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振奮!殲31已使用國產渦扇引擎:沈飛五代機全身黑科技

眾所周知, 沈飛的殲-31隱身戰鬥機自從在2012年10月31日首飛的那一刻, 其就可以說一直是倍受爭議的, 特別是在殲-31和成飛殲-20隱身戰鬥機誰能夠成為新一代航母艦載機的這個問題上, 軍迷們更是“打得”不可開交。 那麼今天, 我們就和大家一起走進殲-31隱身戰鬥機的世界, 來粗略分析一下該機目前具備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之處。 事實上, 十分有趣的一點是, 從目前我們官方公佈的資料來看, 殲-31隱身戰鬥機似乎是創造了新世紀以來我國戰鬥機, 從研製再到成功首飛的時間間隔最短的新記錄。 據《科技獎勵》雜誌發表的文章介紹到,

“飛機傳統結構技術出現了設計瓶頸。 一方面, 結構超重嚴重, 為“減輕一克重量而奮鬥”的理念幾乎成了空談, 而“一克重量一克金”的現實卻依然存在, 然而, 飛機主承力結構大量使用鈦合金, 這類材料很昂貴, 而傳統工藝的材料利用率不足10%, 並且零件尺寸規格受限, 必須使用比大壓機製造更先進的方法”。

為了提高殲-31戰鬥機的鈦合金製造水準, 在王院士的帶領下, 我國研製的殲-31戰鬥率先使用了世界最大尺寸的大直徑承力結構件 , 這意味著殲-31戰機研製團隊不僅突破了鈦合金次承力件鐳射快速成形關鍵技術, 使我國成為繼美方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掌握該技術並實現裝機應用的國家, 而且還克服了重重困難與阻力,

突破了大型複雜鈦合金主承力件成形關鍵技術, 擺脫了對Aeromet企業的跟蹤模仿, 在北航實驗室成功研製出無結構基板、成形連接的前起落架支撐梁, 而且實現了殲-31飛機的批量裝機應用, 使我國一躍成為迄今世界上唯一掌握該技術並實現工程應用的國家。

在此基礎上, 通過進一步擴大應用, 從某種角度上講, 殲-31戰機時我國結構減重最成功的戰鬥機, 作為後發優勢的飛機, 其在複合材料、隱身材料、鈦合金材料都做到全國領先, 世界拔尖,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殲-31 2.0改進型非議的複合材料使用率接近22%, 鈦合金達到35%左右, 基本與F-35相當, 要高於殲-20戰機。 據報導, 當時沈飛公司僅僅是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該機的詳細設計規劃,

然後只用了13個月就完成殲-31第一架樣機的生產和裝配工作, 並在不久就進行了首飛。 而作為一款新機, 殲-31隱身戰鬥機僅僅在兩年後就參加了2014年的珠海航展, 還進行了飛行表演, 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沈飛公司對該款新戰機還是較為自信的。

事實上, 由於“出生”年代較晚, 殲-31隱身戰鬥機得以採用了很多非常先進設計, 例如其採用了在21世紀以來非常著名的蚌式進氣道的設計, 使得殲-31在機頭方向的雷達散射面積得以大大縮小, 甚至由於其機頭體積較小, 所以其機頭方向的RCS值要比殲-20的機頭方向的RCS值更小, 更不易被雷達發現。 而蚌式進氣道的設計也使其獲得了更好的低空低速飛行性能。

此外, 殲-31的起落架設計比較粗壯, 這是因為沈飛把其在殲-15艦載機的起落架技術複製到了殲-31隱身戰鬥機上面來, 這也使得殲-31隱身戰鬥機的起落架可以承受住更大的衝擊力。 所以就使得殲-31很適合於作為艦載機了, 這也是目前有網友認為殲-31隱身戰鬥機能夠上艦的一個重要論據。 不得不說, 在這一點上, 殲-31隱身戰鬥機的確是要比殲-20有更大的先天設計優勢, 而如果殲-20隱身戰機上艦就需要改動其起落架, 改動工程量和對機體結構的影響的確不小。 此外, 沈飛的殲-31隱身戰鬥機還採用了全數位化操控系統, 所以具備較好的操作性能。

說完了殲-31的一些優點, 那我們就來說說殲-31的不足之處了。 同樣, 殲-31的確是在多方面存在著缺點的,

有的還可以說十分嚴重的缺點。 大家對殲-31最大批判應該就是在其發動機方面了, 殲-31裝備了兩台俄制RD-93渦扇發動機。 事實上, RD-93渦扇發動機是在RD-33渦扇發動機的基礎上改進升級而來的, 而RD-33渦扇發動機竟然是早在上世紀60年代研製的。 蘇聯當時研製這款發動機就是用於裝備上其米格-29上。 進入新世紀, 儘管俄羅斯推出的RD-93渦扇發動機是進行了很多升級和改進, 使得RD-93渦扇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推力, 可維護性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升。 但是由於其採用的核心機設計技術是無法改變的, 其還是採用了60年前的設計。 所以其實在是嚴重拉低了我們殲-31的性能, 不過, 最近殲-31使用渦扇-13發動機試飛的照片已經證明殲-31作為未來二代艦載機在動力方面已經沒有障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