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努尔哈赤立下一规矩,没想到使用过度,竟成了导致清朝灭亡的利器

西元1900年, 由於慈禧太后一時激動(認定洋人要逼她還政給光緒), 下大了一個十分荒唐的決定:同時向當時排名前十一位的國家宣戰!事情發生後, 八國聯軍一擁而入, 二百多年前戰無不勝的八旗兵和刀槍不入的義和團瞬間作鳥獸散, 慈禧見大事不好, 帶著光緒, 隆裕等人倉皇逃到了西安, 經過一年多的顛沛流離之後才又回到了北京。

看到這兒, 很多人都有個疑問:義和團也就算了, 本身就是糊弄老百姓的玩意兒, 當年的八旗兵的戰鬥力那都是被戰爭檢驗過的, 怎麼才二百多年過去就成了這幅德行?要說清楚這個,

還得從太祖爺努爾哈赤說起。

西元1583年, 努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在戰亂中被明軍誤殺, 努爾哈赤有苦難言, 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明朝的身上, 以父祖留下來的十三福鎧甲起兵, 經過30多年的刻苦奮戰, 終於在西元1615年建立了後金。

在多年的征戰當中, 努爾哈赤為解決軍隊的問題可謂是操碎了心, 慢慢確立起了兼具軍事, 行政, 生產三方面智慧的八旗軍制度, 這些所謂的八旗士兵兼具戰士與農民兩種屬性, 說白了出門提槍就是上陣殺敵的戰士, 回家種田就是老老實實的農民, 這樣打仗生產兩不誤。

隨著時間的推進, 八旗軍制度也日益完善, 一開始只有紅白黃藍四色旗幟, 到了西元1614的時候又相繼增編了鑲黃,

鑲白, 鑲紅, 鑲藍四旗, 每旗可出兵七千五百人, 這樣算下來的話, 八旗兵總共也就6萬精銳, 其餘都是步兵。 可就是這些不足十萬的八旗兵, 卻在五年後的薩爾滸大戰中大敗了人數是他兩倍的明軍, 從此開始在遼東戰場上佔據了主動權, 為以後大清入主中原奠定了軍事基礎。

皇太極繼位之後, 又在滿八旗的基礎上建立蒙軍旗和漢軍旗, 到了西元1642年, 八旗制度徹底完善, 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滿八旗, 蒙八旗以及漢八旗, 全部由總是子弟掌控, 多爾袞死後, 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 又加了一項: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鑲黃, 正黃, 正白三旗為上三旗, 剩下的那五旗為下五旗, 上三旗比下五旗尊貴, 主要負責禁衛皇宮等事,

下五旗則直接派到全國各地, 這些規定一直持續到大清滅亡。

他的積極作用不用多說, 努爾哈赤統一建州, 席捲遼東, 到後來的薩爾滸戰役, 一直到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它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 首先一個就是對遊牧民族的騎射習俗過於依賴, 雖然大清的皇帝一直都很重視這一項, 可難保所有人都是如此。 大清入主中原之後就失去了野外狩獵的自然條件, 那些八旗兵面對純粹的農業社會以及繁華的市井生活, 也漸漸喪失了以前維持訓練的生活模式。

後來的旗人更是不知騎射為何物, 八旗制度又無法組織士兵進行有計劃的操練, 時間一長八旗子弟的軍事素質急劇下降。

其中最是典型的就是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的時候, 一時來了興致在南通檢閱八旗部隊的訓練情況, 結果是“射箭箭虛發, 騎馬人墜地”,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皇帝主持的檢閱尚且如此, 一般的軍隊鬆懈到什麼程度就不用說了。

再一個就是大慶政府為了保證八旗軍的戰鬥力, 特地規定他們不准不得經商、不得做手工業、不得私營土地、不得出賣勞動力、不得從藝為伶等等等等, 幾乎把他們所有謀生的道路都給斷了, 再加上滿清入關失去了原本賴以生存的土地, 搶佔漢族老百姓的又行不通, 這就造成了八旗軍的生活來源只能靠軍費。

這就很成問題了, 清中期以後財政逐漸枯竭, 到了晚清時期就更不用說了,

各國的賠款的就夠這些統治者們喝一壺的, 更別說供養這些八旗子弟了。 唯一的生活來源被掐斷, 那些旗人整天連肚子都填不飽, 怎麼上陣拼命?搞清楚了這些, 開頭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