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解讀中美經貿磋商談判的最新資訊,三個重大看點不容錯過

作者:阿爾法;圖片來自網路;歡迎參與文尾延伸話題

新華社剛剛發佈的消息稱, 中美雙方剛剛於6月2日至3日, 在釣魚臺國賓館進行了磋商, 雙方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 中方還就經貿磋商談判發佈了聲明。 儘管聲明只有三段, 但意涵十分豐富。

解讀中美經貿磋商談判的最新資訊, 阿爾法認為有三個重大看點不容錯過。

第一, 為了防止美國出爾反爾, 中國畫出了一條清晰的紅線。

大家注意到, 中方發佈的聲明最後一段鮮明地給美方亮出了紅線:“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 都應基於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

如果美方出臺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 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

翻閱歷史上的談判案例, 中國作出這樣的表態是比較罕見的。 中方釋放這一信號, 也表明了對美方的不信任。 上一次中美經貿磋商兩國已達成共識, 美國也宣佈停止打貿易戰,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鞏固和深化談判取得的成果。

出乎意料的是, 特朗普很快就反悔了。 5月29日, 白宮突然宣佈維持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真是一個180度的髮夾彎, 轉彎幅度之大超過我們海峽對面的綠營當局。 其實也不意外, 特朗普上臺這兩年出爾反爾的事幹得實在太多了, 堪稱毀約專業戶。

中國鮮明亮出底線,

不給美方有半點想像空間。 一如商務部幾天前的聲明一樣, 歡迎談、不怕打。 中國將根據華盛頓方面的態度, 即時調整自己的策略, 絕不會自縛手腳。 也就是說, 如果美國說話不算數, 那中國此前的承諾也通通作廢。

第二, 重申了中國的國家戰略, 展現了大國擔當的戰略定力。

在新華社發佈的聲明稿件中, 中方再次重申這樣一個承諾: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略, 我們的既定節奏不會變。 這充分表明, 中國不會因為美國突如其來的貿易戰, 就改變我們穩步擴大開放的步伐, 展現了大國擔當的戰略定力。

中國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 絕不是像有的人謠傳的那樣, 是受美國的壓力所致。

這個國家戰略, 十九大的時候就提出來了, 相信醞釀的時間還要更早, 那時中美還根本沒有貿易爭端這回事。

這不是對美國一家的承諾, 而是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承諾。 中國政府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滿足高品質經濟發展的需要, 推動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 願意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 這也是中國人宣導“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思想的最好體現。

這一條得與上一條結合來理解。 中國雖然願意與世界共用發展的成果, 但絕對不會做凱子, 美國人如果不守信用、反復無常, 那所有的承諾將自動把美國排除在外。 要知道, 一個正在富起來的10幾億人大市場, 將給世界提供無限可能。

第三, 雙方尚未發表聯合聲明,

說明美國的態度仍有反復。

5月19日, 中美在華盛頓進行經貿磋商談判後, 發表了聯合聲明。 雙方同意採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 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 創造條件擴大服務貿易, 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期間, 特朗普還接見中方代表團成員。

此次經貿磋商談判只有中方發表了聲明, 雙方並沒有發表聯合聲明。 而且大家應該也注意到, 美方代表團沒有得到接見。 綜合這些資訊可以看出, 中美雙方在這次談判中雖然達成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這個分歧的責任肯定不在中方。 此前的談判達成共識後, 沒多久美國方面又出現變卦, 說明其內部矛盾十分激烈,

對兩國達成的妥協並不滿意。 正如有分析人士所言, 妥協肯定是雙方都有不滿意的地方, 如果只讓一方面滿意那還談啥判。

美國交替使用談判與威脅兩種手段, 預示著兩國貿易紛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 我們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這次談判絕不會是一錘子買賣, 還有可能在局部進行“拉鋸戰”, 最終才有可能將兩國的貿易關係穩定下來。

還是那句話, 歡迎談、不怕打。 中美兩國完全可以攜手把蛋糕做得更大, 但想叫中國讓渡核心利益, 沒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