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高考鎮7旬陪讀奶奶每天打工,累一下午不夠買一斤青菜

安徽六安毛坦廠中學因高考而聞名世界, 2015年美國《紐約時報》曾關注這所中學, 被喻為“高考工廠”。 因為高考, 這座人口只有1萬多的小鎮, 雲集著2萬余學生和一萬多陪讀家長。 他們中很多為了謀生, 一邊打工一邊陪讀, 74歲的鄧木仙就是其中之一。 老人每天下午到鎮上服裝廠剪線頭, 一下午僅掙兩三元錢, 還不夠買一斤青菜。

毛坦廠鎮是一座典型的因高考而生的小鎮, 小鎮的經濟也隨著高考的節奏而變。 最顯著的是房屋出租, 距離學校越近價格越高, 距離學校越遠越便宜。 小鎮上的物價, 也明顯高於附近的鄉鎮。

圖為鎮上的服裝加工廠。

一個孩子複讀一年, 從學費到租金, 再到生活費, 一年下來, 少則三四萬, 多則五六萬, 並不是所有家庭能夠承受, 因此, 很多陪讀的家長選擇邊打工邊陪讀。 因此, 鎮上的各種各樣的加工點應運而生, 尤其以服裝加工居多。

對很多陪讀家長來說, 陪讀只能從生活上給孩子照顧, 買菜、洗衣、做飯、送飯, 工作量並不大。 在毛坦廠讀書的孩子, 每天早上5:30起床、吃早飯;6:20—11:30自習、上課;11:30—14:30午飯、午休;14:30—17:30上課或自習;17:30—18:00晚飯;18:00—22:50晚自習。 因此家長也圍繞著這個節奏來轉。 圖為陪讀媽媽在服裝廠打工。

剛剛40出頭的陳女士是六安本地人, 陪兒子讀書。 為了補貼開銷, 選擇到服裝廠打工。 她說, 每天早晨7點鐘孩子上學後, 她就來到服裝廠工作,

上午10:30回到出租房燒飯, 兒子11:40放學回來吃飯走後, 她下午一點又出來上班, 下午4:30再回到出租房忙家務, 晚上兒子上晚自習後, 她6點鐘左右出來一直可以做到晚上10:30, 然後回去給孩子做夜宵, 一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74歲的鄧木仙老人來自蕪湖奎湖鎮農村, 孫子在這裡複讀。 陪讀的生活極其枯燥, 老人雖然年齡大了, 還是想出來掙一點錢, 減輕兒子的負擔。 與陳女士不同的是, 老人沒有什麼手藝, 只能剪線頭。

由於年齡大, 老人上午買菜做飯照顧孫子, 只有下午才出來打工。 剪一件衣服的線頭收入是一毛錢, 還要負責穿上褲帶, 一下午也剪不了多少件。 老人說, 有的時候一下午只能有兩三元的收入, 買一斤青菜都不夠,

好的話可以有5元錢的收入。

鄧木仙老人說, 閑著也是閑著, 有兩三元收入也不錯。

在服裝廠剪線頭的老人並非只有鄧木仙老人一個, 還有很多。 這些勤勞的老人們一刻也不肯休息, 一有時間都會想方設法前來打工。

與老人們相比, 稍微年輕的陪讀媽媽有點因為有手藝, 或者簡單培訓, 就可以上崗做縫紉, 收入要高很多。

也有一些陪讀媽媽會將活計帶到出租房忙碌, 一邊聊天, 一邊拆衣邊。 儘管一下午只有幾元錢的收入, 但在她們看來, 總比歇著無聊要好很多。

圖為一個陪讀媽媽在幫服裝廠拆衣服。 江雨/攝影 乙圖原創作品, 未經授權, 嚴禁任何形式轉載, 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