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他年仅25岁牺牲,彭老总带兵为他报仇,亲自监斩雪恨

作者:蒼山論劍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眾所周知, 林彪深受器重, 被視為第一戰將。 實際上, 在井岡山時期, 還有另一戰將能文能武, 深得領袖喜愛。

有人說, 領袖后來對林彪格外器重, 是因為這位愛將犧牲后, 領袖將寵愛由他轉到了林彪身上, 以此作為對這位愛將的紀念。

他就是與林彪并稱為“雙子星”的伍中豪。

“男兒沙場百戰死, 壯士馬革裹尸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間處處是青山。 ”這首詩是伍中豪1929年5月所作, 也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伍中豪17歲時考入北京大學文學專業, 受到李大釗的影響加入我黨。

后來, 他和林彪一起就讀于黃埔軍校第四期, 其間, 他的成績優于林彪, 兩人經歷非常相似:林彪參加南昌起義, 伍中豪參加秋收起義;

林彪任28團1營長, 伍中豪任31團3營長;

兩人一起當團長, 林彪任28團團長, 伍中豪任31團團長;

兩人一起當縱隊司令, 林彪任第1縱隊司令, 伍中豪任第3縱隊司令;

兩人一起當軍長, 林彪任紅4軍軍長, 伍中豪任紅12軍軍長。

伍中豪比林彪年長兩歲, 二人在軍事上各有所長, 林彪擅長打進攻, 而伍中豪擅長防守。 由于出色的指揮才能, 伍中豪成為了朱毛軍事上的得力助手, 與林彪、黃公略并稱“井岡三驍將”。

可貴的是, 伍中豪還具戰略眼光。 1929年初, 面對敵人的強勢“圍剿”, 紅軍該何去何從?當時有人主張去贛北,

有人主張去贛東, 也有人主張去湘南。 伍中豪經過思慮, 建議紅軍向地域廣闊、物產豐富、易籌給養的贛南發展。 最終, 毛、朱選擇了伍中豪的建議, 去到贛南, 這才有了后來的蘇區。

井岡山期間, 伍中豪堅決支持“先弱后強”的擊敵戰略, 主張先拿下敵人統治力較弱的地區, 實力壯大后再攻大城市。

1930年10月, 紅軍要進軍福建, 伍中豪帶著一個排上路, 準備先召集贛西南各縣獨立團的兵馬, 而后集中力量進軍福建。 沒想到途徑安福縣城時, 遭到安福靖衛團的突然襲擊, 伍中豪兵力太弱, 又是倉促應戰。 伍中豪率隊突圍至城郊亮家山時, 彈盡援絕, 被靖衛團團長羅漢茍殺害, 年僅25歲。

伍中豪犧牲后, 紅12軍官兵們哀痛不已。 領袖紅著眼眶,

咬著一條毛巾, 一度傷心欲絕。 性格剛烈的紅三軍團長彭德懷, 親率5000多名紅軍, 把安福縣靖衛團團團圍住, 并一舉殲滅, 還將殺害伍中豪的兇手羅漢茍活捉, 押赴到伍中豪遇害的亮家山, 由彭德懷親自監斬, 時任紅12軍政委的譚震林操刀將羅漢茍頭顱砍下。

當時很多人都說, 伍中豪要活到1955年, 元帥是跑不了的, 排名也會非常靠前, 也許就不會有林彪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 林彪是伍中豪的替補, 沒有了伍中豪, 領袖才開始器重林彪, 這才有了林彪縱橫天下的不世機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