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蘇聯裝甲的“勝利哲學”:傻大黑可以,但必須“活著”

文 | 白孟辰

蘇聯軍工遵循“暴力美學”的原則, 即“內涵大於外形, 數量重於品質, 實用高於一切”——本質上是一種總體戰背景下極度的實用主義。 衛國戰爭初期的戰例證明, 當武器品質或者體系水準相差太遠時, 品質是可以壓倒數量的。 因此在1941年至1942年, 蘇聯戰前建立的龐大而落後的裝甲兵體系被德國閃電戰打得粉碎, 1941年末坦克戰損已經突破2萬輛, 飛機損失近1.8萬架。 還在T-34能夠逆轉戰場態勢, 所以蘇聯人在此後的武器研製中不斷追求更好的戰術性能, 無論是T-34、T-62、T-64都是開啟新一代坦克劃代的開山之作。


陳設於俄羅斯庫賓卡坦克博物館的279工程車

不過蘇聯人同樣清楚, 戰時生產的武器必須是簡單、便於生產的。 衛國戰爭期間蘇聯生產了162295台車床, 但其中43%是初級機床或者是立式鑽床, 而高水準的龍門刨床、插床因為列寧格勒、伏龍芝和莫斯科的工業廠家被戰爭摧毀, 而幾乎無法補充, 主要依賴美援獲取。 德國佔領區原本產出蘇聯58%的鋼鐵、1/3的工業品, 有超過300家彈藥生產單位, 至1941年11月蘇聯的工業生產總值比戰前降低48%。 蘇聯雖然成功將工業遷移到烏拉爾等深腹之地, 但轉產和動員需要時間, 因此蘇聯判斷武器生產性要比性能更重要。

對戰術性能和生產性的瘋狂追求使得蘇聯武器呈現出一種只適合打仗的特點:為了方便生產,

不考慮外形美觀, 這方面的代表就是鑄造式或焊接式半蛋型炮塔, 便於生產, 利於跳彈, 就是看著圓滾滾一點都不威猛。 蘇聯的坦克裝甲車輛焊縫、外表面處理無一不表現出“傻大黑粗”的樣貌, 而西方武器在所謂“細節處理”上卻有著很好的體現。 其實, 蘇聯在1940年至1941年戰爭爆發前生產的坦克車輛在細節上也體現了極高的水準。 但戰爭讓大批男性熟練工人被召入部隊, 蘇聯的婦女和老人開始負擔起整個軍工生產的重任。 到1942年底, 蘇聯熟練女工比例暴增, 車工熟練女工比例從16%提升到33%, 焊工從17%提升到31%, 鍛工中婦女熟練工比例一舉突破50%。 據統計, 1942—1944年蘇聯工業部門中女工比重已經增加到54.3%。 蘇聯勞動英雄、莫斯科女工芭蕾什尼科娃領導自己所在的“卡佳芭蕾什尼科娃先鋒隊”完成了以往需要多一倍工人才能完成的生產任務,
這樣的勞動競賽雖然提升了產量, 但在細節品質上自然會有所下降。 戰時蘇聯完成了49萬門火炮, 超過10萬輛坦克和裝甲車輛, 137000架飛機, 其中相當數量是由女性工人完成的。

但是在蘇聯國防工業領域中, 女性工人占比最低的恰恰是坦克裝甲車輛生產, 據蘇聯記錄僅有32%, 其他包括造船、彈藥、機床、火炮、航空等領域這一比例均達到40%。 蘇聯研究者認為, 坦克生產中需要操縱大量重型機械, 對體能的要求超過了女性的普遍水準。 另一方面, 坦克生產, 尤其是火炮、裝甲等的生產對於工人經驗要求極高, 蘇聯曾多次強調掌握關鍵技術的工人要在工廠裡堅持戰鬥。

因此戰後蘇聯軍方認為武器生產如果對工人的體能等方面提出過分要求, 則必然無法適應戰時生產的特性。

另外, 蘇聯特別強調動員能力。 衛國戰爭期間, 大批蘇聯青年被徵召入伍, 但是技術兵種的徵募卻不光要考慮體能, 而要綜合參考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 例如蘇聯炮兵部隊就大量使用曾進行過計算速練的數學教員和財會人員。 而裝甲兵方面則重點招募蘇聯集體農莊的拖拉機手和機械師入伍。 據說美國技術人員在見識過蘇聯坦克機械師用土法維修M4“謝爾曼”之後大為驚歎, 不但將蘇聯機械師提出的改進意見轉達給了設計團隊, 還特別好奇這些機械師的教育背景。

結果美國人回國才發現, 原來蘇聯人報出的千奇百怪的大學名稱, 其實都是他們戰前工作和生活的村莊的名字。


1943 年, 正在車裡雅賓斯克的基洛夫工廠總裝的Su-152 重型榴彈自行火炮

首先考慮“活著”, 不是“舒服”

由於強調戰鬥性能、重視生產性和維護保養便利性, 蘇聯武器在西方和我們眼裡被視為“傻大黑粗漏”。 但實際上, 蘇聯武器對於落後于蘇聯發展水準的國家和軍隊而言, 遠比美式德式武器要易學易用, AK-47、T-72、米格-21這樣經典的“窮國武器”估計能在戰場上打上幾十年。 這與西方長期批評蘇聯武器笨重、人機工程差甚至落後似乎有所矛盾。

以人機工程為例, 西方不斷宣稱蘇聯的坦克裝甲車輛不重視人機工程設計, 這是蘇聯坦克裝甲車輛歷來被詬病的一個主要問題,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蘇聯設計師和美、英、法、德等國設計師有著根本上的分歧。

蘇聯人的邏輯是首先考慮“活著”,不是“舒服”。因此蘇聯坦克裝甲車輛會考慮更厚,角度更好的裝甲,更小的正面投影面積來降低被彈概率,但是這些設計和選擇幾乎無一例外將要降低車內空間。二戰期間,德國“黑豹”的內部容積為17.9立方米、虎式坦克內部容積為21.29立方米,美制M26的內部空間也有14.6立方米,M4內部空間超過17立方米。但蘇聯的史達林-2雖然防禦和火力較為強大,內部空間卻僅有11.5立方米。乘員要在狹小的炮塔裡面使用122毫米分裝彈,簡直苦不堪言。

西方坦克設計師要考慮讓坦克乘員在坦克裡面更舒適,例如德國人死抱著不放的交錯負重輪設計,對坦克全重和維護難度都有著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但正因為這一設計有利於乘員長期持續作戰,所以德國人長期不願放棄。與現代主戰坦克對比,俄國T-90的內部容積還是不足12立方米,美國M1的內部空間則接近20立方米,但是這絲毫不影響T-90的外銷成績達到M1的幾十倍。


導彈坦克IT-1,蘇方稱其為“火箭坦克”

對蘇聯人而言,一切與大規模生產和使用以及提升戰鬥性能相矛盾的設計在戰爭期間都應該被束之高閣。當戰鬥性能與大規模生產相矛盾時,蘇聯人也果斷選擇後者。例如蘇聯的76毫米野炮ZIS-3,德國人發現這款火炮的藥室設計和身管等有著相當大的潛力,使用德國人製造的彈藥後ZIS-3的威力至少提升兩成。但蘇聯方面考慮改進可能影響彈藥和火炮生產,因此並沒有進行這方面改進。實際上ZIS-3的反坦克能力遠不如57毫米的ZIS-2,但後者的生產性較差,因此直到1943年德國坦克防禦水準全面超越ZIS-3的打擊能力之後,蘇聯人才製造了不到10000門ZIS-2,甚至還不如1942年ZIS-3的全年產量。

作為戰鬥民族,蘇聯人對戰爭和武器的認識有其獨到之處。能夠從衛國戰爭初期的慘敗中恢復,體現了蘇聯武器“暴力美學”實際上可以被認為就是總體戰時代的“勝利哲學”。當然,由於世界離全面戰爭似乎越來越遠,我們也對蘇聯式的武器研發理念越來越生疏甚至是反感。但是,如果某一天世界再次被戰火點燃,雖然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蘇式的暴力美學必然會重新君臨戰場,信奉蘇式信條的武器又會成為戰場經典。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但是對於這個問題,蘇聯設計師和美、英、法、德等國設計師有著根本上的分歧。

蘇聯人的邏輯是首先考慮“活著”,不是“舒服”。因此蘇聯坦克裝甲車輛會考慮更厚,角度更好的裝甲,更小的正面投影面積來降低被彈概率,但是這些設計和選擇幾乎無一例外將要降低車內空間。二戰期間,德國“黑豹”的內部容積為17.9立方米、虎式坦克內部容積為21.29立方米,美制M26的內部空間也有14.6立方米,M4內部空間超過17立方米。但蘇聯的史達林-2雖然防禦和火力較為強大,內部空間卻僅有11.5立方米。乘員要在狹小的炮塔裡面使用122毫米分裝彈,簡直苦不堪言。

西方坦克設計師要考慮讓坦克乘員在坦克裡面更舒適,例如德國人死抱著不放的交錯負重輪設計,對坦克全重和維護難度都有著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但正因為這一設計有利於乘員長期持續作戰,所以德國人長期不願放棄。與現代主戰坦克對比,俄國T-90的內部容積還是不足12立方米,美國M1的內部空間則接近20立方米,但是這絲毫不影響T-90的外銷成績達到M1的幾十倍。


導彈坦克IT-1,蘇方稱其為“火箭坦克”

對蘇聯人而言,一切與大規模生產和使用以及提升戰鬥性能相矛盾的設計在戰爭期間都應該被束之高閣。當戰鬥性能與大規模生產相矛盾時,蘇聯人也果斷選擇後者。例如蘇聯的76毫米野炮ZIS-3,德國人發現這款火炮的藥室設計和身管等有著相當大的潛力,使用德國人製造的彈藥後ZIS-3的威力至少提升兩成。但蘇聯方面考慮改進可能影響彈藥和火炮生產,因此並沒有進行這方面改進。實際上ZIS-3的反坦克能力遠不如57毫米的ZIS-2,但後者的生產性較差,因此直到1943年德國坦克防禦水準全面超越ZIS-3的打擊能力之後,蘇聯人才製造了不到10000門ZIS-2,甚至還不如1942年ZIS-3的全年產量。

作為戰鬥民族,蘇聯人對戰爭和武器的認識有其獨到之處。能夠從衛國戰爭初期的慘敗中恢復,體現了蘇聯武器“暴力美學”實際上可以被認為就是總體戰時代的“勝利哲學”。當然,由於世界離全面戰爭似乎越來越遠,我們也對蘇聯式的武器研發理念越來越生疏甚至是反感。但是,如果某一天世界再次被戰火點燃,雖然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蘇式的暴力美學必然會重新君臨戰場,信奉蘇式信條的武器又會成為戰場經典。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