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国产T1100新型碳纤维为啥震动了日本人?专家只说了这四个字

6月21日, 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太材料及工藝研究所研製開發的“航太碳纖維增強無鹵阻燃結構複合材料”通過了SGS認證, 具備了進軍國際市場的資質, 而就在幾天前, 由北京化工大學等單位承擔的863計畫課題“聚丙烯腈碳纖維石墨化關鍵技術研究”通過技術驗收。 據悉, 該項目不僅突破了我國航太用QM4055級高強高模碳纖維製備關鍵技術, 滿足熱熔預浸、熱熔纏繞工藝要求, 典型結構試驗件性能滿足設計要求, 而且已經應用於某國家中段攔截器試驗上,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實際上上述兩種新型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成功應用,

恰恰是我國在高性能碳纖維上做出的巨大進步, 眾所周知, 先進複合材料是航空航太高技術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能有效降低飛機、 運載火箭、 導彈和衛星的結構重量, 增加有效載荷和射程, 降低成本。 高強高模碳纖維是探險材料技術裡的“珠穆朗瑪峰”, 也是我國碳纖維技術長期以來的技術難點, 被國外嚴格封鎖。

長期以來, 全世界高強高模碳纖維長期被日本東麗公司一家所壟斷, 其生產的MJ、M系列碳纖維材料甚至被成為該材料的技術標杆, 我國生產的航太用QM4055級高強高模碳纖維大致就相當於日本東麗公司生產MJ55型碳纖維的水準。 東麗公司在PAN基碳纖維包括了高強、高強中模、高模和高強高模等多種類別,

形成了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碳纖維產品, 滿足不同使用環境對材料性能的要求, 其生產的M/MJ系列高模型碳纖維已經應用於美、日、歐的航天器上, 例如歐洲的 “阿麗亞娜-4” 和“阿麗亞娜-5”運載火箭採用了大量的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複合材料, 其衛星發射支架, 儀器艙, 大型整流罩, 第一、 二級之間的分離殼, 助推器前錐和第二、 三級級間段均採用碳纖維增強環氧樹脂複合材料製造而成, 而我國由於缺乏該技術, 新一代運載火箭, 例如長征-5和長征-7型火箭只能很實用鋁合金材料。

而日本的H-IIB和H-III大型運載火箭則大型使用了碳纖維材料, 2014年3月, 日本東麗新推出超高強中模型T1100G碳纖維, 其拉伸強度可以達到6.6Pa, 拉伸模量可以達到324GP,

是目前國家上主流碳纖維——T-800和T-700拉伸強度搞出70%, 成為下一代航空航太高強度碳纖維的首選材料, 代表了高強度碳纖維材料未來的發展趨勢, 也是目前東麗全力攻關的碳纖維材料最前沿技術。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我國碳纖維產業和研發幾乎與日、美、德三國同步, 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 碳纖維性能和品質一直無法滿足軍用和民用要求, 國內應用部門被迫立足於進口碳纖維發展軍用複合材料, 而且還被處處“卡脖子”, 關鍵原材料陷於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 不過, 自2005年以來, 這一局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我國相繼自2009年開始加大投入力度, 先後突破了T-300、T-700、T-800、M30、M55和T-1000級高強度高模量碳纖維的大批量生產, 特別是T-700萬噸級生產線,

T-800和T-1000千噸級生產線, 一舉打破了國外壟斷, 我國碳纖維生產產量即將躍居世界第二, 目前, 東風-41、東風-17、東風-26、東風-27、鷹擊-21、殲-20、FC-31、殲-16、鷹擊-18某改、紅旗-19、紅旗-26、紅旗-29等一系列新型戰術、戰略武器均使用上了國產碳纖維材料, 可以說, 在碳纖維材料領域, 我們已經不怕任何形式的技術封鎖。

特別是目前碳纖維領域裡最前沿的T1100關鍵技術, 目前我國已取得突破, 威海拓展、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中複神鷹已經取得關鍵性成果, 這是日本人想都沒想到的高速度, 在世界最高強度碳纖維領域, 我國將在2020年前實現100噸級小批量生產, 並有望在千噸級生產線上領先日本實現批產, 想在碳纖維領域封鎖我們, 軍事專家只回應了四個字,

“別做夢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