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歼10C暴雨梨花式打火箭弹,国产首款三代机也改行当攻击机?

近日, 軍報連續發布殲-10系列戰機最新型號殲-10C打火箭彈的照片。 作為國產唯二的3.5代戰機, 殲-10C就算打火箭彈也打出新意思。 以前殲-7、殲-8、殲-10A、殲-11等二代、三代戰機最多就是雙發齊射, 殲-10C卻來了四發齊射!至此, 我國首款自行研制三代戰機殲-10已完成了A、B、C、S四個型號全系列打火箭彈的“壯舉”。 反觀國產重型三代戰機殲-11, 自行組裝的殲-11A、國產化加改進升級的殲-11B/BS, 雖然也都有打火箭的畫面出現, 卻比殲-10系列戰機少得多。 這里面的意味, 并不是殲-10擅長打火箭彈而殲-11不太行那么簡單。


殲-10C齊射四枚火箭彈。 感謝發布者。

無需諱言的是,

國產制導空地打擊武器型號確實不多, 性能也無法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 所以中國空軍在對地打擊方面仍然很倚重無制導火箭彈、航空炸彈, 甚至將火箭彈與航炮打地面標靶列為殲擊機部隊的正式考核課目。 這是我們總是看到殲-10、殲-11等典型三代制空型戰機經常打火箭彈的首要原因。 不過隨著國產四代隱身戰機殲-20, 3.5代機殲-10B、殲-10C、殲-16、蘇-35等批量服役, 空軍戰機打火箭彈的場景開始發生微妙變化。

簡單點說, 就是殲-10系列戰機, 尤其是早期的殲-10基本型、殲-10A正由空中優勢戰機轉變為以對地攻擊為主, 制空作戰為輔的戰術攻擊機。


殲-10帶著副油箱打火箭彈。

如果往復雜了說, 從這種變化中能看出空軍向進攻型、戰略型軍種轉型的思路。

在制空作戰方面, 殲-20隱身戰機已成空軍“頭牌”, 可以對主要對手的四代機形成有效威懾, 對三代和3.5代機形成壓倒性優勢。 目前要等待的是殲-20裝備數量的提升, 以盡快形成規模優勢。

在殲-20之后, 殲-16、蘇-35、殲-10C、殲-10B等一眾“相控陣化”的3.5代機, 制空能力也能在我們的周邊空域形成相對優勢。 這么扳著指頭算下來你會發現, 時至今日空軍的制空型戰機無論型號、數量仍是相當多。 如果擬人化來看, 就是三代機殲-10、殲-11系列在對空方面開始出現“本領危機”。


三代重型戰機殲-11掛彈出擊。

而且相比較而言, 殲-10遇到的“危機”比殲-11更明顯。 因為空軍雖然已經在批量裝備四代機和3.5代機, 但要么像殲-20、蘇-35那樣數量還很少;要么像殲-16那樣還沒開始正式戰備值班。

與此同時, 空軍遠海、遠洋任務比重卻在逐年攀升, 對雙發重型現代化戰機的需求持續旺盛。 所以在這一大前提下, 殲-11、殲-11A、殲-11B等重型戰機雖然也都屬于典型三代機, 但因為作戰半徑、載彈量和載油量都夠大, 所以作為空軍制空型戰機的主力地位仍然比較穩固。

殲-10全系列戰機從作戰半徑和留空時間來看, 已經難以突破國土防空型戰機的既有大框架。 在制空作戰方面可能退居“二線”, 但在對地攻擊方面, 殲-10系列戰機卻仍有優勢。


殲-10B掛載鷹擊-91反輻射導彈進行對地面防空系統攻擊訓練。

因為殲-10全系列戰機, 包括升級到A構型標準的基本型, 都具備投擲激光制導炸彈、發射鷹擊-91反輻射導彈的精確對地打擊能力。

其中殲-10B、殲-10C還可以投擲激光制導炸彈打擊低速移動目標, 并進行過對灘頭陣地目標、海面目標精確打擊的訓練。 而且殲-10的航電、飛控系統性能不俗, 飛行和操縱品質優秀, 這些對戰術攻擊機來說正是比較重要的方面。

結合這些主觀、客觀因素, 殲-10系列戰機的轉型改行也就有點勢在必行的樣子了。 從空軍近來對殲-10系列戰機訓練、演習內容的修改來看, 裝備殲-10戰機的部隊確實在增大對地攻擊訓練比重。


殲-10C戰機進行對地攻擊訓練。

相比飛豹戰斗轟炸機, 殲-10系列戰機雖然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有所不及, 但空戰能力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在對地攻擊執行任務時, 殲-10系列戰機不但能進行常規和精確對地打擊, 而且更能有效保護自己,

對對手的制空型戰機的威懾可不是象征性的。

而且殲-10戰機的數量可比只有70多架的蘇-30MKK戰斗轟炸機多多了, 在對地打擊方面的規模優勢不是蘇-30能比的。


以遠程制空作戰掛載出現的殲-10。

結合空軍近來對殲-10戰機部隊訓練內容的調整, 似乎可以做出推測, 未來殲-10A/B/C等戰機部隊都會加大對地攻擊任務比重。 其中殲-10A應該會以對地為主、制空次之;殲-10B/C等則可能對地和制空任務對半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