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二战时期日本攻打印度,为什么惨败而归?印度都做了些什么?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 日本、德意志和意大利三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不知道有沒有軍迷記得1944年日本曾計劃攻打當時還所屬英國的印度, 這場戰爭被稱為“英帕爾戰役”, 最終結果以日本的慘敗告終, 而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和戰敗國之一, 為什么一直攻不下一下隸屬于英國的落后的印度?很多人覺得是因為日本距離印度距離過遠, 可是日本占領了老撾和越南等地, 明顯不是距離問題。

小編究其原因, 發現人數上是一個原因, 當時日本的參戰人員只有九萬兩千人左右, 而在印度抗戰的總人數達到了150000,

比日本多出了近一倍, 當時如果靠英國和所屬英國的印度是完全沒有這么多人數的, 這150000人里面由我國大量的支持。

在英國和所屬英國的印度還有中國軍隊的協同作戰下, 英國方面加上我國盟軍總共損失了一萬余人, 而日本損失超過了六萬五千人, 可謂是輸的慘烈, 而這件事也像是沒發生過一樣, 很少有人記得這件日本曾經攻打過印度的事情。

而印度作為一個附屬國, 到底在二戰中做了什么呢?有網友評論當時的印度戰士的作戰能力簡直不堪入目, 到底低到什么水平, 1941年和日本軍隊7萬人作戰, 英國14萬軍隊中有一大半都是印度士兵, 可是這場戰爭以英國失敗告終。 后來印度士兵非常有自知之明,

退出前線在戰場后做后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