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昔日撑起中国天空的米格 最新米格35买家为何还没枭龙多?

提起蘇聯的飛機設計局, 許多人都會想起米高揚的名號。 朝鮮戰爭時期的米格走廊、二十世紀產量最多的噴氣戰鬥機米格-21、令西方世界心生恐慌的米格-25......中國也曾在上世紀60年代在米格-21的基礎上研製出殲-7戰鬥機, 這款戰鬥機被多個國家採購, 創造了外銷上的奇跡;印度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迄今仍在服役。

可進入三代機時代後, 米高揚的風頭逐漸被蘇霍伊蓋過, 米格-29因航程太短被嘲諷為“機場守護者”, 米格1.44驗證機因蘇聯解體無疾而終, 米格-35苦苦尋求外銷訂單收效甚微。 反觀蘇霍伊的側衛系列則因出色的性能備受歡迎,

好評不斷。 如今的米格-35雖說號稱是集米高揚所有成就的最終版本, 可外銷前景卻著實不容樂觀!

蘇聯解體後的這些年裡, 米高揚設計局/“米格”這塊金字招牌已是逐漸式微。 米格-35雖說彌補了過去米格-29的短板, 增加了機內載由量, 升級了機載雷達, 不再是“腿短”的機場保衛者, 可以脫離地面雷達的引導、具備了“獨立”空戰能力, 已經成功由過去的適合蘇聯作戰系統裡的前線戰鬥機升級為多用途戰鬥機。

可惜, 這樣的轉變來的太遲了!米格-35的性能的確是不俗的, 可本世紀以來三代機的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 傳統的蘇式戰機市場已經被西方和中國不斷搶佔。 米格-35這樣的定位, 上有自家的兄弟蘇-27/蘇-30系列和新貴蘇-35,

面對西方戰機更有美國的F-15/F-18系列改進、歐洲颱風、陣風這樣的中型機, 即便同級別的F-16、鷹獅、殲-10的出口型FC-20, 各個都是絲毫不遜色的實力派。

此外, L-15“獵鷹”、雅克-130、韓國的F/T-50等高級教練機都在“教練”之外, 具備制空、對地攻擊的能力, 從而搶佔了非洲、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 特別是, 當下的三代機市場, 有需求的國家都是中小國家, 在國防預算上不免捉襟見肘, 經濟性是很大的變數。

眼下這個時間節點, 又恰是西方多國的老三代機退役之時, F-16A/B這些初期三代戰鬥機清倉大處理。 這些機型已經在東歐等國打開了市場, 飛機近乎是友情價的白送了, 不過重點是是收取戰機的升級改裝、機體延壽的一系列費用。 這樣的策略下,

這樣的“二手”三代機就性價比而言, 即便JF-17“梟龍”也談不上優勢。 遑論, 俄羅斯的米格-35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