935年獲得了新的德式頭盔, 而德國軍隊直到1936年才裝備了大量的主力部隊。

當時還不確定有多少中國部隊接受了德國式的訓練和裝備。 但是, 我們所知道的是, 在“一二八”抗戰中, 由德國顧問訓練和裝備的八十七師和八十八師, 與日軍精銳師團進行戰斗。 參加“八一三”抗戰的中國軍隊, 更被日軍稱為“德式戰爭”。

圖為來華的德國軍事顧問

中日戰爭初期, 德國的態度是希望兩國盡快停止沖突, 這場戰爭并不符合德國的利益。 盡管日駐德國大使公開要求德國對中國的支援立刻停止, 但1937年7月, 仍然有數量較多的德國商船去往中國, 向中國運送大量軍用物資, 還有一些商船正準備啟航。 為了穩定日本政府,

德國外交部雖然官方宣布停止對華貿易, 但私下里并沒有停止這一項工作。 與此同時, 外交部還在向日本做戰爭調解的努力。

1938年2月, 希特勒迫于壓力, 公開宣布承認“滿洲國”, 切斷中國的武器裝備貿易。 武漢戰役時, 希特勒為拉攏日本開始要求部下停止對中國的支援, 撤回軍官團。 希特勒的行為引起了德國顧問團的強烈不滿。 顧問團團長法肯豪森將軍率先向柏林提出, 愿意以個人名義繼續為中國抗日戰爭服務。

圖為中國德械師

但是希特勒的態度非常強硬, 他警告法爾肯豪森等人, 如果他們不遵守按期回國的命令, 他們在國內的家庭成員的財產將面臨嚴重后果。 德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大部分成員6月底被迫離開中國回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