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81年前我们用大刀抗日,首都被占领只因为日军丢了人?

81年前的今天, 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 又稱七七事變。 當晚, 日本駐屯軍在蘆溝橋附近演習。 駐豐臺日軍稱演習中一名士兵“失蹤”, 要求進宛平城搜查, 遭拒絕后, 即攻擊城西盧溝橋。 當晚10時40分, 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 并有一名為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 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 遭守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前身為西北軍一部)拒絕。 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 我國駐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 隨后, 日軍先后攻占宛平城和北平、天津。

二十九軍原是馮玉祥的部隊, 1930年中原大戰馮玉祥戰敗后, 西北軍殘部經張學良整編為東北邊防軍第三軍,

6月改為名義上隸屬于南京中央政府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 由馮玉祥手下“五虎上將”之一的宋哲元擔任軍長, 轄馮治安、張自忠兩個師, 駐防山西正太路一線。 二十九軍裝備很差, 全軍只有野炮、山炮10余門;重機槍不過百挺, 輕機槍平均下來每個連只能分到兩挺;步槍多為漢陽造和山西仿制的三八式。 或許正是因為“鋼少”, 宋軍長很注重培養士兵的“氣”。 其最著名的就是給每個士兵配發一把鑌鐵長刀, 這也是為了彌補漢陽造刺刀過短的缺點。

1933年, 二十九軍大刀隊在喜峰口首次公開亮相。 時任三十七師第一〇九旅旅長趙登禹親自帶隊, 只帶大刀和手榴彈, 于3月11日深夜分兩路踏雪夜行直插日軍軍營。

其中, 趙登禹率左翼大刀隊襲日軍步騎兵營地, 第一一三旅旅長佟澤光率右翼大刀隊襲日軍炮兵陣地。 當夜駐守的日軍騎兵部隊警備松懈, 大刀隊沖入營房扔手榴彈, 用大刀劈殺日軍。

王海長團也趕到狼洞子及白臺子日軍炮兵陣地, 大刀隊奪取日軍陣地;此次夜襲共砍死砍傷日軍逾千人, 繳獲坦克11輛、裝甲車6輛、大炮18門、機槍36挺、飛機1架, 500名大刀隊員僅23人生還。 日軍騎兵與炮兵部隊一夜之間被全殲, 打破其不可戰勝之神話, 以致當時《朝日新聞》稱:“明治大帝造兵以來, 皇軍名譽盡喪于喜口峰外, 而遭受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 ”

七七事變前, 宋哲元在山東樂陵老家養病。 7月11日晚, 宋哲元從山東返抵天津。

在之后的作戰中, 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殉國。 二十九軍大刀隊在日軍先進裝備攻勢下不堪一擊, 戰敗退至保定。 8月中旬, 二十九軍被擴編為第一集團軍。 因其內部矛盾重重, 在日軍攻勢下一觸即潰并于次年3月撤編, 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