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新四军当年自产的香烟像啥模样?“飞马”当年很紧俏

抗戰期間, 新四軍所在的淮南抗日根據地, 由於敵佔區被日軍、國軍封鎖, 很難從外面買到包括香煙在內的很多物資, 即使能買到也很貴。 所以, 當時誰能掏出一包煙來給戰士們發一發, 那是相當神氣的。 新四軍開辦捲煙廠的最初目的, 是給部隊官兵供應香煙。 (作者:木子弓長。 “兵說”獨家稿件, 抄襲必究)

1942年, 新四軍副軍長兼2師長張雲逸, 組織官兵開會。 當時儘管會議室窗戶大開, 室內依然煙霧繚繞, 嗆得張雲逸猛咳嗽。 他知道, 這是官兵用樹葉卷成的喇叭煙, 辣且嗆鼻。 會後, 他又看見一些戰士撿煙蒂來抽。

這一幕, 讓張雲逸感到心酸。 戰士們出生入死, 連一支煙都抽不上, 這怎麼行?他找來2師供給部長胡弼亮商量:“能否辦個煙廠, 解決部隊官兵抽煙的問題?”這讓胡弼亮非常驚訝, 答應試試看。 圖為新群煙草公司的飛馬牌香煙盒。

當時, 新四軍正好解放了天長縣銅城鎮。 該鎮有一家煙廠, 因當局苛捐雜稅瀕臨倒閉。 經供給部調查後, 張雲逸指示, 先與當地煙草公司合作, 一來解決資金短缺, 二來扶持解放區破產企業。 而後, 選派官兵進廠學習, 為籌建新廠創造條件。 圖為早期的機械捲煙機。

1943年3月, 新四軍自營的“新群煙草公司”開始生產捲煙, 公司取名“新群”, 寓意是“根據地的群眾是新型的群眾”。 為了保證煙廠運營, 張雲逸特批42元淮南幣給煙廠,

這42元在當時可購買一頭200多斤的大肥豬。 圖為制煙流程復原圖。

香煙出廠後, 張雲逸親自取名“飛馬牌”香煙, 還請淮南日報美編設計圖案:長了兩隻翅膀的一匹駿馬在騰飛, 象徵駿馬騰飛。 張雲逸要求制煙要用淮南上等煙葉, 還從上海請來專家指導生產。 自此, 飛馬香煙成了品牌, 批量運往前線部隊, 甚至“飛”到了敵佔區。

飛馬香煙因其製作技術和品質, 遠銷多處敵佔區, 甚至壓倒了當時“大英”香煙, 一度受到打壓, 但仍舊有很多煙販, 排著隊來批發“飛馬”到敵佔區賣。 為了打開銷路, 煙廠大批印製“大英”香煙空盒, 套上飛馬煙, 用船運出去銷售。 飛馬不僅讓新四軍官兵抽上了煙, 還解決了部分經費。 1948年, 新群煙廠改為利華煙草公司。

飛馬作為作為知名品牌, 一直生產到上世界九十年代。 圖為華東軍區後勤部利華煙廠人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