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大戰爆發之前,各大國的戰爭欲望 續

雪崩之時,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1914年之前, 歐洲列強外交部都口口聲聲主張和平, 然而, 軍事部門都在備戰, 德軍參謀部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施裡芬計畫》(閃擊法國, 再殲俄國), 最聰明的政治家都知道戰爭不可避免。

但誰也不知道雪崩何時開始?開始於何處?

主觀上來說, 如果各國政府沒有戰爭欲望, 就肯定不會有如此大規模的戰爭, 因為總會有人扮演斡旋者角色。 然而, 歐洲列強戰爭欲望是如此之強, 不同點只是在於動機。

緊接上文, 我們不妨去分析主要當事國當時的處境和動機!

先說戰爭欲望最弱的:

法國★★★搜索

機不可失

1870年, 普法戰爭之後, 法國丟掉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這一大片土地歸了普魯士所有, 除了土地還有一百五十萬的人口。

仇, 就這麼結下來的, 但法國是個挺特別的國家, 它對復仇並不是很有興趣, 只是心裡在想:這地方早晚會拿回來的。 至於怎麼拿回?沒有計劃。

奧匈帝國在巴幹爾的民族恩怨, 跟法國沒多少利益衝突。 德國崛起後, 法國對策是加強軍事防禦能力, 而不是進攻能力, 它通過貸款給俄國, 撐住尼古拉二世皇權, 讓俄國去壓制德國。

俾斯麥首相在德國尚弱的情況下, 只能順承沙俄, 韜光養晦, 緩解德法緊張情緒, 但歷史的發展必將使德國(逐漸強大)站在堅決反對俄國的立場上。

這樣, 巴黎必定進一步與聖彼德堡靠攏,

而柏林也必定跟維也納言歸於好, 2比2, 兩個集團旗鼓相當, 一條標準基線已經劃了出來。

法國的緊張情緒來自於法德(普)之間的力量對比變化太快, 1870年, 兩國人口相當, 都是四千萬左右, 法國經濟占優, 工業發達, 民族統一。 德國人口很快就到了六千八百萬(德意志小王國合併), 經濟上以令人望塵莫及的速度向前邁進, 並成為歐洲大陸第一工業國, 奧地利脫離後, 民族內部矛盾問題也解決了。

法國明顯感到前景不妙, 按這節奏發展下去, 不是復仇不復仇的問題, 而是海外殖民地能不能保住的問題。 於是, 法國資產階級集團又用幾十億幾十億的鉅款去撐住俄國。

俄國不是不想還錢, 而是只能聽天由命,

從政治上來說, 法國應當果斷免除俄國債務, 讓沙皇能甩掉一部分經濟包袱, 提升實力, 對付德國, 法國又捨不得銀子, 連利息也捨不得放下。 德國不斷擴充的陸軍和海軍力量, 令法國憂心忡忡, 當俄國借款達到200億的時候, 法國經濟再也無法承受。

英國加入協約國一方時, 法國想法才真正改變了, 它想滅掉德國。

對於法國來說, 外部條件太好了, 睡著都能笑醒。 兩個盟友, 一個是全球海軍霸主, 一個擁有歐洲最大規模陸軍, 連比利時也加入了。 如果這樣的戰爭不參加, 法國覺得自己是個SB。

打敗德國, 不但可以拿回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還能解除心頭大患, 何樂而不為?但法國太不瞭解俄國當時的情況了。 也就是說, 法國是在認為自己穩贏的情況下參戰的,

幸福就是要穩穩的。

沙皇俄國★★★★★搜索

它的戰爭欲望是五星級的

俄國在歐洲的優越地位, 來自於法德矛盾, 只要這倆貨永遠敵視對方, 俄國就可獲利無窮。 還有另一對冤家, 也能讓俄國受益, 就是普魯士和奧地利。

1866年時, 奧魯士與奧地利兩個德意志王國決鬥時, 俾斯麥首先要請求俄國保持中立態度。 當德國與奧匈帝國握手言和, 燒紙結盟時, 俄國馬上在巴爾幹半島感到了巨大壓力。 土耳其的君士但丁堡以及地中海入海口, 是帝俄延續不斷的夢想, 這種夢想被打斷, 是不能容忍的。

在俄國眼裡, 德意志諸候國無非是接受法國統治, 還是沙皇鞭子的問題, 德國強大後, 野心勃勃, 俄德決裂是必然趨勢。

從國內看, 帝俄是一個政治畸形的國家, 存在著一個邏輯悖論:

19世紀中葉, 俄國資本主義開始發展, 國家向工業化轉型, 這又推動了資本集團的強大, 根據這個迴圈, 俄國產業工人隊伍必將大大增加, 而工人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他們的階級意識必然被喚醒。

這樣, 沙皇面臨兩大威肋:

一、資產階級的權力要求。

二、工人階級的革命浪潮。

沙皇的痛苦在於, 他又不能中斷工業化趨勢, 因為陸軍、海軍的經費來源和裝備更新, 都需要依靠資本主義發展。 沒有國家工業化, 沙皇政權在歐洲就無法生存。 但是, 有了工業化, 沙皇政權同樣要垮臺。

用馬克思理論來說:這是生產關係跟不上生產力的發展。

二百多年來, 沙皇統治能夠持續, 靠的是農奴制,眾多的俄國農民目不識丁,他們馴服、愚鈍,安於貧困,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造反。同時,他們也是俄國的兵源,有了這些士兵,沙俄領土才能對外擴張。

工業化,改變了俄國農民生存基礎,許多人變成了產業工人,變成了革命爭取的物件,兵源變成了革命的力量。

經濟上,俄國要大量依賴法國的借款,想還本付息,只能聽天由命。為什麼說聽天由命,因為那時俄國主要還是一個農業國。1910、1911、1912,連續三年大豐收,還債之後,內閣收支還略有積餘,1913年欠收,一下子經濟就滑向崩潰邊緣。

要擺脫這種閉環,保住皇權,最後的法寶就是對外戰爭,特別是對德國佬和土耳其穆斯林的戰爭,能激起全民對沙皇的支持熱情,誰也不想看到國家被它們打敗。

戰爭無非兩種結果,對沙皇而言都不是壞事:

一、勝,沙皇將恢復威望,並得到無數的戰利品,壓下革命力量。

二、敗,國家破產,一舉擺脫無窮無盡的歐洲債務,無非是割地給德國,賠款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

因此,塞拉耶佛一聲槍聲,奧地利對塞爾維亞宣戰後,俄國就不準備調停,而是參戰,悲劇是它沒有準備好戰爭,只是臨陣磨槍,大都是新兵。

大英帝國★★★★★搜索

一戰之前,全世界各個角落的戰爭,幾乎都有英國人的身影,有時單幹,有時結夥,打的仗比誰都多。然而,跟美國一樣,盎格魯-撒遜克人卻在輿論總讓人感覺,它們是最熱愛和平的。哪怕是發動戰爭,也是為了維護和平,現在叫保護人權。

一戰之前,英國在最後一刻似乎還在努力改善對德關係,實際英國備戰不亞於德國,因為歐洲工業國,特別是德國對它的挑戰實在太大了。

維護霸權是英國最大的戰爭動力,如果它不能奴役所有人,不能統治全世界,那麼英國必將衰落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它必須在皇軍海軍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利用別人或赤膊上陣,用戰爭打敗競爭對手。

英國參戰有三個目的:

一、維護霸權地位

二、避開國內社會主義路線(第二國際,國際社會民主黨完蛋)

三、戰爭有助於國內團結

只要霸權不被挑戰,英國在戰後,馬上可以回到高額利潤時代,國內恢復安寧,貿易壟斷還將繼續。德國在戰前與英國緩和關係,就是不想給英國製造參戰機會,讓英國保持中立,問題在於“施裡芬計畫”,如果對法國發起致命一擊,必將入侵比利時。

一碰比利時,英國就有藉口參戰,最後,德國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在美軍出現在歐洲之前,德軍攻破西線並非不可能。

1688年起,英國都是與法國為敵,直到法國無法主宰大陸為止,這倆強盜,在海外有時協同作案,如火燒圓明園,有時拔刀相向,如1898年在蘇丹對峙。

俄國是英國歷屆首相揮之不去的噩夢,19世紀在克裡米亞幹過一架,在一戰之前,英俄動武可能性也不低。英國跟普魯士或德國反而沒有什麼歷史恩怨,與德國交戰在民眾眼裡看起來,太遙遠,根本沒必要考慮。

但英國早在輿論上做好準備,1903年,英國作家柴德斯寫了小說《沙岸之謎》,炮製了一個德國間諜集團控制英國的故事,成了英國最暢銷小說。一個邪惡,野蠻,可恥,殘暴的德國形象深入人心,英國人相信德國隨時會入侵英國。

換句話說,英國是最早作戰爭動員的國家,但英國是最陰的。

柴德斯真實身份是英國外交部間諜,就跟毛姆一樣,更可笑的是,德國情報機構人員總共才63人,德國一戰情報很爛,不大在乎,因此它認為可以速勝,實力碾壓。

只有英國將戰爭視為權力遊戲的一部份,對德國來說戰爭事關存亡大事,英國不是,1860年全世界海軍加起來也未必比得上英國海軍。德國對貿易是滿意的,英國想施行貿易保護主義,它對德國的叫陣有些畏懼,既怕德國的貿易優勢,也怕德國的投資流入,對美國也怕。

再說近東和中東的石油產區,利益歸英、法公司所有(那時還不包括美國),然而,德國對土耳其帝國的經濟和戰略滲透,令英國極為擔憂。

俾斯麥在1871年到1889年期間,以無比巧妙的外交手段來處理跟英國的競爭關係,排除軍事部分可能性。俾斯麥是知道英國好戰本色的。當德國在《摩洛哥協議》中橫插一腳要求參與英法協商時,英國就已經動了殺心了,而對德國來說,它要求政治話語權並沒有什麼過錯。

德國崛起後,它的國際觀是:

一個國家人口越多,經濟越強大,它的國家地位便越高。因此,一個國家應得的地位在理論上是沒有限制的。今日之德國,明日全世界。

在英國眼中,這些思想和言論是具有反英性質的,1897年開始,德國要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無論德國提爾皮茨海軍上將不管如何否認對英國的針對性,但英國不這麼看。

這不是數量問題,而是德國艦隊基地全部在北海,正對著英國,在英國的地緣政治邏輯中,德國只能是陸上強國。德國擁有強大海軍,就是野心,就是挑戰,不管有意無意,對英國全球擴張都是一種損失,加上貿易挑戰和工業挑戰。

因此,德國是英國最危險的潛在敵人。在這個認知基礎上,英法、英俄和解並結盟,就順理成章出現了。英德之間,無非是誰先動手的問題。

德意志帝國★★★★★搜索

德國參加一戰,今天看,時間過早,因為德意志國家這幢房屋還沒有建成,把奧地利留在了外面。二戰之後,我們都知道德國分成了兩塊:東德和西德。

西方輿論在有意掩蓋一個事實,納粹德國其實分成了三塊,還一塊就是奧地利,希特勒已經將奧地利合併了。不過,歐洲是決不會讓德奧再次合併的,所以歷史書上必須說希特勒入侵了奧地利,但又很矛盾,奧地利又被當成軸心國對待。

神聖羅馬帝國這根帶子滑落後,德意志變成了三百多個小公國,兩千個多個騎士莊園,權力極度分散,任人欺淩。

為什麼德國童話裡王子,公主滿大街都是?就這個原因,其實就是鄉長兒子,村支書女兒。

諸候們各自發展,最後形成了兩強--普魯士和奧地利,但矛盾很深,老是互撕,這樣,法國、英國、俄國,甚至瑞典都可以來欺負它們。

1866年柯尼希格累茨決戰後,德國變成三大塊:北德聯邦(大號普魯士),南德四小國,奧地利。

1867年,奧地利跟匈牙利合併為奧匈帝國,這是個註定滅亡的帝國,因為沒有一個主體民族。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北德和南德合成德意志帝國。

這不是德國統一進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德國在歐洲政治版圖上只是一個空白點,話語權在英法俄手裡。當德國崛起後,整個中歐有可能被德國控制,英法俄三個死對頭一下有共同敵人。德國工業發展很快,它比俄國早一步跳出了帝制怪圈,農民變成了工人,政黨開始出現,教育,宣傳得到了長足發展。

德國重教育,他們的小孩童年在學校裡渡過(義務教育制),青年在軍隊時磨練,成人才走向社會,所以,紀律性遠超歐洲其它國家。當新興工業、農業、商業大大發展後,德國離社會主義比誰都近,短短四十年,德國的財富已經跟英國、法國可以相提並論了。

政治上來說,社會主義政黨社民黨是第一大党,統治者卻是舊貴族和容克地主。階級矛盾原先是用步槍解決,後來社民黨扮演了緩衝角色。日漸強大的德國卻是歐洲輿論中的“反派”,英法壟斷著輿論,在他們的宣傳下,德國只是一個蘇丹式國家。與奧匈帝國結盟是德國必由之路,因為它有個野心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中歐國家聯盟:政治統一、貨幣統一、經濟統一、法律統一。

要實現這個夢想,只有兩種手段:

一、和平崛起,以強大的經濟力量,吸引小民族小國家加入德意志國家。

二、在戰爭的血海中完成。

和平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與法,俄兩個鄰居有利益衝突,英國更不用說了,那是要打落它頭上全球霸主的皇冠。戰爭也許會讓夢想實現得更早,奧匈帝國利益本來跟德國關係不大,俾斯麥生前,就反對德國插手巴爾幹事務。

但是,形勢已經變得由不得德國。如果奧匈帝國被俄國擊潰,那麼接下來,俄國的萬鈞重壓將全部壓在德國身上。戰爭爆發後,除了社民党左派和中派,德國人都以“鐵十字勳章”為最高榮譽,徵兵1500萬,只有幾千名逃兵,而俄國逃兵是100萬。

反戰領袖變成了人民公敵,各國人民帶著愉快和必勝的心情去屠殺別人,同時,也被他人所屠殺,整個歐洲爆炸。當1917年俄國士月革命成功,退出戰爭後,德國東線大軍全部西調,英法已經快撐不下了。

如果不是潘興率領美國大軍趕到歐洲,德國必將取得戰爭勝利。

歷史沒如果,德國戰敗,按江湖規矩,割地賠款,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第一項收穫就是遍地寡婦。

有人說《凡爾賽條約》是二戰起點,有人說是《慕尼克協議》是二戰起點,但無論如何,下山摘桃的才是最後大贏家。

一個比英國更可怕的霸主產生了,同樣貪婪,同樣好戰,但結果同樣是衰落,只是死相如何還不得而知。

靠的是農奴制,眾多的俄國農民目不識丁,他們馴服、愚鈍,安於貧困,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造反。同時,他們也是俄國的兵源,有了這些士兵,沙俄領土才能對外擴張。

工業化,改變了俄國農民生存基礎,許多人變成了產業工人,變成了革命爭取的物件,兵源變成了革命的力量。

經濟上,俄國要大量依賴法國的借款,想還本付息,只能聽天由命。為什麼說聽天由命,因為那時俄國主要還是一個農業國。1910、1911、1912,連續三年大豐收,還債之後,內閣收支還略有積餘,1913年欠收,一下子經濟就滑向崩潰邊緣。

要擺脫這種閉環,保住皇權,最後的法寶就是對外戰爭,特別是對德國佬和土耳其穆斯林的戰爭,能激起全民對沙皇的支持熱情,誰也不想看到國家被它們打敗。

戰爭無非兩種結果,對沙皇而言都不是壞事:

一、勝,沙皇將恢復威望,並得到無數的戰利品,壓下革命力量。

二、敗,國家破產,一舉擺脫無窮無盡的歐洲債務,無非是割地給德國,賠款是不可能的,一輩子都不可能。

因此,塞拉耶佛一聲槍聲,奧地利對塞爾維亞宣戰後,俄國就不準備調停,而是參戰,悲劇是它沒有準備好戰爭,只是臨陣磨槍,大都是新兵。

大英帝國★★★★★搜索

一戰之前,全世界各個角落的戰爭,幾乎都有英國人的身影,有時單幹,有時結夥,打的仗比誰都多。然而,跟美國一樣,盎格魯-撒遜克人卻在輿論總讓人感覺,它們是最熱愛和平的。哪怕是發動戰爭,也是為了維護和平,現在叫保護人權。

一戰之前,英國在最後一刻似乎還在努力改善對德關係,實際英國備戰不亞於德國,因為歐洲工業國,特別是德國對它的挑戰實在太大了。

維護霸權是英國最大的戰爭動力,如果它不能奴役所有人,不能統治全世界,那麼英國必將衰落成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它必須在皇軍海軍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利用別人或赤膊上陣,用戰爭打敗競爭對手。

英國參戰有三個目的:

一、維護霸權地位

二、避開國內社會主義路線(第二國際,國際社會民主黨完蛋)

三、戰爭有助於國內團結

只要霸權不被挑戰,英國在戰後,馬上可以回到高額利潤時代,國內恢復安寧,貿易壟斷還將繼續。德國在戰前與英國緩和關係,就是不想給英國製造參戰機會,讓英國保持中立,問題在於“施裡芬計畫”,如果對法國發起致命一擊,必將入侵比利時。

一碰比利時,英國就有藉口參戰,最後,德國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在美軍出現在歐洲之前,德軍攻破西線並非不可能。

1688年起,英國都是與法國為敵,直到法國無法主宰大陸為止,這倆強盜,在海外有時協同作案,如火燒圓明園,有時拔刀相向,如1898年在蘇丹對峙。

俄國是英國歷屆首相揮之不去的噩夢,19世紀在克裡米亞幹過一架,在一戰之前,英俄動武可能性也不低。英國跟普魯士或德國反而沒有什麼歷史恩怨,與德國交戰在民眾眼裡看起來,太遙遠,根本沒必要考慮。

但英國早在輿論上做好準備,1903年,英國作家柴德斯寫了小說《沙岸之謎》,炮製了一個德國間諜集團控制英國的故事,成了英國最暢銷小說。一個邪惡,野蠻,可恥,殘暴的德國形象深入人心,英國人相信德國隨時會入侵英國。

換句話說,英國是最早作戰爭動員的國家,但英國是最陰的。

柴德斯真實身份是英國外交部間諜,就跟毛姆一樣,更可笑的是,德國情報機構人員總共才63人,德國一戰情報很爛,不大在乎,因此它認為可以速勝,實力碾壓。

只有英國將戰爭視為權力遊戲的一部份,對德國來說戰爭事關存亡大事,英國不是,1860年全世界海軍加起來也未必比得上英國海軍。德國對貿易是滿意的,英國想施行貿易保護主義,它對德國的叫陣有些畏懼,既怕德國的貿易優勢,也怕德國的投資流入,對美國也怕。

再說近東和中東的石油產區,利益歸英、法公司所有(那時還不包括美國),然而,德國對土耳其帝國的經濟和戰略滲透,令英國極為擔憂。

俾斯麥在1871年到1889年期間,以無比巧妙的外交手段來處理跟英國的競爭關係,排除軍事部分可能性。俾斯麥是知道英國好戰本色的。當德國在《摩洛哥協議》中橫插一腳要求參與英法協商時,英國就已經動了殺心了,而對德國來說,它要求政治話語權並沒有什麼過錯。

德國崛起後,它的國際觀是:

一個國家人口越多,經濟越強大,它的國家地位便越高。因此,一個國家應得的地位在理論上是沒有限制的。今日之德國,明日全世界。

在英國眼中,這些思想和言論是具有反英性質的,1897年開始,德國要建立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無論德國提爾皮茨海軍上將不管如何否認對英國的針對性,但英國不這麼看。

這不是數量問題,而是德國艦隊基地全部在北海,正對著英國,在英國的地緣政治邏輯中,德國只能是陸上強國。德國擁有強大海軍,就是野心,就是挑戰,不管有意無意,對英國全球擴張都是一種損失,加上貿易挑戰和工業挑戰。

因此,德國是英國最危險的潛在敵人。在這個認知基礎上,英法、英俄和解並結盟,就順理成章出現了。英德之間,無非是誰先動手的問題。

德意志帝國★★★★★搜索

德國參加一戰,今天看,時間過早,因為德意志國家這幢房屋還沒有建成,把奧地利留在了外面。二戰之後,我們都知道德國分成了兩塊:東德和西德。

西方輿論在有意掩蓋一個事實,納粹德國其實分成了三塊,還一塊就是奧地利,希特勒已經將奧地利合併了。不過,歐洲是決不會讓德奧再次合併的,所以歷史書上必須說希特勒入侵了奧地利,但又很矛盾,奧地利又被當成軸心國對待。

神聖羅馬帝國這根帶子滑落後,德意志變成了三百多個小公國,兩千個多個騎士莊園,權力極度分散,任人欺淩。

為什麼德國童話裡王子,公主滿大街都是?就這個原因,其實就是鄉長兒子,村支書女兒。

諸候們各自發展,最後形成了兩強--普魯士和奧地利,但矛盾很深,老是互撕,這樣,法國、英國、俄國,甚至瑞典都可以來欺負它們。

1866年柯尼希格累茨決戰後,德國變成三大塊:北德聯邦(大號普魯士),南德四小國,奧地利。

1867年,奧地利跟匈牙利合併為奧匈帝國,這是個註定滅亡的帝國,因為沒有一個主體民族。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北德和南德合成德意志帝國。

這不是德國統一進程的結束,而是開始。

德國在歐洲政治版圖上只是一個空白點,話語權在英法俄手裡。當德國崛起後,整個中歐有可能被德國控制,英法俄三個死對頭一下有共同敵人。德國工業發展很快,它比俄國早一步跳出了帝制怪圈,農民變成了工人,政黨開始出現,教育,宣傳得到了長足發展。

德國重教育,他們的小孩童年在學校裡渡過(義務教育制),青年在軍隊時磨練,成人才走向社會,所以,紀律性遠超歐洲其它國家。當新興工業、農業、商業大大發展後,德國離社會主義比誰都近,短短四十年,德國的財富已經跟英國、法國可以相提並論了。

政治上來說,社會主義政黨社民黨是第一大党,統治者卻是舊貴族和容克地主。階級矛盾原先是用步槍解決,後來社民黨扮演了緩衝角色。日漸強大的德國卻是歐洲輿論中的“反派”,英法壟斷著輿論,在他們的宣傳下,德國只是一個蘇丹式國家。與奧匈帝國結盟是德國必由之路,因為它有個野心就是建立一個統一的中歐國家聯盟:政治統一、貨幣統一、經濟統一、法律統一。

要實現這個夢想,只有兩種手段:

一、和平崛起,以強大的經濟力量,吸引小民族小國家加入德意志國家。

二、在戰爭的血海中完成。

和平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與法,俄兩個鄰居有利益衝突,英國更不用說了,那是要打落它頭上全球霸主的皇冠。戰爭也許會讓夢想實現得更早,奧匈帝國利益本來跟德國關係不大,俾斯麥生前,就反對德國插手巴爾幹事務。

但是,形勢已經變得由不得德國。如果奧匈帝國被俄國擊潰,那麼接下來,俄國的萬鈞重壓將全部壓在德國身上。戰爭爆發後,除了社民党左派和中派,德國人都以“鐵十字勳章”為最高榮譽,徵兵1500萬,只有幾千名逃兵,而俄國逃兵是100萬。

反戰領袖變成了人民公敵,各國人民帶著愉快和必勝的心情去屠殺別人,同時,也被他人所屠殺,整個歐洲爆炸。當1917年俄國士月革命成功,退出戰爭後,德國東線大軍全部西調,英法已經快撐不下了。

如果不是潘興率領美國大軍趕到歐洲,德國必將取得戰爭勝利。

歷史沒如果,德國戰敗,按江湖規矩,割地賠款,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第一項收穫就是遍地寡婦。

有人說《凡爾賽條約》是二戰起點,有人說是《慕尼克協議》是二戰起點,但無論如何,下山摘桃的才是最後大贏家。

一個比英國更可怕的霸主產生了,同樣貪婪,同樣好戰,但結果同樣是衰落,只是死相如何還不得而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