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AK-47性能出众,那么我军当初究竟为何不装备?

相信絕大多數人對于AK-47突擊步槍不會陌生, 即便目前俄軍相繼誕生了AKM、AK-74以及AK-12, 但是依舊難以超越目前AK-47在世界范圍內的知名度和熱度。

AK-47在1947年正式量產, 而AK則是根據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本人姓名拼寫而來, 因此取名AK-47。 由于AK-47槍身短小、射程較短, 因此較為適合近戰使用。 更為重要的是, AK-47造價較低, 維護、操作、保養十分簡單, 但是槍支性能卻異常出眾, 因此廣泛流行在世界各國以及地區。 甚至已經成為了槍戰題材游戲, 以及戰爭電影中必不可少的主要道具。 綜合上述優點, 那么我國在建國后, 我軍為何不大范圍列裝AK-47呢?

在建國后由于和老大哥關系十分友好, 因此我軍想要大量、低價引進AK-47是相當簡單的事情, 然而考慮到我軍人數規模龐大, 即便是以造價出售, 那么也是一筆巨款。

并且相比現成的AK-47, 我軍更為看重的是AK-47的設計圖紙以及制作工藝。 而這一要求起初卻遭到了拒絕, 但是在隨后我國還是拿到了AK-47的設計圖紙, 并且開始在AK-47的基礎上進行仿造, 并且是一系列的。

首先在AK-47的基礎上, 我國研制出了屬于自己的一款56式沖鋒槍, 并且在1956年定型量產。 隨后在蘇SKS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了56式半自動步槍。 以及在蘇RPD輕機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盤雞”)的基礎上研制出了56式輕機槍。 雖然仿制以及改進的過程較為艱難, 但是我國軍工人員突破重重困難,

最終不僅保留了蘇式槍械所有的優點, 并且加以改進升級。 更為重要的是, 為我國軍工行業還因此獲取了寶貴的制造經驗。

綜合上述所說, 我軍之所以未能大量采購AK-47突擊步槍有兩大原因, 首先是軍隊人數規模龐大, 建國之初的軍費根本不允許。 而另一方面, 相比直接獲取武器裝備, 我軍更為看重的是制造技術, 因為一旦大量采購外軍槍械, 那么槍支的零部件以及保養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也正是由于我國早期便已經認識到了軍工部門獨立自主的重要性, 陸海空三軍才能取得如今輝煌、舉世矚目的銳變以及成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