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行长罕见回应A股大跌、释放流动性维稳,外资持续流入,多家公司公告增持回购计划…A股如何走?

中國股市在經歷了“黑色星期二”後, 官方立馬出手回應了。

6月19日, 央行行長易綱表示, 6月19日股市出現波動, 要受情緒影響, 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 既然是市場, 就會有漲有跌, 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 理性看待。

市場對於央行行長此時回應股市頗感意外, 不過, 從國外的操作看, 一國金融市場出現大幅動盪之際, 央行行長或財長出面“維穩”市場預期早有先例, 今天易綱的及時回應, 也體現出央行在前瞻性引導市場預期方面能力的提升。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 央行的迅速反應, 或與“國際金融風險跟蹤組”有關。

央行有關負責人18日就透露, 今年以來, 央行就已成立國際金融風險跟蹤組, 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 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易綱剛剛的回應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要點:

一是6月19日股市出現波動, 主要受情緒影響。 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 理性看待。

二是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 我對此充滿信心。

三是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 經濟內生潛力巨大, 有充分的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四是央行高度重視外部衝擊的影響, 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 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杆的力度和節奏。

五是中國必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此外, 被投資者忽視的還有一點, 即在A股圍繞3000點震盪之際,

外資“掃貨”A股的速度卻在加快。

央行19日釋放流動性維穩

在“喊話”安撫市場情緒的同時, 當天, 央行也通過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的方式進行維穩。 央行方面宣佈, 為對沖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央行逆回購到期等因素的影響, 同時彌補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缺口, 當日開展逆回購操作1000億元, 同時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2000億元, 當日實現資金淨投放1500億元。

6月19日股市的下跌既有中美貿易摩擦迅速升級的擾動, 也有去杠杆進程中負面影響持續顯現的波及, 國內外日趨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給市場情緒帶來不利影響, 進而傳導到股市表現。 越是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 越考驗政策制定者的應變能力。 與此同時, 市場也在期待政策及時出現調整。

易綱的四點回應

從世界慣例來看, 央行行長或財長出面維穩早有先例, 6月19日易綱的及時回應, 也體現出央行在前瞻性引導市場預期方面能力的提升。

對於6月19日股市的表現, 易綱表達了四方面的看法:

第一, 金融市場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 6月19日股市出現波動, 主要受情緒影響, 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 既然是市場, 就會有漲有跌, 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 理性看待。

第二, 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 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 總供求更加平衡, 增長動力加快轉換, 今年以來人民幣是少數對美元升值的貨幣之一。 基於這樣的經濟基本面, 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 我對此充滿信心。

第三, 近年來, 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 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 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準, 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 我國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不斷增強。 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 經濟內生潛力巨大, 有充分的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第四, 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衝擊的影響, 我們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 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 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 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杆的力度和節奏,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此外, 儘管面對當前的金融市場波動, 以及貿易摩擦升級, 易綱仍強調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有利於中國, 也有利於世界”。

下一步的貨幣政策怎麼走?

中國股市一個有趣的特點是, 一到股市大跌, 市場就有呼聲希望政府出手, 其中所期望的一招就是央行“放水”。

但是, 在今年國內推進去杠杆、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大背景下, 業內普遍認為, 貨幣政策大“放水”的可能性仍很低, 最有可能的只是政策出現微調, 但仍不改穩健中性的總基調。

6月以來, 央行已兩度開展MLF操作。 除了6月19日的2000億元外, 6月6日, 央行開展MLF操作4630億元, 對沖到期MLF餘額後新增2035億元。 由此, 6月至今, 央行兩次MLF操作已累計淨投放了4035億元。

華創債券團隊認為, 央行通過MLF操作維穩半年末流動性,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未出現明顯轉向。 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操作相較去年靈活度提高,對於資金面的呵護也較為明顯,特別是在關鍵時點維持流動性平穩的“削峰填穀”操作意圖明顯。

但是另一方面,央行一直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沒有轉向,4月降准操作之後資金反而有所收緊,二季度資金面相較一季度也略有收緊,防止機構重新加杠杆操作。華創債券團隊認為央行這一操作的變化,主要是政策目標從去年的以金融防風險去杠杆為主,到今年的多目標導向,一方面要繼續促進結構性去杠杆和治理金融亂象的深入推進,對於局部風險的容忍度抬升,同時也要防止流動性重回寬鬆使得金融市場加杠杆及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重新反復;另一方面又要應對更加複雜的內外部環境,防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因此對於流動性的呵護比去年明顯一些,政策靈活性也高一些。

“今年以來政府對於經濟增速放緩、信用風險市場以及局部流動性衝擊的容忍度在提升,儘管在一些關鍵時點會通過釋放流動性維穩操作,但程度也是‘微調’、‘定向’,貨幣政策的全面轉向以及配置資金的明顯增長仍難以期待。”華創債券團隊稱。

不過,儘管當前的貨幣政策穩不在松,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可能會邊際放鬆。梁紅預計,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放鬆,回歸去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中性”的初衷。具體而言,預計不再有年內上調基準利率的預期。同時,今年央行也可能不再上調其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此外,預計今年還將有兩次降准(雖然名義上可能仍為“定向”)、每次100個基點,而與4月那次類似,部分降准釋放的流動性可能用於置換到期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下半年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會出現調整可能主要取決於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趨勢和結果,但從目前來看,斷言中美貿易摩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結果為時尚早,畢竟當今中美兩國的經濟聯繫已經非常緊密,任何一方要“斷腕”都需要非常大的決心。

“實際上,上周央行未跟隨美聯儲加息而上調逆回購利率,這也說明央行政策微調的趨勢已基本得到市場的確認。這是當下經濟運行環境下的政策選擇,但並不意味著偏離了穩健中性的軌道,大幅寬鬆依舊難期。”魯政委說。

外資加速流入A股市場

在A股圍繞3000點震盪之際,外資“掃貨”A股的速度卻在加快。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4月份以來,北上資金開始持續並大規模地流入A股。資料顯示,4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386.5億元,與3月份相比,增加了近3倍。更重要的是,北上資金大幅淨流入A股市場的趨勢並未改變,反而呈現加速現象。

5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A股市場508.51億元,創下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歷史新高;6月1日,A股市場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A股正式走入國際市場。6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仍在加速,截至6月19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額已高達304億元,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外資青睞的個股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北上資金白酒、家電等消費類個股。具體來看,年初至今北上資金淨買入超過10億元的個股共有16只,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美的集團、中國平安、海康威視、恒瑞醫藥、海螺水泥、大族鐳射、洋河股份、伊利股份、上汽集團、洛陽鉬業、分眾傳媒、招商銀行、雙匯發展和三花智控。其中,北上資金掃貨貴州茅臺超百億,達122.62億元。

多家公司發佈增持、回購計畫

6月19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增持、回購計畫。

華業資本:公司計畫5億元至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10元/股。另外公司控股股東華業發展擬增持公司1%至2%股權;股東玖威醫療等擬增持公司1%至2%股權;部分董事及高管擬斥資1000萬元至5000萬元增持。

興業礦業:公司擬回購不超過3.4億元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8.5元/股。

山鷹紙業:公司控股股東泰盛實業計畫未來12個月內,累計出資不低於2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曠達科技:公司擬以不超過30000萬元,且不低於5000萬元的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進行註銷。回購價格不超過7元/股。

康旗股份:公司擬以自籌資金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金額不超過10000萬元且不低於5000萬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15元/股。

財信發展:公司控股股東財信地產計畫未來4個月內增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

河北宣工:控股股東河鋼集團計畫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天銀機電:公司實際控制人趙雲文計畫未來6個月內增持不低於1億元。

江南水務:公司大股東一致行動人新國聯電力發展、新國聯基礎產業公司擬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計畫增持金額均為800萬元至1000萬元,合計為1600萬元至2000萬元。

大連聖亞:股東邁克集團計畫3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為1000萬元。

榮豐控股:公司控股股東盛世達投資計畫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低於1%公司股份。

還有一些已經行動了的:

旭光股份:自5月28日實施了首次回購以來,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回購1598.33萬股,占總股本2.939%。

均勝電子:自6月13日首次實施回購以來,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回購1108.89萬股,占總股本1.17%。

勁嘉股份:公司19日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30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0%,最高成交價為7.9元/股,最低成交價為7.7元/股,成交金額為2354.97萬元。截至6月19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13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3%,成交金額1.14億元。

中儲股份:控股股東中儲集團19日增持573.28萬股,約占總股本0.26%。增持後,中儲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約44%股權。另外,中儲集團擬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累計增持比例不超總股本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天壕環境: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陳作濤19日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增持了126.2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4%,成交總價566.99萬元。

三棵樹:控股股東洪傑于19日增持了公司股份52.6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0%,成交均價51.82元。洪傑計畫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含19日已增持股份),增持金額(含19日已增持股份)累計不少於3000萬元,不多於1億元。本次增持計畫未設定價格區間,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逐步實施增持計畫。

國風塑業:公司控股股東合肥產投集團6月1日至19日增持公司股份519.03萬股,占總股本的0.70%,平均價格3.05元/股。合肥產投集團未來將擇機繼續增持不低於600萬股,不超過3540萬股(含本次增持股份數量),增持價格不超過4.5元/股。

金麒麟:6月19日,公司董事長、實控人孫忠義增持公司53萬股,占總股本0.25%。另外,孫忠義擬在未來6個月內擇機繼續增持,累計增持不超200萬股,增持比例不超總股本的0.93%(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PS:既不能恐慌,也不能看見反彈就著急殺進去,歷史經驗,市場低迷時,對利好是麻木的,市場有慣性。

今年以來,央行貨幣操作相較去年靈活度提高,對於資金面的呵護也較為明顯,特別是在關鍵時點維持流動性平穩的“削峰填穀”操作意圖明顯。

但是另一方面,央行一直強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沒有轉向,4月降准操作之後資金反而有所收緊,二季度資金面相較一季度也略有收緊,防止機構重新加杠杆操作。華創債券團隊認為央行這一操作的變化,主要是政策目標從去年的以金融防風險去杠杆為主,到今年的多目標導向,一方面要繼續促進結構性去杠杆和治理金融亂象的深入推進,對於局部風險的容忍度抬升,同時也要防止流動性重回寬鬆使得金融市場加杠杆及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重新反復;另一方面又要應對更加複雜的內外部環境,防範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因此對於流動性的呵護比去年明顯一些,政策靈活性也高一些。

“今年以來政府對於經濟增速放緩、信用風險市場以及局部流動性衝擊的容忍度在提升,儘管在一些關鍵時點會通過釋放流動性維穩操作,但程度也是‘微調’、‘定向’,貨幣政策的全面轉向以及配置資金的明顯增長仍難以期待。”華創債券團隊稱。

不過,儘管當前的貨幣政策穩不在松,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貨幣政策可能會邊際放鬆。梁紅預計,今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在邊際上有所放鬆,回歸去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中性”的初衷。具體而言,預計不再有年內上調基準利率的預期。同時,今年央行也可能不再上調其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此外,預計今年還將有兩次降准(雖然名義上可能仍為“定向”)、每次100個基點,而與4月那次類似,部分降准釋放的流動性可能用於置換到期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下半年央行貨幣政策是否會出現調整可能主要取決於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趨勢和結果,但從目前來看,斷言中美貿易摩擦會對中國經濟產生不利結果為時尚早,畢竟當今中美兩國的經濟聯繫已經非常緊密,任何一方要“斷腕”都需要非常大的決心。

“實際上,上周央行未跟隨美聯儲加息而上調逆回購利率,這也說明央行政策微調的趨勢已基本得到市場的確認。這是當下經濟運行環境下的政策選擇,但並不意味著偏離了穩健中性的軌道,大幅寬鬆依舊難期。”魯政委說。

外資加速流入A股市場

在A股圍繞3000點震盪之際,外資“掃貨”A股的速度卻在加快。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4月份以來,北上資金開始持續並大規模地流入A股。資料顯示,4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386.5億元,與3月份相比,增加了近3倍。更重要的是,北上資金大幅淨流入A股市場的趨勢並未改變,反而呈現加速現象。

5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A股市場508.51億元,創下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歷史新高;6月1日,A股市場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A股正式走入國際市場。6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仍在加速,截至6月19日,北上資金淨流入額已高達304億元,有望再創歷史新高。

外資青睞的個股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北上資金白酒、家電等消費類個股。具體來看,年初至今北上資金淨買入超過10億元的個股共有16只,分別是貴州茅臺、五糧液、美的集團、中國平安、海康威視、恒瑞醫藥、海螺水泥、大族鐳射、洋河股份、伊利股份、上汽集團、洛陽鉬業、分眾傳媒、招商銀行、雙匯發展和三花智控。其中,北上資金掃貨貴州茅臺超百億,達122.62億元。

多家公司發佈增持、回購計畫

6月19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發佈增持、回購計畫。

華業資本:公司計畫5億元至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10元/股。另外公司控股股東華業發展擬增持公司1%至2%股權;股東玖威醫療等擬增持公司1%至2%股權;部分董事及高管擬斥資1000萬元至5000萬元增持。

興業礦業:公司擬回購不超過3.4億元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8.5元/股。

山鷹紙業:公司控股股東泰盛實業計畫未來12個月內,累計出資不低於2億元,且不超過10億元增持公司股份。

曠達科技:公司擬以不超過30000萬元,且不低於5000萬元的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進行註銷。回購價格不超過7元/股。

康旗股份:公司擬以自籌資金進行股份回購,回購資金總金額不超過10000萬元且不低於5000萬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15元/股。

財信發展:公司控股股東財信地產計畫未來4個月內增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

河北宣工:控股股東河鋼集團計畫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累計增持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

天銀機電:公司實際控制人趙雲文計畫未來6個月內增持不低於1億元。

江南水務:公司大股東一致行動人新國聯電力發展、新國聯基礎產業公司擬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計畫增持金額均為800萬元至1000萬元,合計為1600萬元至2000萬元。

大連聖亞:股東邁克集團計畫3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為1000萬元。

榮豐控股:公司控股股東盛世達投資計畫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低於1%公司股份。

還有一些已經行動了的:

旭光股份:自5月28日實施了首次回購以來,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回購1598.33萬股,占總股本2.939%。

均勝電子:自6月13日首次實施回購以來,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回購1108.89萬股,占總股本1.17%。

勁嘉股份:公司19日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30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0%,最高成交價為7.9元/股,最低成交價為7.7元/股,成交金額為2354.97萬元。截至6月19日,公司累計回購股份13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93%,成交金額1.14億元。

中儲股份:控股股東中儲集團19日增持573.28萬股,約占總股本0.26%。增持後,中儲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約44%股權。另外,中儲集團擬在未來6個月內繼續增持,累計增持比例不超總股本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天壕環境:公司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陳作濤19日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增持了126.2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4%,成交總價566.99萬元。

三棵樹:控股股東洪傑于19日增持了公司股份52.6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0%,成交均價51.82元。洪傑計畫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增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含19日已增持股份),增持金額(含19日已增持股份)累計不少於3000萬元,不多於1億元。本次增持計畫未設定價格區間,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逐步實施增持計畫。

國風塑業:公司控股股東合肥產投集團6月1日至19日增持公司股份519.03萬股,占總股本的0.70%,平均價格3.05元/股。合肥產投集團未來將擇機繼續增持不低於600萬股,不超過3540萬股(含本次增持股份數量),增持價格不超過4.5元/股。

金麒麟:6月19日,公司董事長、實控人孫忠義增持公司53萬股,占總股本0.25%。另外,孫忠義擬在未來6個月內擇機繼續增持,累計增持不超200萬股,增持比例不超總股本的0.93%(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PS:既不能恐慌,也不能看見反彈就著急殺進去,歷史經驗,市場低迷時,對利好是麻木的,市場有慣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