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这位西野悍将击毙日军“名将之花”,被誉为打不垮的“铁脑壳”

作者:兵說兵事

在我軍歷史上, 不少將帥都有自己的綽號, 如林彪的“紅軍之鷹”、劉亞樓的“雷公爺”等。 有位開國中將被稱為“鐵腦殼”, 他曾率部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延安保衛戰頂住數倍於己之敵瘋狂進攻。 這位戰將, 就是羅元發。

圖:羅元發

羅元發, 1910年生於福建龍岩, 19歲參加紅軍, 先後參與指揮了湘江之戰、黃土嶺伏擊、延安保衛戰和解放蘭州等戰役戰鬥, 立下赫赫戰功,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湘江之戰, 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

圖:湘江之戰形勢圖

1934年11月, 紅軍強渡湘江, 突破第4道封鎖線, 湘江之戰爆發。 羅元發擔任紅3軍團5師15團政委,

奉命以急行軍方式搶佔渡口, 掩護中央縱隊過湘江。

由於敵我兵力懸殊, 仗打得非常激烈。 戰至第二天, 全團傷亡過半, 先後有2名營長犧牲, 團長和羅元發也受了重傷, 仍堅持指揮部隊守住渡口, 最終圓滿完成了掩護任務。

黃土嶺伏擊, 擊斃日軍“名將之花”

圖:黃土嶺戰鬥示意圖

1939年, 八路軍取得雁宿崖大捷, 擊斃眾多日偽軍。 這讓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很惱火, 他親率主力趕到雁宿崖, 企圖找八路軍決戰。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 羅元發決定採取誘敵深入之計, 把日軍騙到黃土嶺再聚而殲之。 不明所以日軍被牽著鼻子走, 從蘭家莊一直追到黃土嶺。

圖: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

眼看日軍進入伏擊圈,

羅元發下令全線開火, 狠狠打擊來犯之敵, 日軍傷亡慘重。 後來, 八路軍通過望遠鏡看到河對岸站著群鬼子, 斷定其中穿黃呢子大衣的是條“大魚”, 當即命令炮手轟擊, “大魚”應聲倒下。 事後證實, 被擊斃的正是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延安保衛戰, 頂住數倍於己之敵進攻

圖: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

1947年, 胡宗南進攻延安。 當時延安守軍只有2萬餘人, 面對胡宗南部25萬人的進攻, 最高層決定撤離延安, 命令羅元發率部在金盆灣阻敵。 受領任務後, 羅元發當即投入緊張的備戰之中, 帶領部隊構築了3道防線。

3月13日, 戰鬥正式打響, 國軍先是飛機轟炸, 緊接著兵分多路進攻, 敵我雙方全面交火。 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 羅元發率部依託陣地層層阻擊,

雖然付出較大傷亡, 但打破了敵人“3天攻佔延安”的美夢。

正是憑著不怕死的硬氣, 羅元發頂住了敵人7天7夜的進攻, 成功掩護撤離。 戰後, 彭德懷稱讚羅元發“真是個打不垮的‘鐵腦殼’!”

解放大西北, 敢於啃最硬的“骨頭”, 殲滅馬家軍2.7萬餘人

1949年, 蘭州戰役爆發。 面對馬家軍的瘋狂抵抗, 羅元發再次臨危受命, 接下攻打皋蘭山主峰營盤嶺的任務。 自古攻蘭必先佔領皋蘭山, 深知此理的馬步芳花費重資, 在皋蘭山修築了眾多集群工事, 並佈滿小型航空炸彈, 派最精銳的第248師扼守營盤嶺。

圖:蘭州戰役

一場硬仗在所難免。 由於皋蘭山地勢險要, 無法迂回包抄, 我軍只能從正面強攻。 8月21日, 戰鬥正式打響, 敵我雙方反復爭奪陣地, 打得難解難分。

在得到野司炮火加強後, 羅元發再次發起猛攻。 在陷敵陣地於一片火海後, 我軍兵分三路展開攻擊, 直插敵前沿陣地, 與敵展開激烈拼殺。 戰至26日, 最終順利攻佔營盤嶺, 全殲蘭州守敵2.7萬餘人, 打通了進軍青海、新疆的門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