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侏羅紀時期最大的硬骨魚,身長27米,重達45噸,能秒殺當今的鯨鯊

魚類的骨骼按性質分軟骨和硬骨兩類, 軟骨魚是由軟骨構成骨骼的魚類的通稱, 包括鯊、鰩、魟和銀鮫等大約700種魚類, 該類別“成員”幾乎全部是食肉魚類。 而身為最古老脊椎動物的硬骨魚, 為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所有種類的通稱, 囊括絕大部分現存魚類, 在所有魚類中占比達95%。

而上述兩種魚類在外形上最為明顯的區別之一, 就是硬骨魚相較於軟骨魚體型小, 而造成這種體型差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通過生活在侏羅紀中期現已滅絕的一種硬骨魚類——裡茲魚, 或可有所瞭解。 生活在1億6500萬到1億5500萬年前的裡茲魚是厚莖魚目魚類,

以浮游生物為食。

1886年, 裡茲魚的骨骼化石首次面世, 但發現的化石都是裡茲魚的骨骼碎片化石, 無可計算出裡茲魚體型情況的完整脊椎骨化石。 此後, 在2013年,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公開關於裡茲魚骨骼化石的研究結果, 在裡茲魚的骨骼內部生長結構中存在類似“樹木年輪”、可推算其年齡和體型的特徵。

研究人員依據該發現計算得出, 裡茲魚一般體長至少為16.5m, 並且體型呈階段式增長。 其生命時長為40年左右, 它出生20年後長至8~9m, 最長達27 m。 而體型和體重一般呈正相關關係, 體型長度驚人的裡茲魚最重可達45噸。 因此, 裡茲魚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硬骨魚類。

甚至, 裡茲魚的體型資料, 還意味著它的體型比現代最大的軟骨魚類鯨鯊還要龐大。

據悉, 鯨鯊一般體長為9~12m, 最長達20m, 最重達34噸。

另外, 相關的研究資料表明, 硬骨魚的代謝需求相較鯊魚更高一些, 但它的新陳代謝可能在進化過程中受到了某些限制。

綜上所述, 裡茲魚化石的相關研究, 或證明硬骨魚可能因某種進化事故導致體型發生改變。 並且, 該進化事故有可能還是導致裡茲魚滅絕的重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