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条条大路通长安,吐蕃政权的下山之“道”?

文|顏釗

七世紀初期, 西藏山南地區的雅礱谷地內, 一個幼小政權悄然興起。 短短十余年間, 這本不起眼的小政權竟一統高原, 一躍成為雄踞青藏高原的中亞強權, 并在日后與同李唐王朝展開了近兩百年的爭雄, 這就是吐蕃。

吐蕃身處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 他們沒有中原王朝優沃的自然條件, 有的只有連綿不絕的群山, 苦寒干冷的氣候。 然而, 惡劣的地理條件不但沒能成為吐蕃文明的桎梏, 反而激發了吐蕃文明強烈求知欲望, 從而使其形成積極吸收外來文化與好戰擴張的政權性格。

世界屋脊, 高原強權

七世紀中期, 吐蕃政權在松贊干布領導下強勢崛起, 其雄心已不再限于高原, 而是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中亞與東亞, 這也就開啟了日后吐蕃征服中亞乃至李唐王朝的歷程。 可惜吐蕃的征服并不順利, 自開始就遭到周遭的阻擊, 特別是如日中天的李唐王朝。 出于對自身東亞霸主地位的維護, 李唐王朝是絕不會允許, 更不會放任吐蕃這種挑戰李唐王朝東亞霸權的行徑。 于是這場以爭奪東亞霸權為目的, 歷時近兩個世紀的唐蕃戰爭就此拉開帷幕。


(唐朝初期疆域圖)

戰爭所及, 使者所至, 也是交通觸手所能延伸之處。 交通, 不論古今, 對于博弈的雙方均是最為關鍵的要素, 誰控制了交通, 誰就掌握戰爭主動權。

對身處高原, 山勢險峻、崎嶇不堪的吐蕃政權, 交通線的重要性更無須多言。 這些依山川形便所開辟的通道, 就是吐蕃立國的關鍵與命脈。 只有依靠這些通往山下世界的道路, 吐蕃才能將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 轉化為戰略上的高度, 從而北進、東出同李唐爭鋒、通使。

因此, 在這種戰略思維的影響下, 吐蕃政權在唐蕃戰爭中, 除簡單的攻城略地、劫掠搶奪, 開辟交通、經略道路亦是吐蕃軍隊的重要任務。

七世紀初, 吐蕃初創政權羽翼未豐, 僅是盤踞于高原之上的地區政權, 尚不具備同唐王朝爭雄的實力。 吐蕃只得漸慕華風, 暫時臣服於唐王朝, 謀求政治利益最大化。 求和親, 便成為吐蕃最好的手段, 這也就促成日后世人皆知的文成公主入藏。

和親已成, 但公主入藏卻成了擺在吐蕃人面前的難題。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之上, 是世界上最為高聳的高原, 造成其高海拔的原因則是印度板塊向北俯沖入歐亞板塊并將其頂起, 從而形成了這個陡然上升的世界屋脊。

仔細觀察地圖又可發現, 青藏高原除高聳外, 更大的問題是閉塞, 其北方分別分布著巴顏喀拉山、昆侖山、唐古拉山, 三座陡然隆起的山脈切斷了通往青海的道路, 東方的橫斷山脈使西藏與四川盆地可望不可及, 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弧形山脈岡底斯山與喜馬拉雅山則徹底將西藏同印度次大陸相隔絕。

東北通道, 唐蕃博弈的焦點

面對這種四周封閉, 內部高聳的地形,

找到出外的通路便成為吐蕃政權的當務之急, 這個突破口恰恰就是看似山脈最多、山勢最險的青藏高原東北緣。 青藏高原的北方雖被巴顏喀拉山、昆侖山、唐古拉山阻擋, 但高原東北緣卻剛好是唐古拉山與巴顏喀拉山的山麓, 海拔較低, 加之雅礱江、金沙江與黃河等多條河流沖刷, 形成了眾多便于翻越的河谷與坳口。

就距離來看, 越過北方高山后經吐谷渾, 可直達唐朝隴右節度使所在地鄯州(湟水縣)。 因此, 正是這種相對和緩、平坦的地理形勢, 使高原的東北緣成為吐蕃對外交通的重要孔道。

這條東北通道自拉薩起, 沿河谷地向東北方, 越唐古拉山東段山麓, 到達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的玉樹。 隨后, 路線轉向北方,

沿金沙江河谷越巴顏喀拉山, 到達柏海(鄂陵湖、札陵湖)。 柏海不僅是黃河的源頭, 更是青藏高原的邊緣, 越過柏海與黃河后, 海拔就將下降至4000米之下, 地勢也更為平坦。 歷史上, 此地正是松贊干布屯兵迎娶文成公主之地, 吐蕃初期的北部疆界。 跨越過黃河源頭后, 繼續向北經烏海(托索湖), 到達赤水畔的大河壩。


(吐蕃至唐 “東北通道”示意圖)

東北通道于此地分為南北兩支。 北支為大道, 繼續朝北偏東方向前進, 經過那録驛, 跨越大非川到達位于青海湖南緣的伏俟城(共和縣)。 伏俟城原為吐谷渾政權的都城是唐蕃交通上的重鎮, 其位于祁連山余脈日月山南麓, 控扼日月山坳口。 只要經過伏俟城, 就可順利越過日月山到達唐王朝的西北重鎮定戎軍, 進而一路向東到達鄯城(西寧)并直抵長安,或可在鄯城折向西北至河西走廊。

南支則為次要道路,自大河壩沿赤水河谷向東。到達河源城(赤水與黃河的匯流處,隋代設為河源郡)后,南支再分兩路,一條沿黃河谷地繼續向東至鄯州與河州(臨夏),另一條折向東南達松州(松潘)。

正因東北通道在地形、距離上的便利,致使吐蕃與唐朝均將東北通道視為交流與爭奪的重心。貞觀八年(634年),松贊干布擊敗吐谷渾后的兵圍松州、貞觀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進藏,均是經由東北通道。唐貞觀、永徽年間,吐蕃勢力尚弱,唐王朝的的控制力還可至赤水一代,從而切斷東北通道的咽喉,將吐蕃勢力圍堵于高原之上。可至高宗、武后之時,吐蕃勢力迅速坐大,其觸手早已自山上世界伸向中亞,故打通赤水、吐谷渾一線,控制日月山奪取河湟地區,便成為吐蕃戰略的重心。


(670年大非川之役后的唐蕃對峙圖)

638年,吐蕃攻擊唐王朝的屬國吐谷渾。663年,吐蕃攻占吐谷渾全境,這自然是唐王朝所不愿見到的局面。高宗總章三年(670年)唐朝借收復安西四鎮之機,命薛仁貴領兵護送吐谷渾王回國,吐蕃則爭鋒相對。雙方于大非川相遇,一場大戰后,缺乏糧草補給的唐軍敗退。自此,吐蕃徹底控制日月山坳口,并以此為基地,屢次襲擾唐朝的鄯州、河州、疊州等地。不過,隨著唐朝國勢日隆與對青海的重視,吐蕃在攻占吐谷渾控制日月山后,便再無收獲。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將河西守軍內調平叛,河西走廊、青海地域空虛。吐蕃乘虛而入,取得河湟之地,連下隴西諸州。這瞬間就打開了吐蕃的戰略局面,取得河湟與隴西之地的吐蕃可沿著交通線對唐王朝多點開花,向西可直趨長安,向北則可威脅朔方(靈武)。反觀唐朝,在丟失河湟谷地與隴右屏障后,關中西部已是無險可守、門戶洞開,唐軍只得疲于奔命,四處救火。這也是為何安史之亂后,吐蕃軍隊屢屢攻破長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兵發西蜀,吐蕃的右勾拳攻勢

除東北通道,吐蕃政權還于東南方,開辟了一條新的通道,即自林芝向東跨越橫斷山脈后,由甘孜(康定)入川的“東南通道”(其路線與今日318國道大致相同)。

青藏高原的東方,為南北向的橫斷山脈,其阻隔四川與西藏。越過橫斷山脈,便可俯瞰四川盆地。無奈橫斷山脈屬褶皺山脈,瀾滄江、怒江、大渡河等又交織其間,致使高山谷深,山體破碎地質災害嚴重。就以今日的科技水平,修建川藏鐵路的困難度還遠超青藏鐵路,更別提千年前的吐蕃文明。因此,東南通道相比東北通道,路況更為惡劣,并不足以支持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同時,橫斷山脈所處的藏東、川西民族各異、部落眾多。雖名義上臣服吐蕃,但實質與割據無異。

是故,盡管處于青藏高原東緣的橫斷山脈,就地理位置上較青藏高原東北緣更加靠近唐王朝本土,但因其過于崎嶇的地形,橫穿山脈的困難,及本地政治狀態的不穩定,導致吐蕃在安史之亂前從未自“東南通道”東出攻擊唐朝。


(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

不過,東南通道尷尬的地位,在唐肅宗至德年間發生了改變。因為,吐蕃找到了一個盟友,一個可以發揮東南通道作用的盟友——南詔。吐蕃同南詔的結盟,不僅是吐蕃大戰略中的一步,更是在戰術上激活了東南通道。盡管東南通道依舊受地形限制,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軍隊,但在有了南詔的幫助后,南詔軍隊可自云南入四川,將唐朝軍隊牽制在川南,吐蕃則自西向東攻略西川,打出一記完美的右勾拳攻勢。如廣德二年(757年),吐蕃、南詔克巂州,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克維州、松州,大歷十四年(779年)吐蕃、南詔攻打西川連克數城。


(吐蕃至唐 “東南通道”示意圖)

更為要命的是吐蕃在聯合南詔,利用東南通道襲擾唐朝的同時,還加緊了于東北方向的攻擊,多次入侵關中、朔方。剛結束安史之亂的唐朝,不得不再次舉全國之力應付雙線作戰。可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貞元十年(794年),南詔王因不堪吐蕃的壓迫,反水歸附唐朝,并與唐軍在神川大破吐蕃。吐蕃利用東南通道攻擊唐朝的計劃也就此破產,只得再次將重心轉向東北通道。至九世紀中葉,因內部叛亂,吐蕃政權瓦解,歷時近兩百年的唐蕃戰爭結束,唐蕃古道也得以短暫回歸和平。


(吐蕃對唐朝的南北夾攻政策)

青藏高原因其惡劣的自然條件被世人同南、北極并稱為第三極,其高聳閉塞,毫無出路,但文明總會找到出路,只要善用地利,劣勢往往也會成為優勢,吐蕃的下山之“道”何嘗不是這樣的例子。

參考書目: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田峰:《吐蕃時期周邊交通研究綜述》,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

進而一路向東到達鄯城(西寧)并直抵長安,或可在鄯城折向西北至河西走廊。

南支則為次要道路,自大河壩沿赤水河谷向東。到達河源城(赤水與黃河的匯流處,隋代設為河源郡)后,南支再分兩路,一條沿黃河谷地繼續向東至鄯州與河州(臨夏),另一條折向東南達松州(松潘)。

正因東北通道在地形、距離上的便利,致使吐蕃與唐朝均將東北通道視為交流與爭奪的重心。貞觀八年(634年),松贊干布擊敗吐谷渾后的兵圍松州、貞觀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進藏,均是經由東北通道。唐貞觀、永徽年間,吐蕃勢力尚弱,唐王朝的的控制力還可至赤水一代,從而切斷東北通道的咽喉,將吐蕃勢力圍堵于高原之上。可至高宗、武后之時,吐蕃勢力迅速坐大,其觸手早已自山上世界伸向中亞,故打通赤水、吐谷渾一線,控制日月山奪取河湟地區,便成為吐蕃戰略的重心。


(670年大非川之役后的唐蕃對峙圖)

638年,吐蕃攻擊唐王朝的屬國吐谷渾。663年,吐蕃攻占吐谷渾全境,這自然是唐王朝所不愿見到的局面。高宗總章三年(670年)唐朝借收復安西四鎮之機,命薛仁貴領兵護送吐谷渾王回國,吐蕃則爭鋒相對。雙方于大非川相遇,一場大戰后,缺乏糧草補給的唐軍敗退。自此,吐蕃徹底控制日月山坳口,并以此為基地,屢次襲擾唐朝的鄯州、河州、疊州等地。不過,隨著唐朝國勢日隆與對青海的重視,吐蕃在攻占吐谷渾控制日月山后,便再無收獲。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將河西守軍內調平叛,河西走廊、青海地域空虛。吐蕃乘虛而入,取得河湟之地,連下隴西諸州。這瞬間就打開了吐蕃的戰略局面,取得河湟與隴西之地的吐蕃可沿著交通線對唐王朝多點開花,向西可直趨長安,向北則可威脅朔方(靈武)。反觀唐朝,在丟失河湟谷地與隴右屏障后,關中西部已是無險可守、門戶洞開,唐軍只得疲于奔命,四處救火。這也是為何安史之亂后,吐蕃軍隊屢屢攻破長安的重要原因之一。

兵發西蜀,吐蕃的右勾拳攻勢

除東北通道,吐蕃政權還于東南方,開辟了一條新的通道,即自林芝向東跨越橫斷山脈后,由甘孜(康定)入川的“東南通道”(其路線與今日318國道大致相同)。

青藏高原的東方,為南北向的橫斷山脈,其阻隔四川與西藏。越過橫斷山脈,便可俯瞰四川盆地。無奈橫斷山脈屬褶皺山脈,瀾滄江、怒江、大渡河等又交織其間,致使高山谷深,山體破碎地質災害嚴重。就以今日的科技水平,修建川藏鐵路的困難度還遠超青藏鐵路,更別提千年前的吐蕃文明。因此,東南通道相比東北通道,路況更為惡劣,并不足以支持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同時,橫斷山脈所處的藏東、川西民族各異、部落眾多。雖名義上臣服吐蕃,但實質與割據無異。

是故,盡管處于青藏高原東緣的橫斷山脈,就地理位置上較青藏高原東北緣更加靠近唐王朝本土,但因其過于崎嶇的地形,橫穿山脈的困難,及本地政治狀態的不穩定,導致吐蕃在安史之亂前從未自“東南通道”東出攻擊唐朝。


(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

不過,東南通道尷尬的地位,在唐肅宗至德年間發生了改變。因為,吐蕃找到了一個盟友,一個可以發揮東南通道作用的盟友——南詔。吐蕃同南詔的結盟,不僅是吐蕃大戰略中的一步,更是在戰術上激活了東南通道。盡管東南通道依舊受地形限制,無法展開大規模的軍隊,但在有了南詔的幫助后,南詔軍隊可自云南入四川,將唐朝軍隊牽制在川南,吐蕃則自西向東攻略西川,打出一記完美的右勾拳攻勢。如廣德二年(757年),吐蕃、南詔克巂州,廣德元年(763年)吐蕃克維州、松州,大歷十四年(779年)吐蕃、南詔攻打西川連克數城。


(吐蕃至唐 “東南通道”示意圖)

更為要命的是吐蕃在聯合南詔,利用東南通道襲擾唐朝的同時,還加緊了于東北方向的攻擊,多次入侵關中、朔方。剛結束安史之亂的唐朝,不得不再次舉全國之力應付雙線作戰。可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貞元十年(794年),南詔王因不堪吐蕃的壓迫,反水歸附唐朝,并與唐軍在神川大破吐蕃。吐蕃利用東南通道攻擊唐朝的計劃也就此破產,只得再次將重心轉向東北通道。至九世紀中葉,因內部叛亂,吐蕃政權瓦解,歷時近兩百年的唐蕃戰爭結束,唐蕃古道也得以短暫回歸和平。


(吐蕃對唐朝的南北夾攻政策)

青藏高原因其惡劣的自然條件被世人同南、北極并稱為第三極,其高聳閉塞,毫無出路,但文明總會找到出路,只要善用地利,劣勢往往也會成為優勢,吐蕃的下山之“道”何嘗不是這樣的例子。

參考書目: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田峰:《吐蕃時期周邊交通研究綜述》,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