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如何评价以中国远征军为由抵制《敦刻尔克》的现象?

歷史上敦刻爾克撤退展現出來的不是英軍如何, 而是英國人民那種同仇敵愾上下一心的精神, 別以為英國靠一股蠻勁就等稱霸世界三百年啊!敦刻爾克大撤退上無數平民百姓駕駛沒有武裝的船只冒著轟炸往返海峽, 保存了二戰的有生力量。 要知道, 那時候珍珠港事件未發生, 巴巴羅薩也未發生, 蘇德還保持著「友好條約」。

美國對歐洲戰事的支持僅有「租借法案」而已。 法國事實上已經丟掉, 整個西歐只剩下英國獨力奮斗, 這是整場戰爭最低點, 英國人沒有認為這是恥辱, 歐洲大陸人沒有認為是恥辱,

甚至世界上不會有正經歷史學家認為是恥辱, 倒是一些中國人, 出于我無法理解的目的, 污蔑當年那場戰爭的盟友。

如果把這件事當成喜事, 各種洗地, 那我們民族肯定是出問題了, 至少是腦子壞了。 如果還知道丟下同胞是恥辱, 那哪怕問題再多, 也還能搶救一下。 英國二戰的表現算中規中矩吧, 攤子鋪的太大, 以英軍當時的實力(尤其是陸軍實力)頂住歐洲都難了, 對亞洲更是無心戀戰了。 但是敦刻爾克和滇緬兩次吃相確實難看了點。

我覺得蘇伊士運河只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吧, 畢竟那時候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達成, 英國貿易中心的位置已經不保了。 加上蘇聯幾百萬大軍陳兵歐洲, 英國也不敢在蘇伊士運河問題上過于用強。

皇家海軍在軍事變革中落后咯, 還妄想用大炮巨艦教育日本人, 殊不知海軍飛行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亞太殖民地的陷落應該是海軍的鍋大一些。

一方面英國整體的國防發展是落伍和不足的, 這一點和法國類似;另一方面在亞洲也沒有投入足夠的實力, 并且沒有仔細研究過日本這個對手;此外, 英軍在亞洲的戰斗意志明顯不如在歐洲;后兩點情況和后來剛開戰的美軍類似, 馬來戰役的速敗和菲律賓戰役的速敗有很大雷同的地方, 山下奉文揍帕西瓦爾和本間雅晴虐麥克阿瑟如出一轍, 只是美帝家底子厚, 麥克阿瑟能自己帶人打回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