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架轰炸机被我军高炮击落:飞行员的爸爸竟是美军四星上将!

詹姆斯·范弗里特二世, 是美軍第五航空隊第3轟炸機聯隊第13轟炸機中隊的一名飛行員, 上尉軍銜, 他駕駛一架雙發螺旋槳動力的B-26轟炸機。 他爸爸是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 四星上將詹姆斯·范弗里特。 二戰諾曼底登陸時, 范佛里特是巴頓率領的第8軍第4師的團長, 首先攻上猶他海灘。 1951年范弗里特接替李奇微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 兼任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 麾下包括韓軍在內的40萬兵力。

1952年4月3日, 小范弗里特駕駛B-26轟炸機, 從群山空軍基地起飛, 飛往半島西南部的黃海北道首府沙里院地區, 執行夜間低空轟炸任務。

此時正值美軍的夏季攻勢, 美軍出動駐韓空軍七成的兵力, 對志愿軍發動了以分割前線與后方、切斷運輸線為目的大規模“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 亦稱“絞殺戰”, 我軍則把這段時間的作戰稱為“反絞殺戰”。 小范弗里特駕駛B-26轟炸機在凌晨3點飛抵距離三八線40公里的沙里院火車站, 準備趁著夜暗, 攻擊鐵路編組站。 負責保衛沙里院火車站的是志愿軍191師, 我軍的高炮群發現了低空飛來的美軍轟炸機, 集火射擊, 將其擊落。

范弗里特是個典型的唯火力制勝論者, 極力主張以猛烈火力消滅敵方有生力量。 最讓他出名的是“范弗里特彈藥量”這個詞, 來源于1951年美軍對朝鮮人民軍的一次戰役。 在1951年8月發動的夏季攻勢(我軍稱為“反絞殺戰”斗爭)中,

美軍先后以兩個師、南朝鮮軍五個師的兵力出擊, 重點目標是攻取大愚山和白石山地區的983高地。

駐守983高地的是朝鮮人民軍第五軍團, 該軍團共4個步兵師, 總計1萬多人, 以仁川登陸后從南方歸來的四野老戰士為骨干的, 由人民軍中將方虎山領導, 方虎山將軍也曾經是四野老將。

在進攻983高地的戰斗中, 美軍集中了100多門105毫米以上的火炮, 每公里正面火力密度超過50門, 在9天時間里發射了36萬發炮彈, 平均每門炮發射2800發, 每天要打300多發。 此后這種高消耗彈藥量作戰被稱為“范弗里特彈藥量”。 不過此次戰斗讓美軍損失慘重, 最后也沒攻下這預定目標, 這兩個高地被形象地稱為“血染嶺”和“傷心嶺”。

范弗里特的兒子墜機失蹤半年后,

他推出了“攤牌行動”計劃, 發動了狙擊兵嶺戰役, 也就是我軍稱為的上甘嶺戰役。 美軍在上甘嶺戰役中依舊采用“范弗里特彈藥量”, 出動11個團兩個營, 總兵力6萬余人。 發射大口徑炮彈190萬發, 投擲炸彈5000余枚, 但以范弗里特為首的美韓軍在我們英雄卓絕的志愿軍面前, 碰的頭破血流。 上甘嶺戰役以后, 美軍再沒有向我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 老老實實地坐回到談判桌上。 從此, 朝鮮戰局穩定在了38度線上。

圖為1952年4月, 在韓軍第二軍團成立儀式結束上, 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右二)向韓美指揮官們轉達自己兒子失蹤的消息。

在1952年的板門店談判期間, 范佛里特曾委托美方代表向我方提出要求,

懇求我方尋覓他兒子的下落。 志愿軍方面飛行重視, 多方查詢, 證實確有一架B26轟炸機被我高炮擊落, 但墜機現場顯示, 這架轟炸機被炸成了碎片, 而且未發現有跳傘逃生的美方飛行員, 我方推測, 由于被擊落的敵機正在進行低空轟炸, 被高炮命中后, 飛行員跳傘逃生的機會很低, 小范弗里特可能是跟飛機一起墜落并炸毀, 尸骨無存。

B-26轟炸機很有名, 一開始是在二戰末期投入使用的道格拉斯A-26“入侵者”雙發螺旋槳攻擊機, A-26機頭密布的機槍是其主要特征。 二戰以后, 美國陸軍航空隊改組為美國空軍, 按照新機型命名體制, A-26攻擊機被改名為B-26轟炸機。 美軍在1952年1月在中和、黃州、典州附近投擲細菌炸彈的行徑, 就是小范佛里特所的第五航空隊第3轟炸機聯隊的B-26轟炸機執行的。

再后來“入侵者”的綽號被A-6噴氣式艦載攻擊機繼承。

由于美軍的狂轟濫炸, 志愿軍的公路和鐵路運輸經常在夜間進行, 白天則進入掩體或洞窟隱蔽。 為了擴大空襲戰果, 從1951年以后, 美軍將一部分B-26轟炸機改裝為夜間轟炸機, 專門用于在深夜轟炸志愿軍的運輸線, B-26夜間轟炸機拆除了一半的機頭機槍陣, 在機頭下部安裝了一座8千萬燭(流明)照度的大型探照燈, 可進行低空探照轟炸, 這在缺乏夜視儀的年代, 是個很先進的轟炸戰術。 B26夜間轟炸機也被志愿軍的高炮打下來一些, 但更多的, 是被自己的超級亮度的探照燈晃瞎了, 導致墜地, 機毀人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