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为何日本没稀土却是储备最多国家:拼命收取却不用究竟图个啥

圖片為殲20戰機的座艙蓋細節照片,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座艙蓋有一層該有色彩的薄膜, 附著在座艙蓋上,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座艙蓋是飛機的“眼睛”, 是飛行員觀察外界情況、判斷飛行狀況最主要的通道。 現代飛機座艙蓋的材料多為能夠整體成型製造的光學塑膠, 這類材料普遍擁有比重輕、透光性好等優點。 但光學塑膠的缺點也很明顯, 即表面硬度不高、耐磨性差等, 所以必須對其表面進行有效的增硬保護處理, 才能保證座艙蓋的在服役過程的安全性。 除了基本的飛行安全要求外, 殲20戰鬥機還要求能夠遮罩電磁波,

具有雷達隱身能力等。 在座艙蓋表層, 鍍制一層透明導電薄膜, 可有效遮罩對人體有害的電子輻射、紫外線及遠紅外線, 從而實現隱身功能, 而實現這種ITO透明導電薄膜正是一種稀土材料。

這種氧化銦錫(ITO)材料透明導電薄膜可以在座艙蓋表面沉積一層或多層導電薄膜, 可實現電磁遮罩效果。 常用於座艙蓋的透明導電薄膜主要有透明導電氧化物膜系與極薄的金屬膜系如金膜、銀膜。 如F-22和殲-20座艙蓋就鍍有導電的金屬氧化物薄膜, 可有效減少雷達波的穿透及紅外輻射對座艙內儀錶和飛行員的損傷。 氧化銦錫(ITO)中的銦是稀土材料中的“神奇先生”, 銦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物質之一, 可作低熔合金、軸承合金、半導體、電光源等的原料,

空對空導彈的熱成像儀, 現代坦克和裝甲車的觀瞄設備都是氧化銦錫“活動的主場”, 不管是要作飛機用的高級軸承的鍍層, 還在半導體、通信器材等方面不可或缺,更是液晶顯示器的關鍵性材料, 由此可見這種重稀土材料的重要性。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稀土按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類, 輕稀土除東亞大陸以外, 還有十個國家也有分佈, 但地球已知重稀土儲量, 幾乎全部集中在亞洲大陸南方地區, 特別是亞洲大陸南方的離子型重稀土礦, 非常珍稀寶貴, 是西方國家最想得到的稀土資源。 重稀土因為其廣泛應用於鋼鐵、玻璃、陶瓷、電子、石油等各種行業 , 被稱為“超級工業味精”,

是製造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料。 然而雖然陸地稀土資源儲量巨大, 但日本卻是零稀土的國家。 只能依賴進口稀土的日本已經開始到深海裡尋找稀土, 並發現了深海裡蘊藏著豐富的稀土資源, 因此引起了國際社會等對深海稀土資源的重視和勘查。 《日本稀土產業戰略2030》的大量細節被披露, 我們發現這個沒有任何陸上稀土資源的國家, 正在拼命收購稀土資源, 自己的世界最大稀土儲備庫卻不捨得用,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日本在2008年亞洲大陸開始逐漸限制稀土出口且稀土價格處於較低水準前, 就已建立足以消費20年之久的稀土儲備體系; 同時, 日本在維護並加強現有稀土供應國的關係外,

還在積極尋求其他新的國家為之提供穩定的稀土供應。 日本不僅僅建立起世界級的稀土資源儲備, 而且還瘋狂尋找每一處可以得到的稀土, 從現實發展來看, 日本並不完全滿足于現有稀土儲備體系及“脫稀土”事業對於降低長期稀土供給風險的作用, 尋求多元化的資源供給成為其避免稀土供應危機的另一重要保障, 第一是多管道購買, 降低從亞洲大陸的進口量, 2012年以來日本分別與印度、哈薩克就進口稀土達成協議, 並已經開始從上述國家進口稀土資源。 另一方面就是日本人雄心勃勃的海底稀土採礦計畫。

當前, 日本積極鼓勵國內科研機構在本土進行稀土資源勘探開發, 以海底礦床資源為重點調查對象。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日本非常注重實施大型研發項目 , 借此取得深海勘探 、 採礦等技術的突破, 推進海底礦物資源開發的商業化進程。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海底資源綜合基礎技術項目、 錳結核和海底稀土冶煉技術開發調查專案和錳結核採礦環境影響調查專案。 此外, 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和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石油天然氣 、 金屬礦物資源機構等經過多年調查, 在日本周邊海域發現了多處海底熱液礦床, 這些礦床分佈在水深700米至1600米的較淺海域, 而且和分佈在中央海域的礦床相比, 其稀土的品位較高, 在技術上、 經濟上均具有很好的商業化開發前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