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50年過去了,它依然無人超越

剛剛過去的坎城電影節, 《2001太空漫遊》上映50周年之際, 70mm膠片版本全新亮相。

克里斯多夫·諾蘭觀映後感慨, 《2001太空漫遊》是自己的電影啟蒙, 多年過去仍是自己最喜歡的電影。

諾蘭導演雙手點贊

不只是諾蘭導演, 廣義上講, 這部電影是很多人對科幻電影的終極定義, 更是成為歷代的創作者在電影中建構自己宏大世界觀的榜樣力量。

作為科幻電影類型的先驅, 《2001太空漫遊》真的值得大書特書——

1968年, 人類尚未登月, 平板顯示器聞所未聞, 電腦的能力還只能算個加減乘除, 3D效果光影處理一概沒有……

這部電影的橫空出世,

當即成為先鋒精神的代名詞。

《2001太空漫遊》劇情非常簡單, 講述為了解開神秘黑石攻擊人類的秘密, 原子動力飛船出發前往相距八億公里的木星的故事。

對白也是少得可憐, 加上時不時長時間的黑幕, 貫穿全篇的黑色石板……使這部影片乍看起來枯燥無聊, 快進播放的小手一直躁動不安。

但當你領會到影片中傳達的星際旅行、外星智慧, 甚至是人工智慧的潛在危機這些如今看來也毫不過時的問題, 在這部半個世紀前的電影中就得到了思考。

你一定會對這部片子肅然起敬, 轉變態度, 貪婪地觀看每一幀每一秒。

影片的緣起, 是斯坦利·庫布裡克與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合作, 決定要拍一部關於“人與宇宙的關係”的電影,

講述古代外星人遺留在月球上的一件神秘文物的發現。

青年庫布裡克

繞開了對空間進行荒誕、誇張的描述, 相對的, 影片著重強調了現實主義和科學的準確性。

選擇更艱難的一條路, 往往意味著更多時間和金錢的投入。

兩年時間構思小說和劇本, 另兩年時間的影片製作, 使得投入完全超出了預算。

以至於米高梅高層直接質問庫布裡克, 2001究竟是片名還是上映日期。

終於, 1968年也就是立項後的第四年, 《2001太空漫遊》在華盛頓特區舉行了全球首映式。

影片雖然坐收當年票房冠軍, 但卻毀譽參半。

很多人抱著獵奇心理, 走進影院觀看, 卻發現完全不合自己胃口, 對緩慢的節奏和鋼鐵般的基調表示愛不起來。

而影片上映的20世紀60年代正是歐美影評人的黃金時代。

影評界的前輩寶琳·凱爾給這部片子的評價是“缺乏想像力”, 斯坦利·考夫曼則乾脆指出“沉悶到爆”。

還好有羅傑·伊伯特扳回一城, 稱這是一部堪稱偉大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天才之處不在於豐富, 而是簡潔, 沒有一個鏡頭是為了取悅觀眾, 只有真正的藝術家才敢這樣做。 ”

此去經年, 在反復的爭議和被時間的見證中, 《2001太空漫遊》終於被奉上神壇。

贏得了對電影視覺風格和哲學內涵的反文化觀眾以及新一代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盧卡斯、斯科特和諾蘭的讚譽。

《2001太空漫遊》之所以劃時代, 首先是因為其對電影工藝和技法邊界突破。

它呈現了近乎不屬於那個時代的視覺特效奇觀。

片中有一個十分鐘的堪稱驚世駭俗的漫遊特效,

宇航員艱難的穿越星際, 眼前看到的是斑斕的, 詭譎的, 神秘莫測的宇宙空間。

飛船的複雜模型被仔細拍攝, 以獲得真實的景深, 而飛船的內部照片則是由旋轉離心機等大型設備拍攝的, 被用來產生科幻電影的感覺。

帶來了那個年代的觀眾從未體驗過的沉浸感。

影片最為人稱道的寫實的科學準確性, 正是與這精心製作令人信服的特效密不可分。

值得一提的還有大師般匠心獨運的拍攝手法。

史詩般的蒙太奇註定是影史中最驚豔的一筆——

人猿在狂喜之中將骨頭拋向了天空, 鏡頭一轉, 骨頭變幻成了太空中悠然漫步的長形太空船。

它帶給觀眾的是震撼, 是一眼萬年, 是彈指一揮間,

是波瀾壯闊與豪邁情懷。

再有, 就是古典音樂和管弦樂的配樂。

影片上映後, 兩部交響曲作品立即重新流行起來——理查·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約翰·施特勞斯二世的《藍色多瑙河》。

幾次在情節發生重大轉變時用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作為尼采最重要的哲學著作, 這部書中, 尼采闡述了他的超人學說, 認為人類終將還原成最原始的赤子, 以超人的形式存在。

這些影像方面的影響, 我們在之後一大批的科幻片中, 都能窺見一斑——

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星際穿越》中, 漢斯·季默宏偉華麗的交響樂響際太空, 我們都能想到那首曾經在太空漫遊的《藍色多瑙河》。

鄧尼斯·維倫紐夫的《降臨》裡, 以庫布裡克的哲學展現非線性的外星語言, 將觀眾淹沒在巨大的異世界氛圍中。

除了對後期科幻片的啟明,《2001太空漫遊》還以超期的製作週期卻帶來的巨大收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變革。

60、70年代好萊塢製片廠體制開始轉變強硬態度,導演有了創作的空間,不再是製片人獨大的標準化操作,本片就是好萊塢轉型的標誌之一。

當然,《2001太空漫遊》影響後世最為深刻的,當屬它的精神內核。

有關人類進化、人工智慧的命題以及“黑色石板”、“星球巨嬰”等意象的探討,非常具有哲學的意味。

影片除了講述一個經典的太空冒險故事,它還有一個關於人類內在獸性和進化性的母題思辨。

比如人工智慧“HAL9000”,面對內部故障後斷開連接的處境,它打開了宇航員的電源,將其殺死。

HAL代表了一種對人工智慧的恐懼,在獲得足夠的知識和意識之後,人工智慧的存在是否最終會危及它的創造者人類?

而當我們最終擁有像人類一樣的電腦時,我們是否將面臨一些瘋狂的道德困境。

黑色石板又是什麼?

黑石是一種將純意識抽取出來的終極智慧的能量體。

它們冷靜地、永恆地存在,高高俯視著宇宙,並在宇宙中四處穿行,尋找具有生命的星球駐足,幫助他們邁出向著智慧的第一步。

星球巨嬰呢?

一個像是在母體裡的嬰兒,漂浮在地球上方,凝視著下面的星球,激發了驚奇和沉思。

人們第一次知道地球是什麼樣子,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到那裡去呢?

它並不是個體孤單的敬畏和恐懼,而是關於時間、空間和意識的哲學思考。

這些關於哲學理念、價值觀的思考,影響到了美國各大製片廠,後來的許多影片都遵循庫布裡克的科幻世界觀。

對於人工智慧,庫布裡克的HAL9000,為邪惡的科學技術樹立了標準,並催生了後來者。

《西部世界》美國機器人牛仔,《終結者》機器人T-800,《駭客帝國》的矩陣特工史密斯等等。

《2001太空漫遊》影史再無其二。

它對太空探索的宏大處理,對先進技術和星際旅行的真實概念,以及它對世俗和形而上學的混合,為科幻電影和大銀幕電影設立了一個新的標準。

多年過去,電影的膠片上或許積累不少灰塵,但對於電影中科幻片這一類型的影響卻是歷久彌新。

《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劇照

誠如諾蘭導演所說:“我的很多靈感來源於他,不是踩著他的腳印走路,而是用靈感創造出新的東西。”

未來的科幻類型片一定會看到前輩的影子,但對於創意,對於未知的探索,對於人類生命的本體,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等待挖掘。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將觀眾淹沒在巨大的異世界氛圍中。

除了對後期科幻片的啟明,《2001太空漫遊》還以超期的製作週期卻帶來的巨大收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變革。

60、70年代好萊塢製片廠體制開始轉變強硬態度,導演有了創作的空間,不再是製片人獨大的標準化操作,本片就是好萊塢轉型的標誌之一。

當然,《2001太空漫遊》影響後世最為深刻的,當屬它的精神內核。

有關人類進化、人工智慧的命題以及“黑色石板”、“星球巨嬰”等意象的探討,非常具有哲學的意味。

影片除了講述一個經典的太空冒險故事,它還有一個關於人類內在獸性和進化性的母題思辨。

比如人工智慧“HAL9000”,面對內部故障後斷開連接的處境,它打開了宇航員的電源,將其殺死。

HAL代表了一種對人工智慧的恐懼,在獲得足夠的知識和意識之後,人工智慧的存在是否最終會危及它的創造者人類?

而當我們最終擁有像人類一樣的電腦時,我們是否將面臨一些瘋狂的道德困境。

黑色石板又是什麼?

黑石是一種將純意識抽取出來的終極智慧的能量體。

它們冷靜地、永恆地存在,高高俯視著宇宙,並在宇宙中四處穿行,尋找具有生命的星球駐足,幫助他們邁出向著智慧的第一步。

星球巨嬰呢?

一個像是在母體裡的嬰兒,漂浮在地球上方,凝視著下面的星球,激發了驚奇和沉思。

人們第一次知道地球是什麼樣子,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又到那裡去呢?

它並不是個體孤單的敬畏和恐懼,而是關於時間、空間和意識的哲學思考。

這些關於哲學理念、價值觀的思考,影響到了美國各大製片廠,後來的許多影片都遵循庫布裡克的科幻世界觀。

對於人工智慧,庫布裡克的HAL9000,為邪惡的科學技術樹立了標準,並催生了後來者。

《西部世界》美國機器人牛仔,《終結者》機器人T-800,《駭客帝國》的矩陣特工史密斯等等。

《2001太空漫遊》影史再無其二。

它對太空探索的宏大處理,對先進技術和星際旅行的真實概念,以及它對世俗和形而上學的混合,為科幻電影和大銀幕電影設立了一個新的標準。

多年過去,電影的膠片上或許積累不少灰塵,但對於電影中科幻片這一類型的影響卻是歷久彌新。

《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劇照

誠如諾蘭導演所說:“我的很多靈感來源於他,不是踩著他的腳印走路,而是用靈感創造出新的東西。”

未來的科幻類型片一定會看到前輩的影子,但對於創意,對於未知的探索,對於人類生命的本體,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等待挖掘。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路,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