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铁路线上的“蜘蛛侠”常年攀爬悬崖扫山 恐高的人干不了这活儿

石太鐵路穿行於太行山脈, 沿線山體易崩塌的風化岩石, 隨時可能對火車的安全運行構成威脅。 尋找危石並清除它們, 確保山區鐵路安全暢通, 是掃山工的主要工作, 這是一項集膽識、體力和技術於一身的工作。

當日, “天窗”時間是早晨6點到8點, 為了趕在“天窗”點前到達作業區域, 掃山工要在清晨4點多起床提前趕到做準備。

27歲的溫波(右)和師傅已經在山坡上做起了掃山的準備。 “防護、觀測、指揮、排石……”, 溫波默念著師傅叮囑的每個步驟。

52歲的尹培喜(左)師傅正在清理樹枝, 突然折斷的樹枝劃在臉上險些受傷。

每次上山, 掃山工都要手腳並用, 拿著鐮刀斧頭, 從荊棘叢裡“劈”出一條路。

43歲的孫建忠從事掃山工作已經23年, 是這行當裡的“老師傅”, “排石”是他眼中掃山作業的“重頭戲”。 爬上山, 選好位置, 打牢防護樁, 放下安全繩, 穿戴好防護用具, 手握鐵錘鋼釺, 順著安全繩到達危石點, 定點排除。 口訣般的掃山“套路”看似簡單, 但在實際操作中, 還要根據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變換應對的“招數”。

47歲的郗啟文吊在懸崖上清理危石, 腳下的岩石突然踩脫他猛然懸空。 掃山工不僅需要克服高空的恐懼心理, 還要防止頭頂、腳下有石頭掉下或者踩脫避免受傷。

“大錘、鋼釺、撬棍、安全繩、安全樁……每個人平均負重近30公斤, 有時根本沒有路, 手腳並用往上爬!”比起高空清理危石,

穿行於崇山峻嶺間要克服的重重困難更讓掃山工們備感艱辛。

石太線石家莊至賽魚段上下行107公里, 掃山任務由南張村路基工區、岩會路基工區兩支掃山隊擔任。 為了不影響火車正常通行, 每次掃山“排石”作業都要提前申請“時間點”, 等“時間點”批下來, 即便是夜間或是遭遇惡劣天氣, 也要正常作業。

掃山前, 一條安全繩要兩個人同時檢查多遍, 來不得半點馬虎。

汛期將至, 石太線上的掃山工們更是繃緊了神經。 他們會對重點區域進行重點監控, 特別是在雨中, 還要對危石進行不間斷觀察, 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 “大雨沖刷特別容易引發泥石流, 要隨時趕到現場處理。 ”每個掃山工都知道, 進了汛期,

這人就得“長”在山裡了。

經過兩個小時的緊張作業, 峭壁上標記的危石全部清理完畢, 52歲的尹培喜(右)師傅欣喜的看著沒有安全隱患的作業面。

早晨8點, 經過兩個小時的連續作業後, 大家坐在山坡上開始吃早飯。 27歲的溫波(左二)望著列車安全駛過心裡很是高興, 在掃山工中他年齡最小,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從沒有退卻。

與大山為伴, 常年奔波于高山深谷中, 行走在懸崖峭壁上的掃山工, 用自己的生命默默地守護著鐵路線的平安與順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