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高卢重锤:法国AUF-1 155mm自行榴弹炮

二戰後的西方世界中, 法國是個比較特立獨行的國家, 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異類。 它雖然是西方世界的一員, 卻長期堅持獨立自主的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 為此甚至於1966年斷然宣佈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 將北約總部驅逐出其領土。 然而法國人掌握的很多軍事技術與當時西方世界的一流水準是有差距的。 出現于1970年代初, 並且至今仍是法國陸軍當家主力的AUF-1 155mm自行火炮就這樣誕生了。


正在進行齊射的AUF-1炮兵連

以當時的時代標準來衡量, AUF-1 155mm自行火炮是一種先進性有限, 但法國特色濃郁的機械化炮兵裝備。

其專案構思起源於1969年。 當時法國陸軍機械化炮兵的兩種主要裝備:基於AMX-13輕型坦克底盤且採用敞開式設計的AMX-13 105mm自行火炮和MK F-3 155mm 自行火炮, 都被認為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戰場上的使用要求, 法國陸軍急需一種採用先進技術, 在射程、射速、機動性、防護性方面全面優於現有裝備, 能夠滿足未來20年作戰需求的新型155mm自行火炮。

在這種情況下, 法國政府指示GIAT(地面武器工業集團)集中力量對新一代履帶式155mm自行火炮方案進行構思。 不過, GIAT 綜合考慮到成本、技術風險以及法國陸軍對於新型自行火炮更新換代需求的緊迫性, 從一開始就決定只研製一個155mm自行火炮的炮塔, 然後將之與現役主戰坦克底盤相結合, 構成一種新型155mm自行火炮系統。

應該說, 按照法國的國情現狀, 這種想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以現有主戰坦克底盤為依託, 不但節省了研製時間、成本, 而且大大降低了技術風險, 同時也有利於將資源集中於火炮和炮塔的研製;另一方面, 由於火炮和炮塔從一開始就是為各種現役主戰坦克底盤量身定作的, 裝車適應性好, 全系統使用和維護成本低, 也有利於拓展出口市場。

極具特色的火炮/炮塔系統

作為一個完整的自行火炮系統, 無論是專用底盤還是直接利用主戰坦克底盤, 底盤只是整個專案的一部分, 最關鍵的部分還在於炮塔/火炮系統。 而在這方面, 由於直接選用AMX-30坦克底盤的作法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這使GIAT對於炮塔/火炮系統的研製進度跟進的相當迅速:1972年3月GIAT 已經製成了一個用於地面台架實驗的原型炮塔,

並在1973年2月與AMX-30底盤進行了成功的組合, 6月正式亮相於在法國薩托裡武器裝備展覽會上, 從而宣告了AUF-1 155mm自行火炮的誕生。

採用全封閉炮塔, 且擁有全自動裝彈機的AUF-1 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自行火炮了:在射程、射速、彈種、精度等性能上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需求。

首先, 無論是火炮還是有關裝填、瞄準、射擊的一切系統, 都被封裝於一個旋轉式全封閉炮塔中。 這使其相對於MK F-3的開放式設計, 成為了一個里程碑式的飛躍。 這個炮塔採用30mm厚的均質裝甲鋼板全焊接結構, 重17000kg(含2500kg彈藥), 可防槍彈和炮彈破片。

炮塔右側為車長和指揮塔, 其四周裝有潛望鏡, 艙口蓋向後打開。 左側為裝填手艙口, 艙口蓋也向後打開。 裝填手艙口裝有1挺7.62mm或12.7mm高射機槍。

炮塔兩側各開有供乘員出入的艙門, 後面開有雙扇彈藥倉艙門。 炮塔前部兩側各裝2 具煙幕彈發射器。 需要著重指出的是, AUF-1 整車具有較為完善的三防系統。 γ射線報警器採用半導體探測元件, 所有門窗孔縫均加有密封裝置, 旋轉部位採用充氣密封。 為防止外界有毒和放射性氣體進入車內, 在艙內安裝增壓風扇, 可使艙內建立一定超壓。 車內安裝的濾毒裝置對抽入車內的空氣進行三級過濾, 然後充入戰鬥艙並形成超壓。

其次, AUF-1的155mm口徑榴彈炮本身屬於一種全新設計, 並非像其他國家那樣由某種地面牽引火炮改進而來,

反而後來在其基礎上衍生出了地面牽引型號TRF-1。 其身管長6200mm, 長徑比達到了40(作為一個直觀的對比, M109A1的M126A1155mm炮採用23倍口徑身管, M109A2的M185 155mm炮採用39倍口徑身管), 內彈道性能符合北約155mm火炮彈道協議(法國雖然退出了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 但仍然保留了北約政治成員的身份, 這不但使其成為《北約彈道諒解備忘錄》的締約國, 而且在AUF-1的研製中嚴格遵循了這一協議的相關標準, 從而反映了法國特立獨行搖擺於東西方之間, 但在軍事上仍然傾向於西方集團的獨特國家戰略)。

需要指出的是, 這一時期的北約155mm 火炮, 雖然都能相容北約標準彈藥體系, 發射新型底排榴彈和火箭增程榴彈射程超過30千米, 但是炮身長度並不都完全一致,AUF-1 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在以7號裝藥發射底凹榴彈時初速830m/秒,最大膛壓265Mpa,最大射程24000m。在發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33000m(遠射程的意義在於能集中火力控制更大範圍,能更長時間支援步兵或其他兵種,這就是火力靈活性,當然,還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火線高1650mm,膛線48條, 右旋等齊。身管上裝有炮口制退器,但無抽氣裝置。立楔式炮閂由金屬緊塞環密封,通過液壓裝置開、關閂,緊急情況下也可人工開、關閂。為防止火藥氣體進入戰鬥室內,炮尾裝有噴氣裝置,可起到調節空氣的作用。搖架為圓筒形。反後坐裝置包括液體氣壓式制退機和複進機。更換反後坐裝置時,無需將火炮從炮塔上卸下。火炮還配有液壓貯能器,當動力裝置發生故障時,貯備的能量可供應急發射。

由於內彈道性能完全相容北約155mm火炮彈道協議,因此AUF-1的彈藥可配用法國和北約的各種制式155mm彈藥,包括DMl9Al電底火和各種通用型可燃藥筒(彈種包括低阻遠端全膛殺傷爆破榴彈;低阻遠程全膛底排榴彈;低阻遠程全膛底排子母彈;低阻遠程全膛照明彈;低阻遠程全膛底拋發煙彈;低阻遠程全膛黃磷彈)。

至於AUF-1的全自動裝彈系統是整個自行火炮系統在設計上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先進性的集中體現。自行火炮必須要求一定的戰場射速,以便頻繁的轉移陣地,否則實現自行化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現代戰爭中,隨著反炮兵偵察和火力能力的增強,炮兵的生存能力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為完成作戰使命,炮兵被要求具有快速反應能力、準確打擊能力和較強的生存能力。

如果以量化指標來衡量,這種能力主要指的是:在3分鐘內,火炮可以進入陣地並發射5~6發炮彈(155mm口徑火炮),準確命中目標後能快速撤出陣地。顯然,牽引式火炮是無力達成上述要求的)。然而155mm彈藥的重量普遍超過了人力裝填的承受能力,難以保證3發/分鐘或者是更高要求的持續戰場射速,因此某種形式的機械化裝填系統取代人力裝填是大口徑自行火炮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不過,即便是作為當時西方世界機械化裝甲炮兵的標準裝備,美制M109A1/A2僅裝有簡單的液壓輔助推彈裝置,火炮射擊裝填主要由炮手完成(即彈丸由液壓輔助推彈裝置推入,而藥包仍要靠人力裝填),只能達到3發/分的最大射速和1發/分的持續射速, 再加上炮控瞄準系統比較原始,這使其作戰使用方式與牽引火炮實際上並無太大差別。被公認為經典的M109A1/2情況尚且如此,較M109A1/2在技術上遜色的MK F-3 105mm自行火炮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正因為如此, GIAT在AUF-1的研製中,從一開始就以提高射速、改善裝填效率為出發點,至力於全自動裝填的實現,並且最終得償所願,成為了這門自行火炮最值得驕傲的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與搶眼的全自動裝彈系統相比,AUF-1在觀瞄/火控系統上的技術先進性同樣不容忽視。AUF-1的火控設備包括隨動系統、光電測角儀和顯示控制台,第一次在自行火炮的火控系統上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而M109A1/A2實際上僅有傳統的光學、機械瞄準裝置,作戰流程與牽引火炮沒 有明顯差別)。隨動系統為液壓式,由萬向懸架、平行四邊形傳動裝置、萬向平臺和高低與方向手柄組成。

方向機由伺服液壓馬達帶動,高低機由伺服閥門控制的2個液壓動力缸帶動。方向與高低角瞄準精度在0.1密位以內。該系統可補償車體的傾斜。光電測角儀通過萬向懸架與炮塔連接,放大率為 5×,視場為10°,用於直接測出射擊指令角度相對火炮實際角度的偏差,並經小型電腦計算後以數位形式顯示在顯示面板上。測角儀完全密封,當車體傾斜在12°以內時,仍能自動保持垂直位置。顯示控制台包括測角儀讀數裝置、電腦以及方位與高低角和偏差角的數位式顯示裝置。火控設備與炮兵連電腦介面,能迅速將炮兵連指揮所的射擊命令傳遞給火炮。

全新的AUF-1 155mm自行火炮是這樣一輛令人印像深刻的怪物戰車:其車高3.25米,車寬3.15米,車長10.25米,由於底盤的動力傳動裝置依然後置,巨大的炮塔只能像坦克一樣置於中部的炮塔座圈上,再加上AMX-30的底盤車體較短,僅設有五對負重輪,這使AUF-1 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怪異的“大頭巨嬰”。不過以1970年代的標準來衡量,AUF-1 在某種程度上仍可視為時代先進性的一個標杆。

本文摘自《戰神的怒吼:現代西方師屬榴彈炮》

但是炮身長度並不都完全一致,AUF-1 便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在以7號裝藥發射底凹榴彈時初速830m/秒,最大膛壓265Mpa,最大射程24000m。在發射火箭增程彈時,最大射程33000m(遠射程的意義在於能集中火力控制更大範圍,能更長時間支援步兵或其他兵種,這就是火力靈活性,當然,還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火線高1650mm,膛線48條, 右旋等齊。身管上裝有炮口制退器,但無抽氣裝置。立楔式炮閂由金屬緊塞環密封,通過液壓裝置開、關閂,緊急情況下也可人工開、關閂。為防止火藥氣體進入戰鬥室內,炮尾裝有噴氣裝置,可起到調節空氣的作用。搖架為圓筒形。反後坐裝置包括液體氣壓式制退機和複進機。更換反後坐裝置時,無需將火炮從炮塔上卸下。火炮還配有液壓貯能器,當動力裝置發生故障時,貯備的能量可供應急發射。

由於內彈道性能完全相容北約155mm火炮彈道協議,因此AUF-1的彈藥可配用法國和北約的各種制式155mm彈藥,包括DMl9Al電底火和各種通用型可燃藥筒(彈種包括低阻遠端全膛殺傷爆破榴彈;低阻遠程全膛底排榴彈;低阻遠程全膛底排子母彈;低阻遠程全膛照明彈;低阻遠程全膛底拋發煙彈;低阻遠程全膛黃磷彈)。

至於AUF-1的全自動裝彈系統是整個自行火炮系統在設計上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先進性的集中體現。自行火炮必須要求一定的戰場射速,以便頻繁的轉移陣地,否則實現自行化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現代戰爭中,隨著反炮兵偵察和火力能力的增強,炮兵的生存能力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為完成作戰使命,炮兵被要求具有快速反應能力、準確打擊能力和較強的生存能力。

如果以量化指標來衡量,這種能力主要指的是:在3分鐘內,火炮可以進入陣地並發射5~6發炮彈(155mm口徑火炮),準確命中目標後能快速撤出陣地。顯然,牽引式火炮是無力達成上述要求的)。然而155mm彈藥的重量普遍超過了人力裝填的承受能力,難以保證3發/分鐘或者是更高要求的持續戰場射速,因此某種形式的機械化裝填系統取代人力裝填是大口徑自行火炮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不過,即便是作為當時西方世界機械化裝甲炮兵的標準裝備,美制M109A1/A2僅裝有簡單的液壓輔助推彈裝置,火炮射擊裝填主要由炮手完成(即彈丸由液壓輔助推彈裝置推入,而藥包仍要靠人力裝填),只能達到3發/分的最大射速和1發/分的持續射速, 再加上炮控瞄準系統比較原始,這使其作戰使用方式與牽引火炮實際上並無太大差別。被公認為經典的M109A1/2情況尚且如此,較M109A1/2在技術上遜色的MK F-3 105mm自行火炮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正因為如此, GIAT在AUF-1的研製中,從一開始就以提高射速、改善裝填效率為出發點,至力於全自動裝填的實現,並且最終得償所願,成為了這門自行火炮最值得驕傲的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與搶眼的全自動裝彈系統相比,AUF-1在觀瞄/火控系統上的技術先進性同樣不容忽視。AUF-1的火控設備包括隨動系統、光電測角儀和顯示控制台,第一次在自行火炮的火控系統上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而M109A1/A2實際上僅有傳統的光學、機械瞄準裝置,作戰流程與牽引火炮沒 有明顯差別)。隨動系統為液壓式,由萬向懸架、平行四邊形傳動裝置、萬向平臺和高低與方向手柄組成。

方向機由伺服液壓馬達帶動,高低機由伺服閥門控制的2個液壓動力缸帶動。方向與高低角瞄準精度在0.1密位以內。該系統可補償車體的傾斜。光電測角儀通過萬向懸架與炮塔連接,放大率為 5×,視場為10°,用於直接測出射擊指令角度相對火炮實際角度的偏差,並經小型電腦計算後以數位形式顯示在顯示面板上。測角儀完全密封,當車體傾斜在12°以內時,仍能自動保持垂直位置。顯示控制台包括測角儀讀數裝置、電腦以及方位與高低角和偏差角的數位式顯示裝置。火控設備與炮兵連電腦介面,能迅速將炮兵連指揮所的射擊命令傳遞給火炮。

全新的AUF-1 155mm自行火炮是這樣一輛令人印像深刻的怪物戰車:其車高3.25米,車寬3.15米,車長10.25米,由於底盤的動力傳動裝置依然後置,巨大的炮塔只能像坦克一樣置於中部的炮塔座圈上,再加上AMX-30的底盤車體較短,僅設有五對負重輪,這使AUF-1 看起來就像是一個怪異的“大頭巨嬰”。不過以1970年代的標準來衡量,AUF-1 在某種程度上仍可視為時代先進性的一個標杆。

本文摘自《戰神的怒吼:現代西方師屬榴彈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