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军把海豚训练成鱼雷:美国更残忍!竟然改造动物基因作这种事情

眾所周知, 由于無線電磁波在水中衰減的速率非常的高, 目前只有聲音才能在水下遠距離傳播, 并且聲音在水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要快5倍, 達1500米每秒, 因此世界各國海軍潛艇的主要探測和通訊手段還是利用聲吶發出的水下聲波。 聲吶又分主動聲吶和被動聲吶兩種, 被動聲吶由簡單的水聽器演變而來, 它收聽目標發出的噪聲而不發出聲波, 然后判斷出目標的位置和某些特性, 特別適用于不能發聲暴露自己而又要探測敵艦活動的潛艇。 然而隨著現代潛艇降噪技術的不斷發展,

以及海洋風浪聲、雨聲、各類生物噪聲背景噪聲等條件制約, 被動聲吶發現安靜型潛艇越來越難。 主動聲納就成為探測靜音潛艇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并且潛艇和潛艇之間, 潛艇和軍艦之間用于水下聯絡的通信聲納也是主動聲納的一種。

但隱蔽性差是主動聲納系統的一個致命缺點, 因此如何提高主動聲納系統的隱蔽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對于有源主動聲納, 降低聲吶發射功率,使信號淹沒在背景噪聲之中, 然后提高接受靈敏度, 以達到提高隱蔽性是其中一種方法。 然而, 這種方法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水下聲吶通信和探測距離, 遠距發現水下目標和進行遠距水聲通信難度較大。 如果使主動聲納的發射信號形式類似于自然噪聲、雜波或民用傳播信號,

從而極難被敵方聲納偵察、獲取, 那將具有良好的隱蔽效果。 在介紹潛艇作戰的資料中, 曾經提到潛艇聲吶兵在水下能經常聽到鯨魚發出悠長的叫聲, 海豚和魚群發出鳥兒一樣的鳴叫聲。

經科學家研究, 鯨魚和海豚是完全水棲的哺乳動物, 體形似魚, 皮膚裸露, 喜歡群居, 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海域中, 具有較高的智商, 它們能利用聲波進行探測與交流, 其聲納系統十分先進, 實際上, 動物士兵由來已久, 前蘇聯和俄羅斯就一直有訓練海豚和海獅作為“魚雷”或“炸彈”使用。

美軍科研人員受此啟發, 提出研究一種模仿海豚和鯨魚叫聲的主動聲納來發射聲信號, 利用海洋中的生物環境噪聲來提高主動聲納探測和通信的隱蔽性。

據國內外科學家初步研究, 海豚可以發出不同的聲信號來探測周圍環境和進行信息交流,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嘀嗒聲(click)信號、哨聲(whistle)信號和短促脈沖(burst pulse)信號。 嘀嗒聲信號用于回聲定位, 哨聲信號用于海豚間的交流通信, 短促脈沖信號一般用于警告、驚嚇、恐嚇、入侵或者兩只海豚面對面張開嘴進行點頭、搖頭、弓起背等行為時會發出。

據公開資料披露, 由于海豚叫聲在空間分布、運動特性、頻率和聲源級等方面均非常適合用于水下隱蔽通信, 美軍從仿生偽裝的角度出發, 對仿海豚叫聲的隱蔽水聲通信進行了初步研究, 將通信信息調制在海豚發出的真實的哨聲信號或者模擬的哨聲信號中,

該方法已進行了湖試實驗, 水平通信距離3千米, 通信速率43bps, 誤碼率小于0.01, 證明該想法可行。 由于海豚發出的聲吶信號距離較近, 而鯨魚發出的聲音信號傳播距離很遠, 甚至可以200公里內的鯨魚之間可以通過叫聲交流, 美軍的科研人員還在試圖研制出模仿鯨魚叫聲的聲吶, 將通信信號疊加在鯨魚叫聲上, 進行潛艇的遠距水下隱蔽通信和探測。

目前美軍對海豚, 鯨魚的聲音研究十分完善, 基本上都被歐美科學家所掌握, 美軍海軍甚至決定投入資金以海豚為主要研究對象, 進行基因改造, 研究分析其相互信息交換的方式方法, 以及聲信號與行為的關系, 來提高仿生聲吶的逼真性和隱蔽性, 但這種實驗對海豚自己的身體健康有極大的影響,

可能會破壞海豚自己對水下聲音的認知, 導致偏航或擱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