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把炒面一把雪:志愿军的炒面究竟用什么做的?吃法让人泪目

魏巍的名作《誰是最可愛的人》, 感動了千萬人, 也讓人們知道了“一把炒面一把雪”。 由此可知, 志愿軍是在多么艱苦的作戰環境和惡劣條件下, 無怨無悔地犧牲奉獻, 并取得了輝煌戰績。 (作者:大俗。 聲明:“兵說”獨家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那么, “一把炒面一把雪”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實, 志愿軍的主要野戰干糧就是炒面。 這個炒面并非我們今天所理解的雞蛋、火腿、蔬菜、面條炒出來的方便快餐, 而是一種艱苦條件下制作的野戰食品。 炒面的70%是小麥粉, 其中混合了大豆粉、高粱粉, 炒熟后加點食鹽就好了, 有點類似于今天的壓縮干糧打成粉末狀的樣子。

戰士們每人斜肩挎一個直徑20公分、長約半米的單兵干糧袋, 里面裝滿了這種炒面。 無論行軍作戰, 還是中途調整休息, 餓了通常吃炒面, 每人的單兵干糧袋最長能吃一個月。 戰士們吃炒面是有講究的, 不能大口地狼吞虎咽, 必須要邊吃邊喝水, 否則又干又嗆, 根本無法下咽。

在零下30多度的冬天, 河水都凍成了冰。 在戰斗條件極為艱苦的環境下, 也不方便化冰取水, 戰士們只得在搪瓷缸里裝滿山上的積雪, 一把炒面一把雪同時吃, 這樣口腔濕潤了, 炒面吃起來也就不干巴難咽了。

但隨著環境變化, 并不是每一處都有積雪。 有時候陣地早上有積雪, 但中午就融化了, 這可怎么辦?炒面放在嘴里,

一點唾液也沒有, 嗆得大家劇烈咳嗽, 但不吃又不行, 連隊只得讓戰士們在規定時間內去單獨找雪。

他們帶了手絹和炒面, 往往要跑到好遠的地方才能找到一片薄薄的雪地。 他們在手絹上灑上一層雪, 再灑上兩把炒面, 然后包起來, 放在自己胸口讓雪融化, 就這樣用自己體溫“蒸”出來的炒面團軟軟的, 而且潮濕, 饑腸轆轆又口渴難耐的戰士將炒面一口一口咽下去。 但仍有不少志愿軍戰士難以找到雪吃, 因而因饑渴而餓死, 或致病犧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