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自汉代之后的各个朝代皇族后裔现在大概都有多少人?

樓主“大悟道人”:後人僅指通過男系傳下來的後人, 否則根據數學計算中國大概幾乎所有人都是皇帝後人了。

現在的劉姓家譜幾乎都自稱漢朝皇室後代, 關係遠點的也要自稱劉邦兄弟或堂兄弟, 不過就不算“皇帝後人”了。

李唐後代有多少不好說, 相對比例不會很高, 但哪怕5%的李姓是唐朝皇帝後人也是400多萬了。

宋朝後代不是很繁盛, 大概幾十萬?而且基本不是太祖太宗之後的那些皇帝的後人。

明朝皇室繁衍很快, 很多人認為滿清殺了很多, 其實被殺的主要集中在名字識別度高的朱棣後人裡,

而朱棣一支人丁並不是特別繁盛, 明末大約30萬宗室, 就算經戰亂和屠殺剩三分之一也是十萬, 到現在有個百來萬?

滿清皇室後人記錄比較清晰, 幾萬人, 關係最近的也不過是道光皇帝的後人

其他不那麼大的朝代, 晉朝後人據說被殺的差不多了, 陳朝和蕭梁聽說後人也不少, 曹魏後人事情前些年挺有名的。

南川侯:劉漢後裔占中國男性的百分之二。

zylbest77:姬周後裔有多少?

大悟道人:李唐其實更多, 明朝離得近加上戰亂反而未必那麼多。

勿遺壽幼:李唐沒優勢吧, 雖然李姓因為賜姓而大肆擴張, 但李唐皇族人口並不多。

奔狼:目前可以確認的是愛新覺羅家族, 父系類型通過多支檢測已經確認屬於C2b1a3a-M401的下游, 畢竟比較晚近, 清末統計大概宗室有29000人,

覺羅(遠支)有20000人, 按一半男性的話大概是25000人, 按正常人口比例增加的話, 現在也就是15萬人左右, 7萬5的男性。

明宗室, 最近23魔方測了家譜明確記載韓王, 周王, 代王的後裔, 大致確認父系屬於O2a2b2a1-N7下游的一個小分支, 現有人口按魔方的估計在35萬男性左右, 大概還有70%左右的人姓朱。 這個如果有古代樣本驗證一下會比較好。

元皇室就不好說了, 黃金家族可以確認的現在主要是兩支, 術赤後人主要是哈薩克的Tore部落, 在蒙古的則主要是達延汗後人, 但這兩支的父系類型不一樣, 一個C2北支, 一個C2南支, 達延汗這個父系類型大概占外蒙男性人口的10%左右, 內蒙比例略低一些, 其他如哈薩爾後裔, 別勒古台後裔等又和他們不一樣,

所以不可考。

自認宋皇室的主要分佈在江南, 檢測下來是O1a1a1a1a1a-F492的下游偏多, 但因為這個類型本來就是江南高頻類型, 所以還不好確認是否確實是這個類型, 最好的辦法是測古代樣本, 比如趙匡胤的六世孫趙伯澐。

李唐目前沒有什麼資料, 一個是李唐是被屠殺過的, 二是自稱李唐後裔的人太多了, 比如胡適家族測下來是O1a的下游, 不過明經胡的說法基本認為是不靠譜的。

漢劉目前有個疑似類型, O2a2b1a1a1a1-F155, 共祖2000多年, 占全國人口的1.5%左右, 不過目前在沒有古代樣本驗證前, 還是不能確認, 因為漢劉畢竟太久遠了。

大悟道人:其實大部分李唐後代都倖存了, 但問題是由於年代比較久遠, 明清時冒認的太多, 有說法稱正經的李唐屬於N類。

中流砥柱孫傳庭:就大縣城的印象, 朱姓真是個大姓, 跟封在武昌的楚王肯定是有關係的。

當年闖、獻殺的主要也是嫡傳近支, 就明神宗時 “劫杠案”的情況來看, 楚藩遠支人數已經相當多, 而且大部分已經過的和老百姓差不多了。


清廷賜封的最後一代一等延恩侯朱煜勳

大悟道人:近支名字識別度高, 所以容易倒楣, 朱元璋其他兒子的後人字輩不一樣, 還是容易倖存的。 目前明朝皇室後裔中可靠的最近支是成化帝后人。

薔薇島嶼:不是岷藩之後麼?

血鑒中華:崇禎時期, 統計在冊吃飯的宗室是6萬人……

中流砥柱孫傳庭:另, 因為建國後推行簡化字的緣故, 蕭氏後人(甭管是蕭何、蕭齊/梁、還是契丹蕭)現在絕大多數姓的都是“肖”;在那個蛋疼的“二簡字”時期,

推行把 複姓改成單姓, “司馬”有不少人被拆成了“司”姓 和 “馬”姓。

勿遺壽幼:契丹蕭大多成了金人的石抹氏吧?

大悟道人:姬周後人呢, 而且那個155類型據說只有30%的人姓劉, 那70%的人是……(有說法說劉邦是野種, 他和他的兄弟劉交可能不是同一類型, 而且劉恒可能是魏豹的孩子, 又不是一個類型。 )

北方劉大多是賜姓甚至可能是匈奴後人吧?

勿遺壽幼:不是只有諸項和婁敬被賜姓? 山東河北的那幾個王爺都很會生的。

大悟道人:日後赫連、獨孤、耶律等北方民族姓氏可都變成劉了。

前些年對日本皇室分支的檢測表明他們很可能是只在日本才有分佈的d1b, 當時日本論壇上那叫一個喜大普奔……

勿遺壽幼:肯定是有的, 但不是主流,而且現在北方還有赫連,獨孤,耶律,連等姓。

大悟道人:不知道夏和商的後人能不能測出來……

勿遺壽幼:夏是筆糊塗賬,商的話不是都查孔子後裔嗎?

大悟道人:還有幾個同源姓氏如林、宋、蕭、鄧、戴等等,都什麼結果啊?

勿遺壽幼:林姓是唐朝的山東人林寶開始說自己祖宗是比干的,之前林姓幾乎沒有名人。

全國林姓的源頭不脫閩贛兩省。


林氏宗親到晉江閩南比干廟祭祖拜謁(圖片出自中國林氏宗親網)

大悟道人:張、林、馬這幾個好像都不是正宗華夏姓氏,甚至李的最初起源都可疑。

江浙大姓錢姓的基因源流又如何……

勿遺壽幼:什麼叫"正宗華夏"? 張李都是戰國時代就有的,"張"通"長", "李"通"事"/"吏", 都是職業演變來的姓氏,"馬"大概也差不多,有些還是"司馬","馬矢"等氏縮寫來的。左傳裡面也有姓林的,可見中原本來就有林氏,但不多人姓。

大悟道人:就是起源於少數民族為主而非華夏族為主,比如張跟白狄,林跟百越,李、馬可能跟西胡。

勿遺壽幼:"張李馬"自戰國以來一直便是北方大姓,因為是職業演變來的,就像英語的裡"史密斯"(鐵匠),"泰勒"(裁縫),"庫柏"(箍桶匠)一樣得姓。

燕然勒功:不完全,某些山東的林可能是獨立起源,還有山西的丘林氏。

勿遺壽幼:但全國林姓的大頭在福建,北方的土生林姓不多。

奔狼:2000年能有25%的人姓劉就很厲害了,不過這個類型依然需要古代樣本驗證。

戴姓中發現有一支和曲阜孔的最大支共祖在3300年前,懷疑可能和宋共祖也就是殷商王族有關,不過還需要古代樣本確認,是C2南支F948面F3555的下游.

林姓的最大支目前是在福建發現的O2a2b1a4a1-CTS6987,是福建本地的一個地方大簇。

大悟道人:姬周分支姓氏中源流比較清楚的有鄭、韓、魏、蔡、孟幾個,他們的類型如何?

奔狼:完全沒有規律。

大悟道人:那就匪夷所思了,這幾個已經是前一百大姓裡差不多是傳承最清楚的了。

燕然勒功:我國的大姓(既指全國性,也指區域性的)源流都相當複雜的,遠不是姓譜上所說的那些。特別是某些早期郡望明顯偏北,現在在南方卻成為局邡大姓的姓氏(比如粵語區的梁、馮、蘇,西南部分地區的田)。

rottenweed:家譜裡面,凡“始遷祖”之前的,看看就算了。同一個父系群裡面,大約1000年就有一半的人會改為其它姓(每代大約2%)。比如現在比較認可的“漢劉系”O-F155,2000多年下來,還有26.4%的人姓劉。而全國姓劉的人中,大約有10%屬於“漢劉系”。

所以,“姓劉的都是漢劉一家”以及“劉邦子孫都姓劉”,都是大部分情況下不成立的。

同姓但不同父系:不同源流,冒姓,賜姓,奴僕從姓,被NTR......

同父系不同姓:改姓,NTR別人......每代只有2%出問題,已經算很穩定了。

注: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本文為看北朝授權發佈,主編原廓,原著北朝網友。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但不是主流,而且現在北方還有赫連,獨孤,耶律,連等姓。

大悟道人:不知道夏和商的後人能不能測出來……

勿遺壽幼:夏是筆糊塗賬,商的話不是都查孔子後裔嗎?

大悟道人:還有幾個同源姓氏如林、宋、蕭、鄧、戴等等,都什麼結果啊?

勿遺壽幼:林姓是唐朝的山東人林寶開始說自己祖宗是比干的,之前林姓幾乎沒有名人。

全國林姓的源頭不脫閩贛兩省。


林氏宗親到晉江閩南比干廟祭祖拜謁(圖片出自中國林氏宗親網)

大悟道人:張、林、馬這幾個好像都不是正宗華夏姓氏,甚至李的最初起源都可疑。

江浙大姓錢姓的基因源流又如何……

勿遺壽幼:什麼叫"正宗華夏"? 張李都是戰國時代就有的,"張"通"長", "李"通"事"/"吏", 都是職業演變來的姓氏,"馬"大概也差不多,有些還是"司馬","馬矢"等氏縮寫來的。左傳裡面也有姓林的,可見中原本來就有林氏,但不多人姓。

大悟道人:就是起源於少數民族為主而非華夏族為主,比如張跟白狄,林跟百越,李、馬可能跟西胡。

勿遺壽幼:"張李馬"自戰國以來一直便是北方大姓,因為是職業演變來的,就像英語的裡"史密斯"(鐵匠),"泰勒"(裁縫),"庫柏"(箍桶匠)一樣得姓。

燕然勒功:不完全,某些山東的林可能是獨立起源,還有山西的丘林氏。

勿遺壽幼:但全國林姓的大頭在福建,北方的土生林姓不多。

奔狼:2000年能有25%的人姓劉就很厲害了,不過這個類型依然需要古代樣本驗證。

戴姓中發現有一支和曲阜孔的最大支共祖在3300年前,懷疑可能和宋共祖也就是殷商王族有關,不過還需要古代樣本確認,是C2南支F948面F3555的下游.

林姓的最大支目前是在福建發現的O2a2b1a4a1-CTS6987,是福建本地的一個地方大簇。

大悟道人:姬周分支姓氏中源流比較清楚的有鄭、韓、魏、蔡、孟幾個,他們的類型如何?

奔狼:完全沒有規律。

大悟道人:那就匪夷所思了,這幾個已經是前一百大姓裡差不多是傳承最清楚的了。

燕然勒功:我國的大姓(既指全國性,也指區域性的)源流都相當複雜的,遠不是姓譜上所說的那些。特別是某些早期郡望明顯偏北,現在在南方卻成為局邡大姓的姓氏(比如粵語區的梁、馮、蘇,西南部分地區的田)。

rottenweed:家譜裡面,凡“始遷祖”之前的,看看就算了。同一個父系群裡面,大約1000年就有一半的人會改為其它姓(每代大約2%)。比如現在比較認可的“漢劉系”O-F155,2000多年下來,還有26.4%的人姓劉。而全國姓劉的人中,大約有10%屬於“漢劉系”。

所以,“姓劉的都是漢劉一家”以及“劉邦子孫都姓劉”,都是大部分情況下不成立的。

同姓但不同父系:不同源流,冒姓,賜姓,奴僕從姓,被NTR......

同父系不同姓:改姓,NTR別人......每代只有2%出問題,已經算很穩定了。

注: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本文為看北朝授權發佈,主編原廓,原著北朝網友。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