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陣線劃分,有種似曾相識的味道!

人類為了爭奪生存資源, 幾千年來總是不斷互相殘殺, 加上非理性的宗教因素, 歐洲更是戰亂不斷, 所以它們歷史上有的戰爭是中國人難以理解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 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大廝殺。 它與二戰正邪分明不同, 一戰對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 掠奪性的戰爭。

中學課本告訴我們, 奧匈帝國王儲在塞拉耶佛遇刺是導火索。

列寧告訴我們, 這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為了重新劃分全球勢力範圍而必然要進行一場戰爭。

課本主要為了讓學生瞭解和考試, 不可能放進大量的細節,

更不用說全貌。 相對而言, 人們對二戰瞭解得多, 對一戰瞭解得少, 再看今天的全球格局, 隱隱有了一種陣營劃分的態勢, 而且不是以意識形態為界線, 這跟一戰之前的世界格局有些吻合。

除了戰爭, 別無選擇搜索

1914年之前, 列強已經將全球領土分割完畢, 新興強國要想得到貿易市場, 原料產地, 投資場所, 用外交手段無濟於事, 除了通過戰爭奪取, 別無它途。

為了確保獲勝, 列強瘋狂擴軍備戰, 形成了英法俄“三國協約”與德奧意“三國同盟”兩個戰爭集團。

1914年6月28日, 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被塞爾維亞激進分子暗殺于塞拉耶佛。

7月25日, 奧地利向塞爾維亞發出的最後通牒到期。

7月28日, 奧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德國, 土耳其,

保加利亞宣佈支持奧國, 而英國, 法國, 俄國宣佈支持塞爾維亞。

8月1日, 德國對俄國宣戰。

8月3日, 德國對法國宣戰。

8月4日, 英國對德國宣戰。

8月13日, 英國對奧國宣戰。

1917年, 馮國璋政府對德奧宣戰。

捲入戰爭的還有義大利、美國、日本等36個國家, 因此被稱為世界大戰, 如果沒有8月4日英國參戰, 還只是一場歐洲戰爭。

一戰是許多矛盾積累總爆發, 戰前涉及問題主要是:

一、英國要吞併阿拉伯地區, 美索不達米亞, 敘利亞南部, 瓜分土耳其。

二、俄國要佔領君士但丁堡, 經過亞美尼亞向埃及亞歷山大港進軍地中海。

三、法國要維護它的北非地盤。

四、德國要修巴格達鐵路, 建立自己的勢力範圍。

真正無法解決的矛盾是:英國霸權地位不容挑戰, 一百多年來,

它一直是海上霸主, 世界霸主。

英國依靠三樣壟斷掠奪全球:貿易壟斷, 殖民壟斷, 工業壟斷。

跟今天美國心態類似, 英國眼中的世界只有兩部份, 一邊是英國, 另一邊是其它國家。 英國為全世界製造工業品, 別人為它提供原料、資料、牲畜、羊毛、棉花、糧食……像澳大利亞在它眼裡就是個放羊娃。

英國惡毒在於, 它會強行改變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 比如埃及, 幾十年前它還在大量出口糧食、肉類、魚類。 但英國摧毀埃及原有經濟結構, 甚至連煙草也不允許栽種, 它只能種棉花。 於是, 埃及90%出口變成了棉花, 這種單一經濟結構, 顯然將命運交給英國, 最終破產, 被英國徹底控制。

英國變成了人類模範國家, 跟歐洲大陸相比, 英國闊綽而自由,

對歐洲精英產生了不可抗拒的魅力。 包括德國政治精英也有許多是“精神英國人”, 如老李蔔克內西。

同時, 英國收留全球“反專制戰士”, 英國有自由, 有民主代議制, 有人權, 有尊嚴, 有權利平等的法律, 英語是其全球殖民地通用語言, 泰晤士河畔不僅僅是地理位置, 還是一種精神家園。

但它真正的競爭對手來了!

1870年, 三百多德意志小公國統一成一個德意志帝國, 充滿活力又紀律嚴明。 英國的工業壟斷岌岌可危, 再加上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俄國的民族工業興起, 英國如何維護自己的霸權?

德國崛起再一次證明了一個真理:建立中央集權是強大的秘決。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就是“普魯士精神”, 一個沒有精神支柱的國家,

是無法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的。

什麼是“普魯士精神”?網上解釋很多, 簡單說吧:

普魯士不是一個有軍隊的國家, 而是一支有國家的軍隊。 有了這種精神, 德國人慢慢認識到:備受頌揚的英國民主、自由、財富、偉大, 全部是建立在對別人的奴役之上。

英國對別國而言:自由即奴役, 財富即貧困, 偉大即卑賤。

別的國家要擔心工人階級革命爆發, 英國不用, 因為源源不斷的海外利益, 不斷肥了資產階級, 也令工人階級受益, 英國工人是歐洲工人中的貴族。

德國奮起之時, 英國還在拼命維護它的優越地位, 手段就是保持軍事上的絕對優勢, 也就是皇家海軍。 在美國與德國之間, 英國認為真正的潛在對手是德國, 必欲除之而後快。 要壓下德國, 戰爭是不錯選擇的,機不可失,甚至不惜跟老冤家俄國聯手。

客觀條件,歐洲局勢搜索

在德國真正崛起之前,歐洲想跟英國較量的國家幾乎沒有,反而是許多“精神英國人”在美化英國,包括馬克思主義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都在輿論上將英國視為光輝榜樣。

社民党領袖老李卜克內西,長期生活學習在國外,是英國文明的追隨者,在國內,反而仇恨普魯士精神,認為英國霸權是合理的。

社民党中派領袖考茨基認為海軍力量對德國來說並非必要,除非要推行海外掠奪政策,而對英國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李蔔克內西

他們認為,德國的糧食安全有雙重保障:

一、比利時、荷蘭的中立港口,可以保證海上來源。

二、經奧地利、俄國可以從陸路購買糧食。

與英國開戰唯一的可能是英國切斷這兩條生命線,但這只是幻想。所以,德國強化海軍有什麼必要?又沒有殖民地,英國是島國,它才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樂於承認別人長處,對外國批評軟弱無力,是德意志當年的最突出輿論特點,這給德國後來的戰爭製造了不少障礙。

直到1890年,英國還不認為德國是它的對手,因為德國全球政治上基本沒有話語權。再過20年,也就是1910年,兩國卻面臨著一場決鬥。德國避開英國,將利益向東方擴展,它最大野心就是修建一條巴格達鐵路(漢堡--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達直抵波斯灣),產權為99年。

鐵路沿線相關國家與德國是共贏局面,特別是土耳其,修路是一項經濟政策,但英國認為德國別有用心,因為鐵路建成之後,會產生嚴重政治後果。

土耳其如果因此加強了經濟實力,必然會提升軍事實力,這不符合英國瓜分土耳其的戰略利益。

同樣,渴望得到君士但丁堡的俄國,也不會坐視德國修建鐵路。然而英俄在亞洲是一對宿敵,沒有德國鐵路計畫時,英國喜歡裝成維護土耳其利益的樣子,以消耗俄國。

英國的中東及亞洲戰略:

設計讓埃及破產,然後佔領埃及,因為埃及是通往印度的要道,而印度是英國最大利益來源地,它不能讓印度受任何威脅,俾路支地區已經被英國納入版圖,留著阿富汗作為與俄國的緩衝地帶。

如果俄國同意,英俄可以一起瓜分波斯,英國得到南部沿海地區,俄國得到北方陸地,邊角料劃歸無害的阿富汗,接著就是瓜分土耳其。毛熊自恃強悍,一開始並不願意妥協,於是,英國與日本結盟,為日本在遠東與俄國開戰提供財政支持。

日俄戰爭,俄國慘敗,日本收割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給中國帶來了無窮後患。

1907年,精疲力盡的毛熊,屈從了英國東方戰略,在波斯、阿富汗、中國西藏等問題上,全面向英國妥協。法國,高貴冷豔,不屑幹粗活,它只要北非,對埃及無所謂,嘴裡說說而已,如果英國承認它在摩洛哥的統治,法國就放棄對埃及的嘴炮,1904年,英法達成了這項交易。

問題在於,英法俄三國進行交易,肆意瓜分別國利益時,根本不搭理德國。靠,你當我漢斯是空氣嗎?

德國當然要發聲,沒事找事也要刷一下存在感,英法《摩洛哥協議》一簽字,德國就跳出來抗議,說自己在北非的貿易利益受到損失。

英法覺得好笑,你有屁個利益,那點微不足道的貿易量,還好意思提?滾!

德國很不爽,行,你等著。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港口城市坦吉爾,公開發表反法演說。

這下法國急了,“孫賊,你想幹哈?”

德國說:“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英國出來:“行了,別鬧了,協議重新商量吧”。

於是英法德三國開了一次國際會議,摩洛哥協議變成了《阿爾格西拉斯協定》,內容幾乎原封不動,但簽字國多了個德國。這就是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它不會讓你得什麼實際利益,但證明你不能被忽視。

德國的巴格達鐵路計畫,跟兩個大國有矛盾。英國最初希望是僅僅用軍事聯盟威懾一下德國,你總不可能同時跟英俄打一架吧?由於德國社民黨一直鼓吹無原則和平,英國認為德國無論如何也不會建成無畏艦,於是英國開始建造無畏艦,也一舉壓下德國。社民党有點“戰忽局”的味道。

建無畏艦,是英國戰前最大失策,它非但沒能提高英國對德國海軍優勢,反而是縮小了,德國居然也能建。

1908年6月7日,英王愛德華與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愛沙尼亞塔林親切會晤,以示友好,演給德國看,然後是法俄會晤。暗示德國,瓜分土耳其要開始了,你別鬧。德國不吃這套,10月,奧地利吞併波黑,塞爾維亞舉國震動,俄國覺得它在巴爾幹半島利益受到極大威脅,想幫塞爾維亞奪回波黑。

德國警告俄國,如果奧俄戰爭爆發,它將與奧匈帝國一起作戰,日俄戰爭之後的沙俄傷得太重,沒有實力去面對這種局面,只能憤怒地退卻。

這時德國還不可能真正跟三大國開戰,它的備戰水準遠遠達不到戰爭標準:

一、無畏艦剛剛開建船塢、港口,運河都還沒有改造完工。

二、輿論上親英勢力(和平主義)還比較強大。

英國則由於建造無畏艦,陷入了財政困境,當意識到這種錯誤後,英國提議全球海軍大國,開會限制海軍軍備,達成一定比例,確保英國優勢繼續存在。但被德國斷然拒絕。

這個海軍軍備控制協議,直到1922年才在英、美、日、法、意之間達成,5:5:3:1.75:1.75。德國拒絕,從軍事上來說是沒有錯的,畢竟它不願意半途而廢。但在今天回顧思考,從政治上看,是否明智?那就仁者見仁了。

英國換了新首相後,想調整對德關係,放棄了對巴格達鐵格全盤否定的態度,同意終點為巴士拉(1914年6月15)。同時,英德在東方和北非也達成了協議,就差簽字公佈。另外英國跟俄國又在巴爾幹問題上吵了起來。

但英德關係改善,卻還是沒能阻止一戰在兩個月後爆發。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雪積得太厚了,只要有一顆雪球落下,雪崩就將開始。

戰爭是不錯選擇的,機不可失,甚至不惜跟老冤家俄國聯手。

客觀條件,歐洲局勢搜索

在德國真正崛起之前,歐洲想跟英國較量的國家幾乎沒有,反而是許多“精神英國人”在美化英國,包括馬克思主義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都在輿論上將英國視為光輝榜樣。

社民党領袖老李卜克內西,長期生活學習在國外,是英國文明的追隨者,在國內,反而仇恨普魯士精神,認為英國霸權是合理的。

社民党中派領袖考茨基認為海軍力量對德國來說並非必要,除非要推行海外掠奪政策,而對英國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李蔔克內西

他們認為,德國的糧食安全有雙重保障:

一、比利時、荷蘭的中立港口,可以保證海上來源。

二、經奧地利、俄國可以從陸路購買糧食。

與英國開戰唯一的可能是英國切斷這兩條生命線,但這只是幻想。所以,德國強化海軍有什麼必要?又沒有殖民地,英國是島國,它才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樂於承認別人長處,對外國批評軟弱無力,是德意志當年的最突出輿論特點,這給德國後來的戰爭製造了不少障礙。

直到1890年,英國還不認為德國是它的對手,因為德國全球政治上基本沒有話語權。再過20年,也就是1910年,兩國卻面臨著一場決鬥。德國避開英國,將利益向東方擴展,它最大野心就是修建一條巴格達鐵路(漢堡--柏林--君士坦丁堡---巴格達直抵波斯灣),產權為99年。

鐵路沿線相關國家與德國是共贏局面,特別是土耳其,修路是一項經濟政策,但英國認為德國別有用心,因為鐵路建成之後,會產生嚴重政治後果。

土耳其如果因此加強了經濟實力,必然會提升軍事實力,這不符合英國瓜分土耳其的戰略利益。

同樣,渴望得到君士但丁堡的俄國,也不會坐視德國修建鐵路。然而英俄在亞洲是一對宿敵,沒有德國鐵路計畫時,英國喜歡裝成維護土耳其利益的樣子,以消耗俄國。

英國的中東及亞洲戰略:

設計讓埃及破產,然後佔領埃及,因為埃及是通往印度的要道,而印度是英國最大利益來源地,它不能讓印度受任何威脅,俾路支地區已經被英國納入版圖,留著阿富汗作為與俄國的緩衝地帶。

如果俄國同意,英俄可以一起瓜分波斯,英國得到南部沿海地區,俄國得到北方陸地,邊角料劃歸無害的阿富汗,接著就是瓜分土耳其。毛熊自恃強悍,一開始並不願意妥協,於是,英國與日本結盟,為日本在遠東與俄國開戰提供財政支持。

日俄戰爭,俄國慘敗,日本收割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給中國帶來了無窮後患。

1907年,精疲力盡的毛熊,屈從了英國東方戰略,在波斯、阿富汗、中國西藏等問題上,全面向英國妥協。法國,高貴冷豔,不屑幹粗活,它只要北非,對埃及無所謂,嘴裡說說而已,如果英國承認它在摩洛哥的統治,法國就放棄對埃及的嘴炮,1904年,英法達成了這項交易。

問題在於,英法俄三國進行交易,肆意瓜分別國利益時,根本不搭理德國。靠,你當我漢斯是空氣嗎?

德國當然要發聲,沒事找事也要刷一下存在感,英法《摩洛哥協議》一簽字,德國就跳出來抗議,說自己在北非的貿易利益受到損失。

英法覺得好笑,你有屁個利益,那點微不足道的貿易量,還好意思提?滾!

德國很不爽,行,你等著。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港口城市坦吉爾,公開發表反法演說。

這下法國急了,“孫賊,你想幹哈?”

德國說:“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英國出來:“行了,別鬧了,協議重新商量吧”。

於是英法德三國開了一次國際會議,摩洛哥協議變成了《阿爾格西拉斯協定》,內容幾乎原封不動,但簽字國多了個德國。這就是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它不會讓你得什麼實際利益,但證明你不能被忽視。

德國的巴格達鐵路計畫,跟兩個大國有矛盾。英國最初希望是僅僅用軍事聯盟威懾一下德國,你總不可能同時跟英俄打一架吧?由於德國社民黨一直鼓吹無原則和平,英國認為德國無論如何也不會建成無畏艦,於是英國開始建造無畏艦,也一舉壓下德國。社民党有點“戰忽局”的味道。

建無畏艦,是英國戰前最大失策,它非但沒能提高英國對德國海軍優勢,反而是縮小了,德國居然也能建。

1908年6月7日,英王愛德華與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愛沙尼亞塔林親切會晤,以示友好,演給德國看,然後是法俄會晤。暗示德國,瓜分土耳其要開始了,你別鬧。德國不吃這套,10月,奧地利吞併波黑,塞爾維亞舉國震動,俄國覺得它在巴爾幹半島利益受到極大威脅,想幫塞爾維亞奪回波黑。

德國警告俄國,如果奧俄戰爭爆發,它將與奧匈帝國一起作戰,日俄戰爭之後的沙俄傷得太重,沒有實力去面對這種局面,只能憤怒地退卻。

這時德國還不可能真正跟三大國開戰,它的備戰水準遠遠達不到戰爭標準:

一、無畏艦剛剛開建船塢、港口,運河都還沒有改造完工。

二、輿論上親英勢力(和平主義)還比較強大。

英國則由於建造無畏艦,陷入了財政困境,當意識到這種錯誤後,英國提議全球海軍大國,開會限制海軍軍備,達成一定比例,確保英國優勢繼續存在。但被德國斷然拒絕。

這個海軍軍備控制協議,直到1922年才在英、美、日、法、意之間達成,5:5:3:1.75:1.75。德國拒絕,從軍事上來說是沒有錯的,畢竟它不願意半途而廢。但在今天回顧思考,從政治上看,是否明智?那就仁者見仁了。

英國換了新首相後,想調整對德關係,放棄了對巴格達鐵格全盤否定的態度,同意終點為巴士拉(1914年6月15)。同時,英德在東方和北非也達成了協議,就差簽字公佈。另外英國跟俄國又在巴爾幹問題上吵了起來。

但英德關係改善,卻還是沒能阻止一戰在兩個月後爆發。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雪積得太厚了,只要有一顆雪球落下,雪崩就將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