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欧洲最穷的地方,周围全是富裕国家,这里却活成了非洲,经济靠年轻人出国打工支撑

說起歐洲, 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富裕, 作為發達國家扎堆的地方, 歐洲各國的生活水平普遍很高。 但凡事總有例外, 在一堆富裕國家里, 也有那么幾個不那么富裕, 甚至是貧窮的國家。

摩爾多瓦, 一個位于歐洲東南部的小國, 與烏克蘭、羅馬尼亞為鄰, 面積僅3.38萬平方公里, 人口355萬人。 摩爾多瓦的人均GDP為1900美元, 約合人民幣1.2萬元。 摩爾多瓦人與羅馬尼亞人其實是一個民族, 只是后來分家了, 而羅馬尼亞人均GDP為9474美元, 約合人民幣6萬, 是摩爾多瓦的5倍。

人均GDP低倒沒啥, 畢竟烏克蘭也才2100多美元, 關鍵是烏克蘭消費水平一般,

而摩爾多瓦的消費水平比烏克蘭高得多, 所以除了大城市的人生活好點, 農村基本上處于溫飽線。

摩爾多瓦是前蘇聯的15個加盟國之一, 當時蘇聯給各國分配了不同的發展任務, 比如烏克蘭著重發展工業。 因為是吃大鍋飯的, 各國的產出雖然單一, 但一方面有補貼, 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其他加盟國獲得所需物資, 所以各加盟國也都接受了這樣的安排。

摩爾多瓦國土內80%的面積是黑土, 屬于高產田, 非常適合發展農業, 于是在蘇聯的要求下, 摩爾多瓦成了蘇聯最主要的玉米、蔬菜、水果生產基地, 工業基本沒怎么發展, 甚至連道路基礎設施都沒做好。

蘇聯解體后, 這種模式的弊端開始顯現, 最先擺脫貧困的是波羅的海三國,

因為他們本就是被蘇聯強制留下的, 所以一解體就投入了北約, 國內產業均衡發展;烏克蘭、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資產, 過得還算可以;中亞五國雖窮, 但好在可以抱團;只有摩爾多瓦過得比較慘,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 摩爾多瓦沒有海岸線, 連發展航海業的機會都沒有, 只有農業可以依靠。

明明摩爾多瓦是歐洲國家, 卻活成了非洲國家。 摩爾多瓦的年輕人不愿意一輩子干農活, 因此紛紛跑到了隔壁的羅馬尼亞、烏克蘭打工, 通過打工賺的外匯成了摩爾多瓦的經濟支撐。 圖為摩爾多瓦留守兒童與在外打工的親人視頻聊天。

其實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是同宗同源的, 加入蘇聯之前也曾與羅馬尼亞合并過。

有了這樣的背景, 國內也曾出現過再度與羅馬尼亞合并的觀點, 但大部分摩爾多瓦人不愿意, 窮一點可以忍受, 但我們還是要堅持獨立。

延伸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