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没发明眼镜时,古人近视眼怎么办?被朋友嘲笑,还被写成段子

(文/王琳 作者系史心團隊成員, 畢業于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前不久,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稱, 中國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 而且這個比重還在每年增加。 同時, 也有報導稱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

不僅僅是學生, 當我們走在街上的時候, 我們也會看到有許多人都戴著眼鏡。 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 有許多人眼睛的近視度數深到一刻都離不開眼鏡, 說到這裡, 現在的你是不是也是戴著眼鏡看這篇文章的呢?

在驚訝於近視率的同時, 好奇的你會不會像想知道第一例患近視眼的人是誰?他又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我們來說關於我國古代人患近視眼的問題。

總體來說, 古代人患近視眼的幾率小到微乎其微, 至於原因嘛, 其實很簡單。 古代人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產品, 手機、電視、電腦等眼睛的殺手在古代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不用擔心長時間玩電子產品導致眼睛疲累。

有的人也許有要問了:沒有電子產品, 那古代人要用油燈照明, 讀書的時候燈光昏暗, 會不會導致眼睛疲勞?對此我只能說太天真了!我國古代的自然科學不發達, 沒有外語、物理、化學等, 平時看的書也就是語文以及簡單的加減乘除等簡單數學, 並不經常出現因為學習負擔過重, 而秉燭夜讀的現象。

同時,

古人一般沒有業餘的活動, 天黑之後, 一般也就直接入睡了, 並不經常點燈視物, 平時看書都是利用自然光, 所以並不會因為光線原因導致眼睛疲累而近視。 因此, 總的來看, 古代人患近視的幾率是很小的。

但是, 就算近視的幾率再小, 那也是有可能會患近視的。

最早的關於近視的記載, 是在隋代的《諸病源候論》, 在這部書中, 作者巢元芳將近視闡述為“目不能遠視”。 在此之後, 有記載的患近視眼的有《石林燕語》中的歐陽文忠、《玉壺清話》中的孫漢文、《說岳全傳》中的張邦昌等。

如果細看這些記載就會發現, 古人對患近視眼的人是持戲謔的態度的, 尤其是清代《笑林廣記》中記載了許多哂笑近視眼的笑話。 例如:“近視者行路, 見螞蟻擺陣,

疏密成行, 疑是一物, 因掬而取之。 掬之不起, 乃歎息曰:‘可惜一條好線, 毀爛得蹙蹙斷了’”。 這段笑話可謂是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患近視眼的人的常態。

總的來說, 近視眼在古代沒有像在現代一樣對人們生活影響大。 首先, 古人讀書少, 毛筆、竹簡等工具也對近視眼起到了一定的預防作用, 患近視眼的幾率小;其次, 就算患近視眼的話, 度數也不深, 而且由於不戴眼鏡, 度數也一般不會再加深;此外, 就算因為用眼過度患上了近視眼, 由於古代人出行較少, 生活節奏慢, 因而對正常生活一般沒有影響。

看完這些內容, 你有沒有感到眼睛疲勞呢?“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不要給窗戶安上玻璃!”趕快休息一下自己的眼睛吧!

參考文獻:

[1] 《諸病源候論》

[2] 《石林燕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