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抗美援朝第一场硬仗,美军5昼夜寸步未进,团长一战成名

抗美援朝戰爭, 五場戰役奠定了三八線談判基礎。 第一次戰役的成功源于戰役發起的突然性, 美軍對志愿軍展開了反撲, “大煙斗”依然沒放棄打到鴨綠江、回家過圣誕的白日夢。 直到志愿軍發動并取得第二次戰役的勝利, 美軍才開始正視這支“土不拉幾”的隊伍。 清川江、長津湖, 均屬第二次戰役的組成部分。 中美軍人第一次真正意義的血性較量, 其實始于二次戰役中的血戰飛虎山。 (作者:尋覓五年。 聲明:“兵說”獨家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飛虎山, 扼守住平滿公路的南北兩側, 地勢險要。 根據志司“誘敵深入”的計劃,

只有扼守住飛虎山, 才能限制住聯軍的機動速度, 為布下口袋陣提供足夠的時間。 這個任務落在了38軍112師335團上。 圖為陣地中的志愿軍。

335團, 雖然是平型關戰役后才組建的, 但在一場場生與死的較量中, 尤其是四戰四平、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淬煉成就了一支鋼鐵之師。 這次阻擊戰, 志愿軍第一次體驗到美韓聯軍的現代化火力, 五晝夜的血戰中最激烈的11月8日, 毫無防空力量的志愿軍承受80余架美機及大炮的地毯式轟炸。 圖為美陸戰隊士兵眺望空軍轟炸志愿軍山頭。

而美軍也真正領會到志愿軍“寧可向前一步死, 絕不后退半步生”的英雄氣概, 所有陣地均進入了肉搏戰, 守衛飛虎山主陣地的335團2營陣亡者十之六七,

其中五連三排僅生還3人。 而美韓軍在陣地前留下400多具尸體, 未能前進一步, 直到335團完成任務轉移。 這一仗, 335團和團長范天恩一戰揚名, 而20多天后的“松骨峰阻擊戰”, 更是讓這個團威震半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