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无路可退!伊朗开始大肆升级军备,美国冷眼旁观:谁出线谁是靠山

對于伊朗來講, 要走出現在的困境實屬不易, 以達飛航運為首的跨國企業的撤離預示著各國企業或許最終會迫于美國的壓力而選擇從伊朗市場撤離, 作為美國第一階段的制裁, 伊朗在企業存留方面下了大功夫, 除了頻頻和歐洲接觸之外, 還發出了重啟濃縮鈾提煉的威脅。


伊核設施

對于歐洲國家來講, 核武器確實是一個較大的威脅, 畢竟在地緣上, 伊朗離歐洲更近, 所以算的上是家門口的威脅, 而且伊朗市場作為一塊處女地, 15年伊核協議簽署之后, 很多跨國企業便紛紛前去搶占市場, 投資那么多,

現在說撤就撤, 對于各國的利益確實是一種損失。


油田

至于伊朗方面, 之所以極力的去挽留這些企業, 除了經濟需要之外, 更大的一種可能是輸不起, 因為第一輪制裁針對的是企業, 但是第二輪制裁針對的卻是伊朗的經濟命脈-原油, 如果第一輪防線伊朗和歐洲都沒有守住, 那么相信第二輪的制裁就會成為引爆炸彈的一個引子。


特朗普

所以現在最關鍵的就是美國的態度, 而美國的態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 異常強硬, 特朗普和奧巴馬是兩個風格完全迥異的人, 奧巴馬當初還給自己的盟友留了一條后路——豁免權, 但是特朗普卻是一個豁免權也不放, 對待自己的盟友尚且如此, 更何況和美國有著矛盾的伊朗呢?


殲-10

因此伊朗能不能撐過這場制裁, 或者說這件事情還有沒有其他的什么轉機, 目前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但是發展軍事力量是永遠都不會錯的, 因為只要拳頭夠硬, 敵人要啃也是在啃硬骨頭, 所以伊朗空軍目前正在加緊轉型, F-14戰機確實難以應付美國戰機, 那么選誰家的戰機呢?在伊朗最近的軍購案中, 我國的殲-10A和俄羅斯的蘇-30都在競爭之列。


蘇-30

最后的選擇可能會讓大家失望, 因為伊朗最終選擇了俄羅斯的戰機, 其實在我看來除了戰機上的差別, 這次軍購的背后夾雜的是更加復雜的政治關系, 伊朗需要為自己找一個靠山, 而能在國際舞臺上頻頻給美國尥蹶子的國家現在只有俄羅斯, 所以拉近與俄羅斯的關系,

甚至拖俄羅斯下水, 那么這件事情或許真的可以出現一些轉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