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水下航母偷偷靠近美国,两枚燃烧弹大范围攻击,美军紧急救援灭火

航空母艦是現代海軍強國的標配, 幾乎所有國家都想建造, 但因為航母體積龐大很容易暴露目標, 在海戰中也存在巨大的劣勢。 因此水下航母的概念被提出來, 當航母潛入水下時, 艦載機就可以被密封在下面的機庫內, 當浮出水面時, 艦載機緊急起飛直接轟炸目標。

最早提出水下航母概念的是蘇聯, 設計排水量6萬噸, 最大下潛深度可以達到700米, 能夠搭載30架艦載機, 然而蘇聯解體后這個水下航母的計劃也就夭折了。 而真正將水下航母付諸實踐的是日本, 并且一共建造了3艘, 專門用來打擊美國本土。

當時正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 日本已經被美國逼到窮途末路, 好勝的日本人不甘心就這樣失敗, 但是通過常規戰爭肯定耗不過人家, 只有想辦法直接打擊美國本土。 日本因此而想到了蘇聯的水下航母計劃, 如果建造水下航母可以完全的躲過美國雷達的探測, 等偷偷靠近美國之后再突然襲擊。

1945年日本還真完成了潛水航母—伊400的建造, 并投入了海試, 據稱伊400水下排水量6560噸, 航程可以達到33000海里, 在它的甲板上面有一個35米長、直徑3.7米的密封機庫。 在機庫旁邊有一個機載彈藥庫, 可以儲存4枚航空魚雷、15枚炸彈以及航炮用的炮彈。

1945年7月, 伊400潛行上萬公里偷偷靠近美國, 隨后到達美國本土附近之后起飛兩架飛機,

但這兩架飛機重要不到一噸, 而且所搭載的彈藥也更是少得可憐, 只得選擇人煙稀少的地方進行襲擊以躲開美國嚴密的防空系統。 日本選擇在俄勒岡州森林地帶投下了兩枚燃燒彈, 導致森林地區大面積著火, 美軍緊急進行救援滅火, 很快就將火熄滅了。 但水下航母卻因為接收飛機時暴露了目標, 遭到了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襲擊。 之后日本投降, 這些艦載機全部被拋入大海, 兩艘水下航母被拖往美國進行研究, 另外一艘被拖至瓦胡島外海自沉。

這些看起來堪稱完美的大殺器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之后美國并沒有研制出相似的水下航母, 可見這種武器可能非常雞肋并不實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