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打通海陸空玩一體化防空,美軍神功我們練到第2層?

近日, 解放軍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軍兵種的多個防空部隊, 到空軍新建立的空防基地進行“藍盾-18”多軍兵種地面聯合防空演習。 通過空軍空防基地將各軍種防空單元作戰組網, 構建作戰體系, 讓目標、資訊、情報與火力銜接各方面融合起來。 顯然, 我軍正在朝著形成大區域聯合防空邁進。

當然, 大防空顯然沒那麼簡單, 跨軍種要如何打通指揮管制的障礙, 發揮聯合防空的效能是非常大的一個問題。 按照美國經驗, 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今天, 我們就來看看按照美國經驗, 我們處於什麼位置。


陸軍的紅旗-16參加“藍盾-2018”演習,

演習指導組主任強調將各軍種結合起來的綜合體系將大大提高防空效能

美軍在冷戰後期開始重視聯合作戰, 尤其是兩栖登陸作戰會有陸、海、空軍外加海軍陸戰隊的參與, 戰區的地理環境與指揮體系同樣複雜, 若是各軍種各自為政就很容易被敵軍各個擊破。 尤其在冷戰後, 巡航導彈與彈道導彈成為防空部隊的主要威脅, 它們利用地形掩護或速度優勢, 嚴重壓縮防空部隊的反應時間, 只有聯合作戰才能擴展各自的防禦縱深, 提高各武器的攔截機率。


美軍的聯合防空概念是綜合各種防空平臺的特點, 形成對各種威脅的聯合反制能力

美國將聯合防空反導作戰的第一層稱為“聯合計畫網路”(JPN),

這指的是各軍種非即時或近即時的作戰計畫資訊整合起來。 例如各部隊的責任區域、交戰區域、預計投入的兵力數量、禁止開火區域(如平民住宅區)、友機出入的空中走廊等。 透過這些計畫資訊的交換, 各部隊能夠有一致的戰術態勢, 避免資源重複投入或者形成三不管地帶。

美軍的“全球指揮管制系統”(GCCS)就是一種三軍通用的聯合計畫網路, 雖然三軍因應各自需求有開發不同的軟體版本, 但能在相同的軍用網路上連通, 參謀人員可在電腦上進行作戰規劃與協調。


美軍的“全球指揮管制系統”提供全球數位地形資料, 使參謀人員連網就可下載, 並標注敵我雙方的資訊

第二層網路是“聯合資料網路”(JDN),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聯合戰術資訊分發系統”(JTIDS),

又稱為Link-16。 JTIDS由於計畫規模宏大, 發展了多種終端, 從戰艦、預警機、戰機到地面防空系統都可安裝, 最新版本甚至安裝到導彈上而成為“聯網武器”(NEW)。 由於JTIDS包山包海, 常有人誤以為這就是聯網作戰的終點, 但事實上卻非如此。

由於JTIDS來者不拒, 如同現代網際網路, 交換資訊與網路連線的品質都呈下滑趨勢。 如部分雷達的濾波性能太差, 將大氣擾動或雨滴飄送當成了“鬼影”而送到JTIDS網路上;或者是平臺座標沒有校正, 或者感測器的精確度不夠, 使同一架飛機被兩部雷達追蹤成兩個目標, 也就是“重影”。 因此, JTIDS的資訊只能當作參考資料, 各武器平臺仍須以自己的感測器來鎖定並確認目標資訊才能發動作戰,

也就形成了交戰的延遲。


聲名大噪的Link-16包山包海的特性已使其情報品質下滑, 可能出現錯誤或過時的目標資訊

為了克服JDN的延遲, 讓感測器到武器實現即時串接, 察打一體, 美國又發展了第三層網路:“聯合合成追蹤網路”(JCTN), 目前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海軍的“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NIFC-CA)、“協同交戰能力”(CEC)。

JCDN的用意是發揮多平臺, 多感測器的綜合效果, 而不是讓多平臺追蹤成為製造鬼影的禍源。 實現方法首先是限定加入網路的“會員”資格, 必須有精確相控陣雷達雷達, 使各“會員”提供的目標資訊有一定水準的品質。 其次, 是建立自我校正的精確座標, 各平臺互相通信的資料鏈天線會同時計算彼此的位置, 即便在GPS失效的情況也不會產生座標誤差。

最後, 是用高速資料鏈將雷達的原始接觸資料互相傳遞, 各平臺的高速電腦則能總和各平臺的即時接觸資訊合成目標的追蹤檔案。 這種“人人喂我, 我喂人人”的資料分享方式可讓每個平臺不分彼此, 有一致的即時目標資訊, 甚至讓火控設備根本分不出是自己的雷達在追蹤, 還是別人的雷達在追蹤, 因此只要目標一出現在其中一員的雷達視野中, 所有的平臺都可進行交戰。


有了“海軍一體化火控-防空”系統, 美國預警機就能引導導彈打擊400公里外的超低空目標, 這種“A射B導”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綜合這三層網路, 美軍又規劃出“單一空情圖”(SIAP)的作戰輔助系統, 這是將三層網路的資訊合而為一, 防空指揮官既能看到在地形圖上看到計畫資訊, 也能看到JCTN網路合成的即時追蹤資訊,而JDN網路產生的鬼影與重影則儘量加以合併與排除(鬼影),因此可以正確判讀並選擇適當的攔截武器。

因此SIAP就成為防空指揮官的水晶球,將所有作戰情報顯示在其中。最終讓各平臺的作戰區域可以互相重疊而形成聯合作戰區,即時決定由誰負責攔截,又由誰負責補殺,使防空網的時間/空間空隙降到最少。


“藍盾-2018演習”中多兵種聯合指揮

綜合一些披露的資訊來看,“藍盾18”所演練的聯合防空體系很可能也採用了“單一空情圖”的概念,使不同軍種的作戰情報透過網路結合在一起。不過,真正的效果要看解放軍能整合到第幾層的網路,解放軍發展的“全軍綜合資料鏈”已配備在戰機與防空單位上,可實現第二層的近即時資訊交換。

然而,要實現即便是美軍也剛起步的“A看B打”或“A射B導”,我們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從技術上看,我們有後發優勢,要像在其它軍事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並非不可能。當前的一個問題是需求,如果這個目標與我國國防目標吻合,相信我們看到類似系統的日子就不會遠。

也能看到JCTN網路合成的即時追蹤資訊,而JDN網路產生的鬼影與重影則儘量加以合併與排除(鬼影),因此可以正確判讀並選擇適當的攔截武器。

因此SIAP就成為防空指揮官的水晶球,將所有作戰情報顯示在其中。最終讓各平臺的作戰區域可以互相重疊而形成聯合作戰區,即時決定由誰負責攔截,又由誰負責補殺,使防空網的時間/空間空隙降到最少。


“藍盾-2018演習”中多兵種聯合指揮

綜合一些披露的資訊來看,“藍盾18”所演練的聯合防空體系很可能也採用了“單一空情圖”的概念,使不同軍種的作戰情報透過網路結合在一起。不過,真正的效果要看解放軍能整合到第幾層的網路,解放軍發展的“全軍綜合資料鏈”已配備在戰機與防空單位上,可實現第二層的近即時資訊交換。

然而,要實現即便是美軍也剛起步的“A看B打”或“A射B導”,我們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從技術上看,我們有後發優勢,要像在其它軍事領域實現彎道超車並非不可能。當前的一個問題是需求,如果這個目標與我國國防目標吻合,相信我們看到類似系統的日子就不會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