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全國小透明城市比慘大賽,你家上榜了嗎?

高能預警:這是一篇能氣死地理老師和廣大文科考生的推送。

近幾年, 網紅實在太多, 連城市都有“紅不紅”之分了。

有的城市或省份, 常年霸佔各種盤點榜單, 一招鮮足以吃遍天。 比如四川有美食, 東北有魔性方言, 廈門有小清新氣質, 武漢有鴨脖子和隨時起飛的公車……

這些地方雖然和祖國各地人民相隔千里, 卻能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 也成了旅遊心願榜單的常客。

對比之下, 也就誕生了“網不紅”城市。

怎麼個不紅法呢?就是, 明明它理論上是個挺大、挺重要的地方吧, 結果——

外地人不僅不知道它在哪兒,

連名字都叫不清楚;一問起你是哪兒的人, 對方聽完總會露出沒聽懂卻假裝久仰的微笑;身為當地人也講不清特色有啥, 最怕碰上“李華帶外國朋友在家鄉旅遊”的英語作文題。

最慘的是, 是在盤點沒存在感的城市時, 連榜都上不了。

可是, 小透明也有人權, 小透明也需要有姓名!

——本著這樣的信念, 我們前兩天發起了Vista第一屆小透明省份/城市比慘大賽, 來看看誰的家鄉透明得最清澈無瑕吧。

被網紅包夾的窪地

被世界遺忘的角落

有些省份, 或因為地理位置較為偏遠, 或因為地域特色在全國範圍內不夠顯著(比如什麼好吃?什麼好玩?誰是名人?都不夠突出), 或因為很少發生全國矚目的、能凸顯地方特色的大事件……

結果就這樣淪為存在感的窪地。

@遠道ଓ:比如江西, 在各種地域自黑呀之類的文章都不會出現。

@大倩聊發少年狂:低調的安徽, 特色不鮮明的安徽, 地理位置尷尬的安徽, 連黑我們安徽的都少有

@六便士:我一個貴州人走在兩個校友後面, 聽她們激烈的爭論貴州到底是不是一個省, 走在後面的我, 要氣哭了

以為貴州是一個市的人還真不少, 因為——經常聽蘇州揚州柳州什麼的, 就覺得叫X州的都是市, 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的情況, 說來更讓人覺得無奈:有些地方的不起眼、低存在感, 其實是和資源的傾斜、政策的扶持和經濟的發展有關。

比如2011年左右的江西, 省內人戲稱當時的高鐵地圖為:環江西高鐵。

這麼重要的交通資源, 獨獨就把江西落下了,

江西人也只能在自嘲中帶著些許無能為力。

再比如河北, 從整個省份到省會石家莊, 無論是大家的印象還是客觀的現狀, 都理所應當地成為了附屬, 每年只有在冬天空氣不好的時候才能霸佔一會兒頭條。

@Monkey:

-你是哪人?

-石家莊人。

-石家莊?

-河北省會。

-哦, 那石家莊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嗎?

-??

-那你會說家鄉方言嗎?

-??(從小說普通話的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因為不會說家鄉話感覺十分自卑)

@木:西安有一首《西安人的歌》, 成都有一首《成都》, 北京也有汪峰的《北京北京》, 而石家莊, 只有《殺死那個石家莊人》

經濟上常被淹沒, 文化特色也不夠突出, 唯一公認的強勁輸出就只能是每年都要上新聞的衡水中學了, 也算對得起高考大省的名號。

@醬醬醬醬:河北邯鄲, 出來上大學兩年了, 很多人就是不知道河北省還有個邯鄲市, 更不要提成語之都這個名號了, 一提河北大概讓人能想起來的只有衡水老白乾和衡水中學了吧

但其實這裡要說句公道話:《殺死那個石家莊人》真的很好聽!石家莊不愧搖滾之鄉(Rock Home Town)!

說到歌曲, 有些地方的朋友也很為自己的家鄉鬱悶:說好的大城市, 怎麼搞得跟文化荒漠似的?

別人在家門口追漫威, 我在家裡玩泥巴;別人在家門口看巨星全國巡演, 我在家裡玩泥巴;別人在家門口追百老匯, 我還在家裡玩泥巴……

什麼好活動都只在自己家門口繞一繞就去隔壁省份了, 當家鄉成為主辦方眼中的冷宮, 真的堪稱追星族的噩夢了!

@Hi~:這個問題蘭州人必須要答一下!我每次祈禱演唱會、電音節都已經不奢望在蘭州開了!我都是在祈禱起碼來西安開,

好歹高鐵過去還近一點。

@小水怪:廣州沒錯, 就是號稱“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廣州, (歐美)追星族的噩夢, “四大一線城市”粉絲見面會從來想不到它, 別名“廣寒宮”, 瞭解一哈啊!

好事不出門

壞事傳千里

也有朋友說了, 有些存在感, 我寧願沒有。

@XD:

哪裡人?——玉林的

玉林在哪裡?——廣西

哦!是桂林的!——不對, 桂林也是廣西的

一年後, 因某一件事:

哪裡人?——玉林

哦!你們那天天吃狗肉的嗎?

相信每天騎馬上下學的內蒙古人、騎駱駝出門的甘肅人、成天吃蘑菇吃到迷幻的雲南人都對此深有同感。


去年高考時的段子, 《內蒙古學生高考時間表》

by@肉嘻法克

大家的心理其實都差不多:在我眼裡家鄉有那麼多優點,結果就因為哪次大規模的傳播固化了一個不好的印象,從此就再也抬不起頭了!

像這種“只因為一件事才有存在感”的城市,還有很多。

往好了想吧,它是一張城市名片,但是每次都是非得提這一件事才能讓人知道自己家鄉是哪兒,大家說起來也是覺得有點無奈吧。

@得嘗:

A:你是哪兒的人?

我:鄂爾多斯的。

A:鄂爾多斯是什麼奇怪的地名…

我:喔,鄂爾多斯是內蒙古的。

A:哦~沒聽過。

我:就那個羊絨衫出名的,還有房地產泡沫!

A:哦哦原來是那個地方啊

@nee和頭像一樣kiyo:大家除了因為快樂大本營知道長沙之外,對湖南其他的城市一無所知,我甚至一度懷疑很多人認為湖南=長沙,有且只有長沙

@影喚輕風:你是衡陽的?南嶽在你們那裡吧?(每個人差不多都知道且只知道這個)

大家都是同省的腰間盤

為什麼你那麼突出

同省城市的人氣PK,更精彩了。

我們平時只知道江蘇人愛內鬥,卻沒看到其實很多省內都有一條暗暗較勁的鄙視鏈。這場戰爭往往發生在省會城市和全省經濟最發達、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間。

如果你有朋友來自以下省份的省會城市,下面是和他們對話的錯誤示範。

@mogic:- 福建的省會在哪? - 這個我知道!廈門啊!(正確答案:福州謝謝!)

@ShAllowbule:“雲南的省會是哪兒?” “昆明。” “誒?不是大理或麗江的嗎???” (來自昆明人的怨念)(#-.-)

@Rocky:“貴陽???貴州省會不是遵義嗎?貴州省在哪裡啊,西藏那邊嗎?”

@葉卡卡:“海南省的省會不是三亞嗎?” “是海口啊海口!”

最有名的爭鬥還得屬山東——“山東濟南,中國青島”,已經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梗,甚至在綜藝節目中都被拿出來調侃過。

和新貴城市的經濟體量、文化風貌等等要素一比,一直被默認為全省老大的省會城市如果做不到第一名,就會顯得有一絲絲尷尬。這就好比班長不是全班學習最好的那個人,或是學霸退步了、常年被新晉第一名踩在腳下的憋屈感。

更憋屈的情況是,地級市下面的縣級市反而更有知名度,被人說起來都是某省有個XX(縣級市),它作為一部分所組成的那個地級市反而沒幾個人提起。

@Lexie:還有地級市被縣級市搶了風頭的,浙江省金華,世界義烏

@Effy葉:樓上說義烏的,金華還被橫店搶風頭啊

@智慧的小花園:山東的濟南,中國的青島,世界的曲阜,而曲阜是濟寧的一個地級市,很多人知道曲阜但是不知道濟寧,可以說是很尷尬了……

有的城市的人,則是無奈於自己的家鄉成了同類型城市內部的鄙視鏈底端,其實側面反映的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掉隊現象。

比如外人都說蘇南是富庶之地,最富的又當屬蘇錫常,誰知道常州人在悄咪咪地苦惱著“蘇錫無常”這種說法聲音越來越大。

再比如汕頭,課本上明明白白地寫著人家也是七大經濟特區之一,然而汕頭人只得苦笑:壓根沒人記得,而且大部分人都只聽過“潮汕”而非“汕頭”……

明天高考的小朋友如果看到這裡,請再打開文綜筆記複習一遍經濟特區都有誰!

是我的錯

不該和你撞名

有些城市能紅得人盡皆知,跟名字也不無關係。比如你看看麗江,聽著就讓人春心蕩漾,文藝細菌氾濫。

然而,就像在娛樂圈混跟已經成名的人撞名准沒什麼好下場一樣,有的城市也是敗給了自己那個太容易跟別人搞混的名字

@H~D:

你家哪裡的?

周口的。

哦哦哦,我知道,就是那個有頭蓋骨的地方!

………………那是北京周口店。

@毛新沒:我,麗水人,卻總被大學同學以為我是雲南那邊的

@Amadeus:

你是哪裡的?

安徽馬鞍山

哦,鞍山的?那你是東北人啊。

@潘霜霜:

北海的。

很棒誒,你家靠近北海公園啊?還是南山南,北海北的那個?

不是啦,是廣西那個。

廣西還靠近海???

@ZZZ:“你是哪的?” “河北廊坊” “哦,是那個有風箏的地兒!” “那是山東濰坊……” (小編插一句:不愧是山東濟南、中國青島、世界濰坊啊!)

@吃醋的酸酸怪:我張家口的。1.哦張家界啊我知道是湖南那個有山有水的吧? 2.哦,我知道河北省會是吧!

朋友,張家口在河北,不是江蘇張家港,也不是湖南張家界,以及河北省會是石家莊啊!(已經很沒存在感的石家莊人&地理老師集體吐血三升)

然而,有的時候你也不得不屈服於漢語的複雜特性。比如不少人聽慣了烏魯木齊,就覺得所有四個字的城市名字都帶著點兒新疆風情,呼和浩特就是重災區。

@梧桐:親,呼和浩特不發貨哦,不包郵,太偏遠了呢~親,呼和浩特在新疆嗎?……呼和浩特!抗日雷劇一個手榴彈就能從北京打到呼和浩特好不好,400公里很遠嗎!

內蒙古雖然損失了一個呼和浩特,卻還能意外地收穫來自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大

禮包。

@一位元名字顯示不出來的網友:“你是哪裡人啊?”“黑龍江人” “黑龍江哪裡啊”“齊齊哈爾”“???齊齊哈爾不是內蒙古的嗎???”

嗯,有的城市有名是有名,就是不知道是打哪兒來的……

在名字上最慘的還得屬吉林人——我說的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人。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與省同名的城市,吉林人心很累……每次被傻白甜問是從哪兒來的,對話心累程度都堪比:馬冬什麼?馬什麼梅?什麼冬梅???

@積分困難戶

室友是吉林市的,還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你是哪裡人? 室友:吉林的。我:吉林哪的?室友:就是吉林的,吉林省的吉林。我:吉林省哪的呀?我知道吉林省哇? 室友:就是吉林省吉林市……

@J 琳:

你哪裡人啊?

吉林

吉林哪啊?

吉林

我問你吉林哪?

……

不過說實話,很多城市類似的低存在感也可以理解:名字太像,而偏偏人家在城市規模、人口、經濟、聲望上都更勝一籌,自然更容易被一般人記得。

但是不管這麼說,那些老把青海跟青島搞混的人,可真的欠自己的地理老師一句道歉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發現了——

會覺得自己家鄉缺乏存在感的,其實大多源於一種落差感。

在那些評選二三四線城市的榜單上,自己的家鄉明明是榜上有名的,可是看著它的發展速度、打出來的城市名片,卻有點不甘於它落後于自己的鄰居。

或是本地人已經很為自己的家鄉驕傲,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才發現,原來它還沒有想像中那麼深入人心。

歸根結底,吐槽和調侃真正的目的其實不是“存在感”而已

就像江西人怨念許久後終於擺脫了被高鐵繞過的命運,河北人一直希望這片土地能讓人生活得更輕鬆一點,新疆人希望搞美食排名的時候自己家鄉不要總被忽略……

大家想要的,其實都是希望自己熱愛的家鄉能發展得越來越好,有更多的活力和魅力閃閃發光吧。

最後,彩蛋時間~要是碰上地理盲、而你又實在跟他解釋不清自己家是哪兒的時候,不妨試試下面這位網友的箴言——

@芹菜君~:我自我介紹是南寧的。結果一個剛畢業的小弟問我:南寧是雲南的嗎? 我慈祥地回復他:哪裡的不重要無所謂,重要的是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本期編輯 / 賈小凡

by@肉嘻法克

大家的心理其實都差不多:在我眼裡家鄉有那麼多優點,結果就因為哪次大規模的傳播固化了一個不好的印象,從此就再也抬不起頭了!

像這種“只因為一件事才有存在感”的城市,還有很多。

往好了想吧,它是一張城市名片,但是每次都是非得提這一件事才能讓人知道自己家鄉是哪兒,大家說起來也是覺得有點無奈吧。

@得嘗:

A:你是哪兒的人?

我:鄂爾多斯的。

A:鄂爾多斯是什麼奇怪的地名…

我:喔,鄂爾多斯是內蒙古的。

A:哦~沒聽過。

我:就那個羊絨衫出名的,還有房地產泡沫!

A:哦哦原來是那個地方啊

@nee和頭像一樣kiyo:大家除了因為快樂大本營知道長沙之外,對湖南其他的城市一無所知,我甚至一度懷疑很多人認為湖南=長沙,有且只有長沙

@影喚輕風:你是衡陽的?南嶽在你們那裡吧?(每個人差不多都知道且只知道這個)

大家都是同省的腰間盤

為什麼你那麼突出

同省城市的人氣PK,更精彩了。

我們平時只知道江蘇人愛內鬥,卻沒看到其實很多省內都有一條暗暗較勁的鄙視鏈。這場戰爭往往發生在省會城市和全省經濟最發達、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間。

如果你有朋友來自以下省份的省會城市,下面是和他們對話的錯誤示範。

@mogic:- 福建的省會在哪? - 這個我知道!廈門啊!(正確答案:福州謝謝!)

@ShAllowbule:“雲南的省會是哪兒?” “昆明。” “誒?不是大理或麗江的嗎???” (來自昆明人的怨念)(#-.-)

@Rocky:“貴陽???貴州省會不是遵義嗎?貴州省在哪裡啊,西藏那邊嗎?”

@葉卡卡:“海南省的省會不是三亞嗎?” “是海口啊海口!”

最有名的爭鬥還得屬山東——“山東濟南,中國青島”,已經成為了一個經久不衰的梗,甚至在綜藝節目中都被拿出來調侃過。

和新貴城市的經濟體量、文化風貌等等要素一比,一直被默認為全省老大的省會城市如果做不到第一名,就會顯得有一絲絲尷尬。這就好比班長不是全班學習最好的那個人,或是學霸退步了、常年被新晉第一名踩在腳下的憋屈感。

更憋屈的情況是,地級市下面的縣級市反而更有知名度,被人說起來都是某省有個XX(縣級市),它作為一部分所組成的那個地級市反而沒幾個人提起。

@Lexie:還有地級市被縣級市搶了風頭的,浙江省金華,世界義烏

@Effy葉:樓上說義烏的,金華還被橫店搶風頭啊

@智慧的小花園:山東的濟南,中國的青島,世界的曲阜,而曲阜是濟寧的一個地級市,很多人知道曲阜但是不知道濟寧,可以說是很尷尬了……

有的城市的人,則是無奈於自己的家鄉成了同類型城市內部的鄙視鏈底端,其實側面反映的是城市發展過程中的掉隊現象。

比如外人都說蘇南是富庶之地,最富的又當屬蘇錫常,誰知道常州人在悄咪咪地苦惱著“蘇錫無常”這種說法聲音越來越大。

再比如汕頭,課本上明明白白地寫著人家也是七大經濟特區之一,然而汕頭人只得苦笑:壓根沒人記得,而且大部分人都只聽過“潮汕”而非“汕頭”……

明天高考的小朋友如果看到這裡,請再打開文綜筆記複習一遍經濟特區都有誰!

是我的錯

不該和你撞名

有些城市能紅得人盡皆知,跟名字也不無關係。比如你看看麗江,聽著就讓人春心蕩漾,文藝細菌氾濫。

然而,就像在娛樂圈混跟已經成名的人撞名准沒什麼好下場一樣,有的城市也是敗給了自己那個太容易跟別人搞混的名字

@H~D:

你家哪裡的?

周口的。

哦哦哦,我知道,就是那個有頭蓋骨的地方!

………………那是北京周口店。

@毛新沒:我,麗水人,卻總被大學同學以為我是雲南那邊的

@Amadeus:

你是哪裡的?

安徽馬鞍山

哦,鞍山的?那你是東北人啊。

@潘霜霜:

北海的。

很棒誒,你家靠近北海公園啊?還是南山南,北海北的那個?

不是啦,是廣西那個。

廣西還靠近海???

@ZZZ:“你是哪的?” “河北廊坊” “哦,是那個有風箏的地兒!” “那是山東濰坊……” (小編插一句:不愧是山東濟南、中國青島、世界濰坊啊!)

@吃醋的酸酸怪:我張家口的。1.哦張家界啊我知道是湖南那個有山有水的吧? 2.哦,我知道河北省會是吧!

朋友,張家口在河北,不是江蘇張家港,也不是湖南張家界,以及河北省會是石家莊啊!(已經很沒存在感的石家莊人&地理老師集體吐血三升)

然而,有的時候你也不得不屈服於漢語的複雜特性。比如不少人聽慣了烏魯木齊,就覺得所有四個字的城市名字都帶著點兒新疆風情,呼和浩特就是重災區。

@梧桐:親,呼和浩特不發貨哦,不包郵,太偏遠了呢~親,呼和浩特在新疆嗎?……呼和浩特!抗日雷劇一個手榴彈就能從北京打到呼和浩特好不好,400公里很遠嗎!

內蒙古雖然損失了一個呼和浩特,卻還能意外地收穫來自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大

禮包。

@一位元名字顯示不出來的網友:“你是哪裡人啊?”“黑龍江人” “黑龍江哪裡啊”“齊齊哈爾”“???齊齊哈爾不是內蒙古的嗎???”

嗯,有的城市有名是有名,就是不知道是打哪兒來的……

在名字上最慘的還得屬吉林人——我說的是吉林省吉林市的人。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與省同名的城市,吉林人心很累……每次被傻白甜問是從哪兒來的,對話心累程度都堪比:馬冬什麼?馬什麼梅?什麼冬梅???

@積分困難戶

室友是吉林市的,還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你是哪裡人? 室友:吉林的。我:吉林哪的?室友:就是吉林的,吉林省的吉林。我:吉林省哪的呀?我知道吉林省哇? 室友:就是吉林省吉林市……

@J 琳:

你哪裡人啊?

吉林

吉林哪啊?

吉林

我問你吉林哪?

……

不過說實話,很多城市類似的低存在感也可以理解:名字太像,而偏偏人家在城市規模、人口、經濟、聲望上都更勝一籌,自然更容易被一般人記得。

但是不管這麼說,那些老把青海跟青島搞混的人,可真的欠自己的地理老師一句道歉了!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發現了——

會覺得自己家鄉缺乏存在感的,其實大多源於一種落差感。

在那些評選二三四線城市的榜單上,自己的家鄉明明是榜上有名的,可是看著它的發展速度、打出來的城市名片,卻有點不甘於它落後于自己的鄰居。

或是本地人已經很為自己的家鄉驕傲,走出去看到更大的世界才發現,原來它還沒有想像中那麼深入人心。

歸根結底,吐槽和調侃真正的目的其實不是“存在感”而已

就像江西人怨念許久後終於擺脫了被高鐵繞過的命運,河北人一直希望這片土地能讓人生活得更輕鬆一點,新疆人希望搞美食排名的時候自己家鄉不要總被忽略……

大家想要的,其實都是希望自己熱愛的家鄉能發展得越來越好,有更多的活力和魅力閃閃發光吧。

最後,彩蛋時間~要是碰上地理盲、而你又實在跟他解釋不清自己家是哪兒的時候,不妨試試下面這位網友的箴言——

@芹菜君~:我自我介紹是南寧的。結果一個剛畢業的小弟問我:南寧是雲南的嗎? 我慈祥地回復他:哪裡的不重要無所謂,重要的是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

本期編輯 / 賈小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