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长崎事件”尘埃落定,日本开启海军发展新时代

“長崎事件”這一單一的兵民之間的互毆案件, 在多方外交交涉之後, 方才得以解決。 日本民眾對清朝鐵甲艦駛入長崎港後所引發的心理恐慌, 以雙方爭端的形式得到表達, 但是日方始終沒有承認在這次事件中的錯誤。 中日雙方之所以能夠在德國的斡旋之下得以解決, 是因為此時日本海軍還無法同北洋水師對抗, 也並無同中國開戰之力量, 故日方始同意德使調停解決此事。 事件解決之後的中日關係也走向低潮, 天朝上國的迷夢依然還殘存於中國清朝領導者的頭腦中, 開明的改革者儘管看到了制度的腐敗和改革的必要性,

也在制度允許的範圍內做著修補與改革的嘗試, 但亦回天乏力, 海軍發展遲滯、改革也陷入停滯。

“長崎事件”完結後, 《東京朝日新聞》報導, 清朝駛入長崎的軍艦上“軍容不整, 供奉著關羽的像, 食物散亂於甲板之上”, 對於一個肩負清朝海防的水師而言, 這種可怕的現象, 從一開始便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對日本而言在此事件之前, 日方並不詳知中國鎮遠與定遠艦的內部構造及炮艦設置、裝甲防禦的厚度等, 然“長崎事件”之後, 日人已然充分瞭解中國軍艦的具體情況, 並對船體不同地方不同裝甲厚度有所瞭解, 於軍事而言, 這是兵家之大忌, 這也促使日本有針對性開發研製或者購買針對中國鐵甲艦特徵的軍艦或設置武器裝備。

鎮遠艦

“長崎事件”結束後, 北洋水師已經建設成一支“擁有巨型鐵甲艦二艘, 高速巡洋艦七艘, 炮艦六艘, 練習艦三艘, 魚雷艇六艘, 運輸艦一艘, 總艦隻達到了二十五艘”, 總排水量達到了36776噸的艦隊。 正是巨型鐵甲艦到訪長崎, 給日本民眾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 事件的發生及解決也激起了日本國民對中國的敵愾之心。 造成的恐慌雖不如佩里的黑船來航時的無助, 但使日本政府及國民認識到了打敗清朝政府的艱巨使命, 為此日本大力發展海軍, 建造軍艦, 均以清政府的兩艘鐵甲艦為目標建造。

北洋水師艦隊

北洋海軍魚需艦隊官兵

( 季我努學社會員 劉景瑜:《1886年長崎事件述論》 本文刊載于《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