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電動汽車涉水和碰撞時會漏電和觸電嗎?

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基本形成, 以混動汽車做過渡、向純電動汽車發展、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未來展望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三部曲已經悄然開始。 隨著儲能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配套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完善, 以前對純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消費者, 如今也在慢慢接受這一變革。

《車軲轆》編輯與眾讀者一樣, 面對這來勢兇猛的新能源汽車變革同樣充滿疑惑, 新能源究竟新在何處?這絕對不止表面意義上燃料的改變, 諸如電池技術、續航里程、維護保養、工作原理、行業發展等, 又是如何在新能源汽車上體現,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為眾讀者傳播解答。

回到今天的主題——新能源汽車安全評價標準與傳統汽車的區別, 2018年7月1日, C-NCAP新的2018年版管理規則將啟用, 規則中不但對車內駕乘人員、行人提高了保護要求, 千呼萬喚的新能源汽車試驗程式以及評價方法也終於出現, 這也讓今天討論的話題有章可尋。

增加電氣安全評價

根據2018年版C-NCAP管理規則內容可知, 新能源汽車安全評級體系繼承傳統汽車評價體系, 增加電氣安全評價。 傳統汽車進行的成員保護、行人保護、主動安全三個部分都要在新能源汽車上進行, 除此之外還要針對觸電保護性能、電壓安全、電能安全、電力系統負載端絕緣電阻、電解液洩漏、REESS(車載可充電儲能系統)的位置、REESS(車載可充電儲能系統)起火爆炸、高壓自動斷開裝置等進行評價。

值得注意的是, 新能源汽車電氣安全評價不是星級評定, 評價結果只有安全于不安全之分。 對於電氣安全評價不合格的車型, C-NCAP不進行星級評定;電氣安全合格的車型公佈星級評定, 並裁定電氣安全合格。 所以, 新規實行後消費者如果查詢到某款參加了C-NCAP安全評價的車型一顆星也沒有, 也不要覺得奇怪。

解讀

針對2018年版C-NCAP管理規則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電氣評價專案, 基本可以概括為對三電(電機、電池、電控)安全的評價以及絕緣、緊急情況斷電裝置等電氣安全保護措施的評價。

傳統汽車電能只是供應車載電器設備工作, 並且電壓等級遠低於理論人體安全電壓(36V),

而新能源汽車將電能作為動力能源, 電機工作時其電壓等級遠遠高於人體安全電壓, 且電能供應形式為嬌氣的電池迴圈供應。 新能源汽車應保證駕乘人員沒有觸電風險, 保證電池等重要設備的防護能保證在發生碰撞後能夠最大限度不發生危險。

編後語

新能源汽車區別與傳統汽車的地方在於動力能源的改變, 電能替代化石燃料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能源讓汽車內部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的同時, 也對其電氣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對電機、電池、電控設備性能以及對觸電保護、電池保護、轉換裝置保護的安全評價是傳統汽車沒有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