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国从俄引进的武器,这款导弹技术最难?20多年还没替代品

近日, 中國軍網八一電視發布我軍“藍盾-2018”防空兵大演習視頻, 其中出現一款比較罕見的陸軍野戰防空導彈。 對比公開資料來看, 這款導彈與我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從俄羅斯引進的一款低空野戰防空導彈非常相似。 與它同一時期引進的蘇-27戰機、現代級導彈驅逐艦、S-300遠程防空導彈、基洛級潛艇等武器系統, 在軍迷網友印象中要“大牌”得多, 而且大部分關鍵技術早已在國內軍工的研究中獲得突破, 有了同類型, 但性能更先進的國產型號。 唯獨這款野戰防空導彈, 卻至今沒有更先進的國產替代型號,

這是為什么?


本文說的就是這款野戰防空導彈。 感謝截圖網友@沉默的山羊。

相信不少網友都知道, 這里說的就是之前僅有“萬歲軍”、原第38集團軍裝備的道爾-M1低空野戰防空導彈。 在20多年前引進這款導彈時, 我軍陸軍野戰防空部隊主戰裝備還是不同口徑的高射炮。 而且這些高射炮可不是現在那種一分鐘能發射好幾百發炮彈的速射炮, 而是技術水平跟二戰后時期差不多的老式高炮。

比如源自蘇聯上世紀50年代的C-60式57毫米高炮, 國產型號為PG59-57的高射炮, 那時就是我軍陸軍防空兵的主力裝備, 直到現在都還沒完全退役。 PG59-57毫米高射炮理論射速為105-120 發/分鐘, 沒有雷達火控設備, 只能在能見度良好的條件下使用。


我軍高炮集火射擊的場景現在仍不鮮見。

道爾-M1防空導彈可謂向我軍開啟了野戰防空的一扇全新窗口。 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將攔截中低空巡航導彈(比如戰斧式)納入設計思想的防空導彈, 可對中低空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巡航導彈等進行全天候攔截。 還有關鍵的一點是, 道爾-M1配套的雷達天線具有自動穩定系統, 能夠在行進間搜索目標, 一旦接到開火指令, 從行駛狀態轉為短停發射狀態只要5秒


引進自俄羅斯的道爾-M1低空野戰防空導彈。

雖然還不能在行進間直接開火, 但道爾-M1已是我陸軍獲得的第一款伴隨式野戰防空武器系統, 而且對比如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能高效防御、有效殺傷。 在上世紀90年代末, 我軍很重視的“新三打三防”里面,

打隱形飛機、巡航導彈、武裝直升機這三項, 道爾-M1可以比較有效地完成后兩項。

資料顯示, 我國當時已近了150套道爾-M1防空導彈, 同時還包括其所有技術資料, 對它的國產仿制工作也很快展開。 不過直到差不多10年后, 這款導彈才公開亮相。 有說法稱道爾-M1引進后的國內型號編號為紅旗-17, 也有稱國內生產組裝的該型導彈才被稱為紅旗-17。 可以確定的是, 2013年前后亮相的應該仍是原裝道爾-M1導彈。

而此次八一電視發布的視頻里出現的, 則是不折不扣的國產改進型紅旗-17導彈。


紅旗-17(左)與道爾-M1導彈對比。 感謝制圖作者@沉默的山羊。

據知名軍事博主“電波震長空xyy”分析, 和道爾-M1相比, 紅旗-17去掉了尾部彈翼扭桿的延長部分;制導艙及戰斗部與動力艙的連接方式,

由俄式簡單粗暴的固定銷連接改成了一體式, 指令接收天線和無線電近炸引信接收天線體積明顯縮小并上移, 兩天線由并排布置改為了縱列布置。

雖然局部改進不少, 但仍能看出我國軍工并沒有因為引進道爾-M1而研發出一款更先進的野戰防空導彈。 不像S-300與同類的紅旗-9、蘇-27與殲-11B、基洛級與039A潛艇等等。 這些引進俄式武器與后來的國產同類武器, 都有一個吸收消化、改進, 然后獲得本質性(部分)超越的過程。


紅旗-9導彈攔截巡航導彈靶彈畫面罕見公開。

目前解放軍已有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 紅旗-17、紅旗-7系列近程防空導彈, 雙35毫米自行高炮等組成的陸軍防空體系。 其中紅旗-16導彈主要用于集團軍一級的固定陣地區域防空;紅旗-17、紅旗-7、雙35毫米自行高炮等則是野戰伴隨式防空武器。

這幾款近程防空武器基本形成10多公里到幾公里的防空射程銜接模式。

其中紅旗-7導彈還存在無法盡早攔截高速目標, 而且只有一個火控通道, 不能同時迎戰多個目標的問題。 這使得紅旗-17導彈仍然難以被取代。 雖然近程野戰防空導彈在外界看來似乎沒有紅旗-19、紅旗-26這些攔截彈道導彈的防空導彈那么高大上, 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差距卻是實實在在的, 而且目前的研發進度并不算快。


紅旗-7近程防空導彈。

不過按照我軍對武器裝備公開的慣例, 一款裝備的近距離曝光, 往往意味著新型替代型號已取得重大進展。 所以在引進20多年后, 道爾-M1/紅旗-17導彈是否很快會被更先進的國產野戰防空導彈取代,值得期待一下了。

道爾-M1/紅旗-17導彈是否很快會被更先進的國產野戰防空導彈取代,值得期待一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