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农民田头捡到铜疙瘩,废品站嫌小不肯收,专家却急着用钱买

戰國時期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而他能夠成事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如姬幫他偷到了魏王的兵符。 在中國古代, 兵符是在外統兵的將領調兵遣將的重要憑證。 可以說, 一個小小的兵符決定著上萬人的生死。 而就是這么重要的東西, 差點進了廢品收購站。

上個世紀70年代, 陜西西安市沈家橋村的少年楊東峰在村西幫大人平整土地時, 挖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金屬疙瘩。 當他把這個金屬疙瘩外面的土給弄掉時, 發現是一個動物形狀的銅制器物。 上面的東西像虎又像貓, 他也辨別不出來。

雖然不知是什么東西, 但他還是給揣回家了。

在路過村里廢品收購站時, 他曾進去詢問價格。 但站長將這東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后, 告訴楊東峰:“東西太輕了, 值不了幾個錢。 ”于是他回家后便將這個銅圪塔扔到了窗臺上。 此后的兩年, 銅疙瘩成了楊東峰妹妹和其他小孩的玩物, 被扔來扔去。 磨得時間久了, 這個銅老虎身上竟顯出了漂亮的金黃色的文字。 楊東峰看不懂上面寫的什么, 但他感覺這個銅老虎可能是個寶貝。

于是他揣著這件寶貝去了陜西省博物館。 結果還沒進門就碰到了考古專家戴應新。 戴應新聽說了楊東峰的描述后很感興趣, 便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楊東峰將寶貝遞給了戴應新讓他幫忙鑒定。

只見這只老虎呈行走狀, 昂首, 尾巴蜷曲。 背面有個小槽, 脖頸上有一小孔。 上面共刻著9行40字的錯金銘文:“兵甲之符。 右才(在)君, 左在杜。 凡興土被甲, 用兵五十人以上, 必會君符, 乃敢行之。 燔燧之事, 雖母(毋)會符, 行毆(也)”。

經過一番仔細觀察, 戴應新斷定此物是一枚十分罕見的戰國虎符。 于是他便如實告知了楊東峰此物的歷史價值, 提出替博物館購買這枚文物的請求。 當他問楊東峰有什么要求時, 楊東峰說想要一套紅衛兵的軍裝。 但博物館卻沒有軍裝, 于是戴應新便給了他50元錢和一封博物館的表揚信。

博物館的專家在得到此物后, 立即查找了相關資料。 發現這個秦杜虎符是秦惠王稱王之前的產物, 其中的錯金字精致優美,

雖過了兩千年的光陰, 但仍熠熠生輝。 最關鍵的是, 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調兵憑證。 因此, 稱它價值連城, 毫不為過。 也幸好當時廢品站的老板嫌它小, 不然就被當成廢銅爛鐵處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