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国仅存200枚核弹,但却有独一无二的杀手锏

圖為于敏

繼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震驚世界, 西北戈壁的上空又升起了第二朵巨大的蘑菇云。 這場“煙花”不僅是慶祝中國的軍事實力再一次增強, 更使得國際上對于中國的態度更上了一層。 但是, 之后眾多的質疑聲紛紛而至。

在中國研制原子彈的時候, 蘇聯與中國的關系還是非常友好的, 這也讓原子彈的研究過程順利了不少。 但是, 氫彈研制的時期, 蘇聯與中國關系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所以, 氫彈只能是中國科學家獨自研究。

圖為氫彈爆炸

說到氫彈, 首先研制出氫彈的國家就是美國。 然后是蘇聯偷盜美國的技術,

英國是美國自愿給的技術;而法國呢?法國的科學家花費了十年之長的時間也沒有搞懂其中的原理, 最后還是英國“看不過去”向其透露了T-U構型。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 當時真正能夠研制氫彈的除了美國, 其他的都是從美國那里得到的技術原理, 那么在比原子彈難上不止一個程度的氫彈的研究過程中, 中國遇到的艱難險阻就可以想象了。 在這其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的一個人就必須得提到。

這個人就是于敏。 在研究兩彈一星的科學家中, 于敏是為數不多的沒有出國留學的本土科學家。 那個年代, 中國處于被孤立的狀態中, 沒有與外界的科技交流, 只留依靠老舊的計算機以及人工的算盤來計算,

通過對當時報道氫彈研究成果的報紙中只言片語來揣摩。

圖為中國氫彈模型

在這種十分艱難的情況下, 這位天才發明了“于敏構型”, 比T-U構型更加先進的一種方法。 這種構型能夠使氫彈的體積更小, 激發其所有的能量。 而正是依賴于“于敏構型”, 中國第一枚氫彈正式誕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