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国军队的重大变化:高级指挥员不配手枪 直接肩挎突击步枪

近日, 北部戰區陸軍于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組非常有意思的演習訓練照片。 從照片上看, 不過是中國陸軍的指戰員在進行95B-1短突擊步槍的射擊訓練, 但從照片的說明上看, 這是中國陸軍79軍某合成旅的領導班子"扛槍上陣"。

在這之前, 中國陸軍旅一級指揮員的標配槍械也是軍用手槍, 可以說象征意義大于實戰意義。 那么, 高級指揮員也開始遂行短突擊步槍射擊訓練, 這意味著什么?

圖為本次射擊訓練的公開照片。 95B-1短突擊步槍的獨特特征非常明顯。

本著訓練并非花架子, 一切基于提升戰斗力的原則,

筆者可以這樣理解:高級指揮員今后的自衛武器將從軍用半自動手槍, 逐步轉移到短突擊步槍上去。

那么, 身在戰線后方的指揮員, 難不成有必要也肩挎短突擊步槍, 時刻做好戰斗準備?或者說, 出現將帥必須披掛上場, 或是倉促迎敵的情況, 就一定是前方戰線的失職?

從近年各地戰場出現的情況和戰例來看,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圖為在城區內接近敘軍火炮陣地, 進行偷襲的極端組織反坦克小組。

隨著先進通信技術和定位技術一方面在軍用領域更加細致, 另一方面又下沉到民用領域, 小股突擊隊在復雜地形向敵內部滲透的成本顯然降低了。

在敘利亞戰場中, 不僅是敘利亞政府軍的戰場要地, 譬如是指揮所、機場或炮兵陣地常常遭遇小股部隊的突襲或襲擾,

就連俄羅斯駐敘利亞的大本營, 赫梅明姆基地也遭受過類似的迫擊炮打擊, 只一次就損失了包括蘇-35S在內的多架戰機, 除此之外, 俄羅斯陸軍中將瓦列里也在類似的突襲中陣亡, 震驚了俄羅斯朝野。

圖為遭到極端組織迫擊炮突襲的俄駐敘赫梅明姆基地內戰機。

而在國內, 類似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 以歷年來的朱日和演習為例, 在紅藍雙方激烈對抗, 戰場電磁條件和情報量極端復雜的環境下, 總有意志堅定, 技術過硬的小分隊渴求"摸"到對方的指揮所, 一舉端掉對方的"大腦"。

毋庸置疑, 這種"閑棋"一旦嗅到目標的氣味, 便會死咬著指揮所不放。 面對這種情況, 無論等級或職務高低,

指揮員只有全員迎戰這一條路可走, 就算占下風, 至少也能為回防的友軍部隊爭取時間。

而只能半自動射擊的手槍, 在面對如此窘境時自然應對乏力,

圖為伊拉克戰爭時期M2步兵戰車車組乘員使用的M231射孔槍。 按照美軍條例, 該乘員應使用手槍。

事實上, 按照美軍的條例和慣例, 包括坦克車組成員、炮兵、陸軍飛行員等技術兵種, 以及一切要上戰場的指揮員的自衛武器都是制式手槍。 但在歷次戰爭當中, 每到危急時刻時, 手槍總是無法應對突擊步槍或沖鋒槍的火力。 因此, 技術兵種也好, 指揮官也罷, 紛紛攜帶各種沖鋒槍、短卡賓槍作為自己的備用自衛武器, 起碼能連發打一梭子也好。

圖為在亞丁灣護航中使用的95B-1短突擊步槍。

而在"借鑒"外軍成熟經驗的同時, 中國陸軍也在"移風易俗"——從95B-1式短突擊步槍出現在"領導們"的靶場中, 也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一切以實戰為前提展開訓練兵嚴格要求, 而不是再以"演戲"和"花架子"作為訓練工作的主流。 從這點來看, 中國陸軍的長足進步不僅僅是一桿突擊步槍的火力之別, 更是理念和想法上的突破。 (利刃/TO)

尊重內容, 從尊重作者開始, 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系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