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独家披露:早在越南美军就有过“黑鹰陨落”,致命失误导致伤亡过半

很多人將美軍的強大歸結為其所擁有的先進科技與裝備, 但更應該看到的是, 美軍強大的作戰能力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礪練出來的。 然而, 縱使美軍裝備先進、訓練有素、實戰豐富, 也存在馬失前蹄的時候。 下面要介紹的, 就是美軍在越南戰爭中一次機降作戰的慘痛經歷, 以便于我們更加客觀地認識美軍。

1965年8月下半月, 由詹姆斯·S·蒂蒙西上校指揮的美第101空降師第1旅加強第502步兵團第2營從越南金蘭灣出發, 前往安溪市附近地域攻占幾個要點, 并在奪取后將這幾個要點移交給即將到來的美第1騎兵師。

同時, 第1旅還負責昆江河谷南側安溪通道的安全任務。 情報顯示, 越共軍隊約1個營的兵力在此地活動。

越共軍隊的這個營是蒂蒙西上校的心腹大患, 因為它深藏在第1旅的防區內且行蹤飄忽不定。 因此, 蒂蒙西決定實施“直布羅陀行動”消滅這股越共軍隊。 蒂蒙西的計劃是組建一支混合特遣隊沿河谷向北推進, 從越共軍隊可能所在地西側的某個地點發動進攻。 同時派出阻擊力量乘坐直升機機降至越共軍隊的后方封鎖其向東逃跑的主要道路。 當戰斗進行到這一步, 空中火力將會從北邊攔截越共軍隊, 防止其向北撤逃。

1965年9月18日7時30分, 由馬克·漢森少校指揮的馬克特遣隊(由美第327步兵團2營A連、第17騎兵團1營A連、第320炮兵團2營、海軍陸戰隊第7團1個坦克排編成)沿河岸搜索前行,

但行軍的難度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當日晨, 擔負阻擊任務的美第502步兵團2營從安溪通道最東邊的集結地域出發, 沿19號公路向東南方向摩托化機動至古府附近的登機點。 南越的一個游騎兵連將在此與2營匯合, 并跟隨它行動直至任務結束。 此次行動2營的指揮官為威爾弗雷德·史密斯中校。 上級要求該營在安寧村東南側機降并對敵發起攻擊, 爾后快速向西北進入山中并在關鍵道路旁建立6個阻擊陣地。 2營為適應山地作戰的需要, 將編制調整為3個步槍連加上1個南越游騎兵連, 而且此次行動2營沒有攜帶迫擊炮和無座力炮, 因為之前有統計數據顯示,

這兩種武器在此次特殊的作戰地形中作用不大。

擔負此次空中機動打擊任務的是美第52航空營。 第117航空連的11架UH-1D直升機、第52航空營A連的8架UH-1B直升機以及海軍陸戰隊第7團的7架CH-34直升機擔負此次空中機動的運輸任務, 另外有9架UH-1B武裝直升機擔負近距離空中火力支援。 直升機隊一次最多能運送140人, 因此史密斯中校決定分4個波次將全營運送至機降地域, 每次飛行往返時間為15分鐘。

第一波機降的是羅伯特·E·羅斯上尉帶領的C連, 一共138人, 此外還有一個2人的空中管制小組。 他們于9月18日7時15分到達指定的機降地域。 盡管在機降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抵抗, 但C連各排仍然在連長羅斯上尉的指揮下快速組織起來并形成防御體系, 但羅斯在指揮第3排轉移陣地時被子彈擊中受了致命傷。

第二波機降的是C連剩下的人和B連的2個排以及營戰術指揮所, 他們在越共軍隊密集的輕、重火力的威脅下于7時30分到達機降地域。 但B連的一個排因越共軍隊火力過于密集無法降落, 又返回到了登機點。

B連連長維爾福德·E·羅伊上尉在直升機中受傷, 霍華德·R·李維斯少尉接替他指揮B連已經落地的部隊。 李維斯少尉指揮人員在機降地域的西北角集結并進入C連防御前沿最大的壕溝中。 越共軍隊密集的火力擊中了部分直升機, 其中2架直升機被擊落, 1架CH-34和1架UH-1D在卸載人員時因被擊傷而不得不返回裝載地域。 此時, 運輸直升機的人員輸送能力降到每次60人, 而UH-1B武裝直升機需要在第三波機降分隊起飛前返回安溪和歸仁裝填彈藥。

8時00分剛過, 越共軍隊的60mm迫擊炮和81mm迫擊炮火力就鋪天蓋地向美軍防御陣地席卷而來。 C連1排在上級的要求下后撤至山腳一塊稻田的田埂后面尋找更有利的位置組織防御。 沒過多久, 愛德華·C·希羅中尉帶領的B連3排也在上級的要求下從該排之前占領的敵軍營地后撤至C連2排后側。

此時, 史密斯中校和224名官兵正處于倉促建立的防御陣地之中, 圍困他們的越共軍隊至少有2個營。 申請的美空軍戰斗機支援最早在9時00分才能趕到, 在此之前, 史密斯掌握的支援火力只有那幾架武裝直升機, 而這一整天共47架次的武裝直升機是史密斯作戰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 盡管之前的空中打擊成功阻止了越共軍隊發起的集中沖擊, 但為了減少損失,第三波機降兵力的機降地域換成了1號機降場以南800米處。

第三波機降于9時20分到達,機降分隊由A連和B連混編而成,由A連長帶領。按照預測,此次機降應該相對順利。但事與愿違,分隊在降落時同樣遭到了越共軍隊密集的火力打擊。117航空連只機降了A連由排軍士長羅伯特·L·杰克帶領的8人和B連由排軍士長羅伯特·懷特曼帶領的28人,而且還降在了不同的地點。這兩支隊伍各自為戰,直到12時00分才合兵一處。盡管他們已經和史密斯中校建立了聯絡,但直到第二天早晨這36名士兵才突圍出來。A連長朗德瑞上尉在機降時負傷,由查理·Y·塔伯特中尉接替他指揮該連后撤至被分割的機降地域。3個小時之內,3名連長均負傷無法指揮作戰!

在第三波機降中,有3架直升機在試圖降落時被越共軍隊擊落,其他幾架因為越共軍隊火力過于猛烈無法降落而再次返回裝載地域。經快速檢查,全部26架運輸直升機因為敵軍火力造成的機械故障而趴窩,此時僅剩下為2營提供火力支援的5架武裝直升機能用。

在山頭上,越共軍隊的進攻和2營的反沖擊從拂曉開始就沒有停歇。而此時,史密斯中校正全力以赴地恢復機降場的功能。史密斯中校得知蒂蒙西上校已命令馬克特遣隊從西邊穿越山林過來解圍,同時也在全力利用其他的直升機運送補給、展開醫療救援和將2營剩下的人員輸送到作戰地域。

13時30分,美第1騎兵師的2架直升機運來了彈藥以及1門81mm迫擊炮和80發炮彈,爾后又冒著被擊落的危險搭載了5名傷員,但之后不得不快速離開,因為越越共軍隊開始集中火力攻擊他們。沒過多久,1架CH-47試圖降落來運送更多的傷員,但因為駕駛員被射殺,副駕駛受傷導致任務失敗。

在下午接下來的時間里,2營數次打退了越共軍隊的進攻。越共軍隊的火力非常狡猾,會在直升機試圖降落運送傷員時突然變得異常猛烈以阻止傷員后送。盡管16時00分,1架UH-1B成功將2號機降場的2名傷員運走,但另外3架醫療直升機沒能成功機降運送傷員。

盡管已經多次打退越共軍隊的進攻,但史密斯中校并不認為他的部隊能扛到最后,除非得到支援——他估計至少需要再來3個連隊才能緩解當前的困境。蒂蒙西上校認同他的預估,計劃派遣另一支由第327步兵團2營營長愛德華·V·柯林斯中校指揮的特遣隊前去救援,同時命令馬克特遣隊繼續向東推進并盡快控制能瞰制安寧村的高地。

柯林斯中校的特遣隊下轄史密斯中校留在裝載地域的部隊、327步兵團2營的1個連以及2個南越游騎兵連。特遣隊于16時00分開始裝載,包括18架UH-1D、7架UH-1B和1架從第1騎兵師借來的CH-47。此次的機降地域在史密斯中校被圍機降場以東5000米處。盡管為了完成上級“兩次往返完成全部人員輸送”的任務,而使CH-47多飛了2次來運送南越游騎兵,但整個機降行動非常順利。

特遣隊剛完成機降,柯林斯中校就帶著他們向東前進,此時馬克特遣隊的伴隨炮兵也通過從第1騎兵師借來的CH-47運到了河流東岸并進入陣地。可能是因為感覺到夜間與敵重兵交戰危險系數較高,也可能因為害怕柯林斯中校的部隊遭敵伏擊,蒂蒙西上校最終接受了史密斯和柯林斯的建議,命令柯林斯中校的部隊在史密斯營東南2000米處建立夜間防御陣地。

史密斯中校的部隊整夜都在照明彈和炮兵火力的光亮中度過。通過照明彈微弱的亮光,他們能看見越共軍隊跑到他們陣地前方收集戰死士兵的尸體和武器裝備。整個晚上,越共軍隊利用美軍發射照明彈的飛機調整航向的時機6次突入美軍防御陣地。

第二天天亮時,史密斯中校報告前線只剩2個排的越共軍隊還在,其余都已在夜里撤走。10時00分,柯林斯特遣隊與位于第2機降場的人員匯合。13時15分,史密斯營的人員在山上被直升機接走。此時,柯林斯特遣隊繼續搜索該地域并隨后與馬克特遣隊匯合。

至此,在零星的槍聲中,將近兩天一夜的戰斗漸漸落下帷幕,美軍付出了傷亡150人的慘重代價。

通過此戰可以看出,美軍對越共軍隊的兵力部署和反機降作戰能力的估計嚴重不足,是致使2營機降行動迅速惡化并不得不轉入倉促防御的主要原因。戰斗結束后,美軍才發現2營選擇的機降場竟然是越共軍隊第2團第94、95營的訓練場,從而導致在機降后被具有優勢兵力的越共軍隊包圍攻擊。后來,更有意思的是,這個曾經讓美軍浴血奮戰的機降場竟然被越共軍隊作為專門的反機降作戰訓練場了。

本文作者 :李虎、聶尚超,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但為了減少損失,第三波機降兵力的機降地域換成了1號機降場以南800米處。

第三波機降于9時20分到達,機降分隊由A連和B連混編而成,由A連長帶領。按照預測,此次機降應該相對順利。但事與愿違,分隊在降落時同樣遭到了越共軍隊密集的火力打擊。117航空連只機降了A連由排軍士長羅伯特·L·杰克帶領的8人和B連由排軍士長羅伯特·懷特曼帶領的28人,而且還降在了不同的地點。這兩支隊伍各自為戰,直到12時00分才合兵一處。盡管他們已經和史密斯中校建立了聯絡,但直到第二天早晨這36名士兵才突圍出來。A連長朗德瑞上尉在機降時負傷,由查理·Y·塔伯特中尉接替他指揮該連后撤至被分割的機降地域。3個小時之內,3名連長均負傷無法指揮作戰!

在第三波機降中,有3架直升機在試圖降落時被越共軍隊擊落,其他幾架因為越共軍隊火力過于猛烈無法降落而再次返回裝載地域。經快速檢查,全部26架運輸直升機因為敵軍火力造成的機械故障而趴窩,此時僅剩下為2營提供火力支援的5架武裝直升機能用。

在山頭上,越共軍隊的進攻和2營的反沖擊從拂曉開始就沒有停歇。而此時,史密斯中校正全力以赴地恢復機降場的功能。史密斯中校得知蒂蒙西上校已命令馬克特遣隊從西邊穿越山林過來解圍,同時也在全力利用其他的直升機運送補給、展開醫療救援和將2營剩下的人員輸送到作戰地域。

13時30分,美第1騎兵師的2架直升機運來了彈藥以及1門81mm迫擊炮和80發炮彈,爾后又冒著被擊落的危險搭載了5名傷員,但之后不得不快速離開,因為越越共軍隊開始集中火力攻擊他們。沒過多久,1架CH-47試圖降落來運送更多的傷員,但因為駕駛員被射殺,副駕駛受傷導致任務失敗。

在下午接下來的時間里,2營數次打退了越共軍隊的進攻。越共軍隊的火力非常狡猾,會在直升機試圖降落運送傷員時突然變得異常猛烈以阻止傷員后送。盡管16時00分,1架UH-1B成功將2號機降場的2名傷員運走,但另外3架醫療直升機沒能成功機降運送傷員。

盡管已經多次打退越共軍隊的進攻,但史密斯中校并不認為他的部隊能扛到最后,除非得到支援——他估計至少需要再來3個連隊才能緩解當前的困境。蒂蒙西上校認同他的預估,計劃派遣另一支由第327步兵團2營營長愛德華·V·柯林斯中校指揮的特遣隊前去救援,同時命令馬克特遣隊繼續向東推進并盡快控制能瞰制安寧村的高地。

柯林斯中校的特遣隊下轄史密斯中校留在裝載地域的部隊、327步兵團2營的1個連以及2個南越游騎兵連。特遣隊于16時00分開始裝載,包括18架UH-1D、7架UH-1B和1架從第1騎兵師借來的CH-47。此次的機降地域在史密斯中校被圍機降場以東5000米處。盡管為了完成上級“兩次往返完成全部人員輸送”的任務,而使CH-47多飛了2次來運送南越游騎兵,但整個機降行動非常順利。

特遣隊剛完成機降,柯林斯中校就帶著他們向東前進,此時馬克特遣隊的伴隨炮兵也通過從第1騎兵師借來的CH-47運到了河流東岸并進入陣地。可能是因為感覺到夜間與敵重兵交戰危險系數較高,也可能因為害怕柯林斯中校的部隊遭敵伏擊,蒂蒙西上校最終接受了史密斯和柯林斯的建議,命令柯林斯中校的部隊在史密斯營東南2000米處建立夜間防御陣地。

史密斯中校的部隊整夜都在照明彈和炮兵火力的光亮中度過。通過照明彈微弱的亮光,他們能看見越共軍隊跑到他們陣地前方收集戰死士兵的尸體和武器裝備。整個晚上,越共軍隊利用美軍發射照明彈的飛機調整航向的時機6次突入美軍防御陣地。

第二天天亮時,史密斯中校報告前線只剩2個排的越共軍隊還在,其余都已在夜里撤走。10時00分,柯林斯特遣隊與位于第2機降場的人員匯合。13時15分,史密斯營的人員在山上被直升機接走。此時,柯林斯特遣隊繼續搜索該地域并隨后與馬克特遣隊匯合。

至此,在零星的槍聲中,將近兩天一夜的戰斗漸漸落下帷幕,美軍付出了傷亡150人的慘重代價。

通過此戰可以看出,美軍對越共軍隊的兵力部署和反機降作戰能力的估計嚴重不足,是致使2營機降行動迅速惡化并不得不轉入倉促防御的主要原因。戰斗結束后,美軍才發現2營選擇的機降場竟然是越共軍隊第2團第94、95營的訓練場,從而導致在機降后被具有優勢兵力的越共軍隊包圍攻擊。后來,更有意思的是,這個曾經讓美軍浴血奮戰的機降場竟然被越共軍隊作為專門的反機降作戰訓練場了。

本文作者 :李虎、聶尚超,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